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问题和建议27 创新潜能激发出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 和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重要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跨国 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集群。 内燃机目前虽然处于探索阶段,却拥有未来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①生物 制造;②绿色制造;③远程制造;④协同制造;⑤全球制造;⑥下一代制造生产 模式。 制造数字化是内燃机制造信息化的基石,企业数字化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 内燃机的高新技术创新与汇聚,基于更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信息技术、纳米 技术、生物技术及智能技术创新的汇聚将给制造工程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未 来20年内,信息、纳米、生物和智能技术将主导技术发展,将被应用到包括制造 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水处理工程、天空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环 保工程等各个领域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建议有以下四点 1)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从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拨付专项 费用,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技术提升; 2)建议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法规执行部门,严格执行技术法规,公开透明, 奖惩分明,重视法规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强制性; 3)建议研究出台鼓励采用替代燃料的扶植政策和优惠政策,重视乘用车柴 油化的问题; 4)建议在国家组织实施的年度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专项中,对替代燃料内燃 机专用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给予项目支持。 推进内燃机节能减排工作,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 内燃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线,以 降低燃油消耗为总体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点突破,加快内燃机节能新技 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进内燃机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加快推动在制造产 业发展。 (参加本文编写人员:北京理工大学刘福水教授、李向荣教授,留美学者杨嘉 林教授,同济大学楼狄明教授,吉林大学李君教授,潍柴股份有限公司孙少军高 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林志强高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永忠 教授级高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詹樟松教授级高工,长堿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高定伟高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高工,上海内燃机硏究所计维斌高 工,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贾滨工程师。)
创新潜能激发出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 和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重要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跨国 企业,以及中小企业集群。 内燃机目前虽然处于探索阶段,却拥有未来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① 生物 制造;② 绿色制造;③ 远程制造;④ 协同制造;⑤ 全球制造;⑥ 下一代制造生产 模式。 制造数字化是内燃机制造信息化的基石,企业数字化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 内燃机的高新技术创新与汇聚,基于更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信息技术、纳米 技术、生物技术及智能技术创新的汇聚将给制造工程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未 来 20年内,信息、纳米、生物和智能技术将主导技术发展,将被应用到包括制造 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水处理工程、天空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环 保工程等各个领域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建议有以下四点: 1)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从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拨付专项 费用,实现内燃机节能减排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技术提升; 2)建议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法规执行部门,严格执行技术法规,公开透明, 奖惩分明,重视法规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强制性; 3)建议研究出台鼓励采用替代燃料的扶植政策和优惠政策,重视乘用车柴 油化的问题; 4)建议在国家组织实施的年度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专项中,对替代燃料内燃 机专用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给予项目支持。 推进内燃机节能减排工作,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 内燃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线,以 降低燃油消耗为总体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点突破,加快内燃机节能新技 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进内燃机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加快推动在制造产 业发展。 (参加本文编写人员:北京理工大学刘福水教授、李向荣教授,留美学者杨嘉 林教授,同济大学楼狄明教授,吉林大学李君教授,潍柴股份有限公司孙少军高 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林志强高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永忠 教授级高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詹樟松教授级高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高定伟高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高工,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计维斌高 工,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贾滨工程师。) 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27
