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新闻学的理论姿态 萌芽阶段:“报馆有益于国事”(19世纪30年代-清末) 中国人对新闻问题的思考是由西方的 侵略和西方新闻观念的输入而引发。从 1832-1851年,传教士创办的一些英文 报刊上有不少关于京报的文字。 1834年1月(道光癸巳年十二月), 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KEA. Gutzla千居 茨拉夫)在《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上 发表了第一篇中文的新闻学论文《新闻 纸略论》 上图郭士立
中国百年新闻学的理论姿态 萌芽阶段:“报馆有益于国事” (19世纪30年代-清末) 中国人对新闻问题的思考是由西方的 侵略和西方新闻观念的输入而引发。从 1832-1851年,传教士创办的一些英文 报刊上有不少关于京报的文字。 1834年1月(道光癸巳年十二月), 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F.A.Gützlaff,居 茨拉夫)在《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上 发表了第一篇中文的新闻学论文《新闻 纸略论》。 上图 郭士立
洪仁玕的新闻思想 19世纪60年代, 太平天国革命后期 的领导人洪仁玕是 第一个比较系统地 论述新闻问题的中 国人
洪仁玕的新闻思想 • 19世纪60年代, 太平天国革命后期 的领导人洪仁玕是 第一个比较系统地 论述新闻问题的中 国人
第一篇可以确认作者的中国人写的新闻 学论文是1876年发表在《循环日报》的 《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王韬)。 这一时期论述新闻思想最杰出者:梁启 超。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 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这篇文章标 忐着中国政治新闻学的传统的开始。 这些文章有些像19世纪以前欧洲论述新 闻业的零散文章,尚不是中国形成新闻学 的标志 上图为王韬 下图为梁启超
第一篇可以确认作者的中国人写的新闻 学论文是1876年发表在《循环日报》的 《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王韬)。 这一时期论述新闻思想最杰出者:梁启 超。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 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这篇文章标 志着中国政治新闻学的传统的开始。 这些文章有些像19世纪以前欧洲论述新 闻业的零散文章,尚不是中国形成新闻学 的标志。 上图为王韬 下图为梁启超
形成兴盛阶段:“为学术而学术 (清未-1949) 20世纪初-40年代,是中国新闻学术研究蜂起 和新闻教育勃兴的时期 政治背景:在政治混乱中报业获得相对宽松的 自由,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闻学发展的 基本动力。 文化背景:追求自由的心灵的表白,在陈独秀、 胡适、李大钊等等一代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 人的文章中,俯拾皆是,学术独立的呼声深入人
形成兴盛阶段:“为学术而学术” (清末-1949) 20世纪初-40年代,是中国新闻学术研究蜂起 和新闻教育勃兴的时期。 政治背景:在政治混乱中报业获得相对宽松的 自由,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闻学发展的 基本动力。 文化背景:追求自由的心灵的表白,在陈独秀、 胡适、李大钊等等一代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 人的文章中,俯拾皆是,学术独立的呼声深入人 心
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和 确立的标志 个研究会,四个人,六本 书。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 立于1918年10月14日,停止活 动于1920年12月中旬,是中国 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蔡元培亲自任会长,由徐宝璜和 《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 它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 开始。 上图:徐宝璜,中国最早在美 国学习新闻学的留学生之 被称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 祖
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和 确立的标志: 一个研究会,四个人,六本 书。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成 立于1918年10月14日,停止活 动于1920年12月中旬,是中国 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蔡元培亲自任会长,由徐宝璜和 《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 它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 开始。 上图:徐宝璜,中国最早在美 国学习新闻学的留学生之一, 被称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 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