28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3.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R].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R]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R]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 的通知[R]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关于发布国家环保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的公告[R] [6]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2012年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报告[R] [冂]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2013年中国内燃机协会工作总结[R] [8]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内燃机及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调查[R]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2012年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R 邢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 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机械 工程会常务理事。《设备与维修》杂志主编,《内燃杌 与配件》杂志总编辑,《机械制造手册》主编,组织编 写《实用机床设计手册》。1978-1997年,在国家政 府部门先后任处长、司长、局长;1997—2008年,在央 企担任总经理、党委书记。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常务理事,并任中国机械工 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主任;中国机床工具信 息网络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技术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长。在 农业机械、重型机械、机床、工具、内燃杌制造等领堿工作多年,现任中国内燃机 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3.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R].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R].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R].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 的通知[R].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关于发布国家环保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的公告[R]. [6]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2012年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报告[R]. [7]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2013年中国内燃机协会工作总结[R]. [8]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3.内燃机及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调查[R].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2012年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R]. 邢敏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 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机械 工程会常务理事。《设备与维修》杂志主编,《内燃机 与配件》杂志总编辑,《机械制造手册》主编,组织编 写《实用机床设计手册》。1978—1997年,在国家政 府部门先后任处长、司长、局长;1997—2008年,在央 企担任总经理、党委书记。历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常务理事,并任中国机械工 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主任;中国机床工具信 息网络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技术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长。在 农业机械、重型机械、机床、工具、内燃机制造等领域工作多年,现任中国内燃机 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28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战略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29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 尧命发等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引言 内燃机是热效率最高、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功率最大(升功率可达140kW/L) 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 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全世界内燃机保有量已超过十几亿台。而且内 燃机还具有燃料适应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2009年美国科学院的国 家能源报告指出:内燃机在未来几十年仍将在移动式动力装置中占有支配地 位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国和消费国,2010年,我国内燃机产量 达到7350万台(其中出口2300余万台),内燃机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 重要基础制造业。 内燃机是工程学科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过去30年,内燃机有害排放降 低了100倍,正在向接近于零排放迈进。同时,内燃机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例如车用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从35%提高到45%,升功率提高了3~4倍。目 前世界内燃机在实现清洁燃烧、超低有害尾气排放的同时,节能和降低CO,排放 成为内燃机领域新的研究重点、成为推动内燃机技术进步新的推动力。在全球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内燃机工业在不断满足日益严格的有害物排放法 规的同时,各国、各地区又纷纷制定了CO2排放法规。图1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制 定的乘用车每公里CO2排放目标,从图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 国,其CO2排放都是朝着不断降低的方向迈进,其中通过不断提高内燃机热效 率、燃用低碳或生物质燃料是满足CO2法规的重要途径。 目前,以提高热效率为目标的新一轮内燃机技术竞赛正成为国际上内燃机 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国政府通过不同的计划提出了相应的内燃机热效率目标。 例如,美国能源部在2005年的DEER会议上,给出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未来发 展规划。报告中指出,用10~15年的时间,使商用柴油机有效热效率达到 60%,轻型卡车、SUV等达到%的目标(2。进而在2009年,由美国能源部牵 头,以占全美75%市场份额的四大重型卡车制造商为主,实施“超级卡车”项目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 尧命发 等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引言 内燃机是热效率最高、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功率最大(升功率可达140kW/L)、 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 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全世界内燃机保有量已超过十几亿台。而且内 燃机还具有燃料适应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2009年美国科学院的国 家能源报告指出:内燃机在未来几十年仍将在移动式动力装置中占有支配地 位[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国和消费国,2010年,我国内燃机产量 达到 7350万台(其中出口 2300余万台),内燃机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 重要基础制造业。 内燃机是工程学科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过去 30年,内燃机有害排放降 低了 100倍,正在向接近于零排放迈进。同时,内燃机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例如车用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从 35%提高到 45%,升功率提高了 3~4倍。目 前世界内燃机在实现清洁燃烧、超低有害尾气排放的同时,节能和降低 CO2 排放 成为内燃机领域新的研究重点、成为推动内燃机技术进步新的推动力。在全球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内燃机工业在不断满足日益严格的有害物排放法 规的同时,各国、各地区又纷纷制定了 CO2 排放法规。图 1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制 定的乘用车每公里 CO2 排放目标,从图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 国,其 CO2 排放都是朝着不断降低的方向迈进,其中通过不断提高内燃机热效 率、燃用低碳或生物质燃料是满足 CO2 法规的重要途径。 目前,以提高热效率为目标的新一轮内燃机技术竞赛正成为国际上内燃机 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国政府通过不同的计划提出了相应的内燃机热效率目标。 例如,美国能源部在 2005年的 DEER会议上,给出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未来发 展规划。报告 中 指 出,用 10~15年 的 时 间,使 商 用 柴 油 机 有 效 热 效 率 达 到 60%,轻型卡车、SUV等达到 55%的目标[2] 。进而在 2009年,由美国能源部牵 头,以占全美 75%市场份额的四大重型卡车制造商为主,实施“超级卡车”项目。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 29
30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战略 一美国 H 美国加州 亠加拿大 欧盟 中国 ■EU2020:95 年份 图1世界各国或地区制定的乘用车每公里CO2排放目标 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在2015-2017年间,使北美重型卡车实现优化后的示范 行,其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达到55%3。2011年,美国政府颁布轻型车2017 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标准(,规定中的关键要素是到2025年平 均新轻型车温室气体排放(等价二氧化碳)从2016年的250g/mi(注:1m 1.609km)减低至163g/mi,降低35%;燃油经济性从2016年平均34.lmi/gal (注:lgal≈3.785L)提高到49.6mi/gal,提高45%。2009年,英国汽车委员会 提出的目标是汽车发动机能源利用率达到70%的 图2是目前不同领域应用的内燃机的热效率现状。图中表明,小缸径的内 燃机(主要应用于无人飞机、遥控模型、小型工程机械等领域)由于高散热损失、 高扫气损失和低燃烧效率,其热效率相对较低;而大缸径的内燃机转速低、摩擦 和传热损失小,因此热效率较高。而单缸直径达到1m的船用内燃机热效率最 高可达到55%左右。但是,对于所有的内燃机应用领域,用于乘用车、商用车 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的重型、中型和轻型内燃机约占9%,其热效率如图中方 框所标示的区域,其有效热效率对汽油机而言为30%~35%,对柴油机而言轻型 车用热效率略低(40%~42%),重型车用相对较高(42%~47%)。因此,这一区 域的节能技术是内燃机研究的重点。本报告也以此范围内燃机为重点开展极限 热效率讨论,并对提高热效率的技术途径进行探讨。同时,本报告最后也简单介 绍了船用柴油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图 1 世界各国或地区制定的乘用车每公里 CO2 排放目标 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在 2015—2017年间,使北美重型卡车实现优化后的示范运 行,其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达到 55%[3] 。2011年,美国政府颁布轻型车 2017— 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标准[4] ,规定中的关键要素是到 2025年平 均新轻型车温室气体排放(等价二氧化碳)从 2016年的 250g/mi(注:1mi≈ 1609km)减低至 163g/mi,降低 35%;燃油经济性从 2016年平均 341mi/gal (注:1gal≈3785L)提高到 496mi/gal,提高 45%。2009年,英国汽车委员会 提出的目标是汽车发动机能源利用率达到 70%[5] 。 图 2是目前不同领域应用的内燃机的热效率现状。图中表明,小缸径的内 燃机(主要应用于无人飞机、遥控模型、小型工程机械等领域)由于高散热损失、 高扫气损失和低燃烧效率,其热效率相对较低;而大缸径的内燃机转速低、摩擦 和传热损失小,因此热效率较高。而单缸直径达到 1m的船用内燃机热效率最 高可达到 55%左右。但是,对于所有的内燃机应用领域,用于乘用车、商用车、 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的重型、中型和轻型内燃机约占 90%,其热效率如图中方 框所标示的区域,其有效热效率对汽油机而言为 30% ~35%,对柴油机而言轻型 车用热效率略低(40% ~42%),重型车用相对较高(42% ~47%)。因此,这一区 域的节能技术是内燃机研究的重点。本报告也以此范围内燃机为重点开展极限 热效率讨论,并对提高热效率的技术途径进行探讨。同时,本报告最后也简单介 绍了船用柴油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30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战略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31 0505 大发电机组 约45%50%船舶柴油机 轻型交通运输用重型交通运输用 约55% 约30%35%汽油机约42%~4t 050 小发电机组 约15%~20% 无人机 遥控模型 图2不同领域应用的内燃机的热效率现状 二、国内外内燃机热效率潜力探讨 近年来,围绕内燃机极限热效率,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探讨。美国橡树岭国 家实验室在2010年举行了内燃机热效率论坛,探讨内燃机热效率极限。论坛邀 请了美国汽车内燃机工业界和学术界30余位专家,包括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 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三大汽车公司、康明斯公司等,论坛讨论结果向美国能源 部进行了报告。与会专家认为,内燃机热力循环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换气过程, 是开口的工作循环,其工作过程向周围散热不是必需的。因此,内燃机热效率极 限不受卡诺定理的限制,其理论热效率甚至可以超过卡诺循环热效率。然而对 于实际发动机,由于不可逆损失(摩擦、燃烧不可逆损失等)、热功转换效率以及 材料和成本制约,内燃机热效率远低于极限热效率7 关于极限热效率,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乘用车柴油机最高有效热效率略高于 40%,意味着在理想条件下,有40%以上的燃料能量转化为曲轴输出功;由于非 受控(非平衡)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损失,燃料20%~25%的佣不能转化为功而损 失掉;最高有效热效率大于60%将是一个较长期的目标,这需要包括内燃机复 合热力循环、先进的发动机结构设计等多种技术支持,而且相关研究工作应该从 当前就开展实施;如果要得到更高的热效率,发动机需要做一系列根本性的改 变,但是其极限有效热效率也很难超过85%;未来发动机技术最重要的挑战是 在保证或者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论坛专家认为,提
图 2 不同领域应用的内燃机的热效率现状[6] 二、国内外内燃机热效率潜力探讨 近年来,围绕内燃机极限热效率,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探讨。美国橡树岭国 家实验室在 2010年举行了内燃机热效率论坛,探讨内燃机热效率极限。论坛邀 请了美国汽车内燃机工业界和学术界 30余位专家,包括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 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三大汽车公司、康明斯公司等,论坛讨论结果向美国能源 部进行了报告。与会专家认为,内燃机热力循环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换气过程, 是开口的工作循环,其工作过程向周围散热不是必需的。因此,内燃机热效率极 限不受卡诺定理的限制,其理论热效率甚至可以超过卡诺循环热效率。然而对 于实际发动机,由于不可逆损失(摩擦、燃烧不可逆损失等)、热功转换效率以及 材料和成本制约,内燃机热效率远低于极限热效率[7] 。 关于极限热效率,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乘用车柴油机最高有效热效率略高于 40%,意味着在理想条件下,有 40%以上的燃料能量转化为曲轴输出功;由于非 受控(非平衡)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损失,燃料 20% ~25%的 不能转化为功而损 失掉;最高有效热效率大于 60%将是一个较长期的目标,这需要包括内燃机复 合热力循环、先进的发动机结构设计等多种技术支持,而且相关研究工作应该从 当前就开展实施;如果要得到更高的热效率,发动机需要做一系列根本性的改 变,但是其极限有效热效率也很难超过 85%;未来发动机技术最重要的挑战是 在保证或者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论坛专家认为,提 内燃机热效率潜力及提高途径探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