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96学分:6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执笔人:董威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先修课 是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等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子技术向着模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有一初步认 识,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硬件、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 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气自动化工作以及应用电子产品的设计、检测和维修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掌握常用单片机编程与使用方法,学 会用单片机进行设计和制作一些简易电子产品,了解单片机技术在家用电器以及自动控制工 程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单片机基础知识。(理论:1学时) 2、单片机应用。(理论:1学时) 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理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3、掌握真值、原码、反码及补码间的换算 第二章McS-51单片机结构原理观(理论:8学时) 教学内容 1、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理论:1学时) 2、MCS51单片机的引脚角及其外部总线(理论:1学时) 3、MCS51单片机存储器配置(理论:3学时) 4、CPU时序(理论:1学时) 5、MCS51单片机内部并行O端口(理论:2学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 执笔人:董威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先修课 是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等。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子技术向着模块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有一初步认 识,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硬件、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 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气自动化工作以及应用电子产品的设计、检测和维修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掌握常用单片机编程与使用方法,学 会用单片机进行设计和制作一些简易电子产品,了解单片机技术在家用电器以及自动控制工 程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理论:4 学时) 教学内容 1、单片机基础知识。 (理论:1 学时) 2、单片机应用。 (理论:1 学时) 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理论:2 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3、掌握真值、原码、反码及补码间的换算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结构原理观 (理论:8 学时) 教学内容 1、MCS-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理论:1 学时) 2、MCS-51 单片机的引脚角及其外部总线 (理论:1 学时) 3、MCS-51 单片机存储器配置 (理论:3 学时) 4、CPU 时序 (理论:1 学时) 5、MCS-51 单片机内部并行 I/O 端口 (理论:2 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及时序。 3、熟悉单片机内并行MO端口电气特性及使用功能 教学重点 1、MCS-51单片机的存储结构 2、引脚功能及使用 第三章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理论:20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1、指令的格式及标识。(理论:1学时) 2、寻址方式。(理论:1学时) 3、数据操作和指令类型。(理论:1学时) 4、数据传送指令。(理论:3学时) 5、算术操作指令。(理论:2学时) 6、逻辑操作类指令。(理论:2学时) 7、控制转移指令。(理论:3学时,实验:4学时) 位操作类指令。(理论:1学时 9、汇编语言及汇编过程(理论:2学时) 10、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及综合举例。(理论:4学时)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 2、熟练掌握单片机助记符指令的操作功能及含义。 3、熟悉各类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4、掌握汇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5、了解汇编过程及伪指令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指令的寻址方式 2、指令的操作功能 3、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指令的间接寻址方式 2、栈操作、算术运算、跳转指令。 第四章Mcs-51单片机的片内接口(理论:8学时,实验:8学时,实训:10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及时序。 3、熟悉单片机内并行 I/O 端口电气特性及使用功能 教学重点 1、MCS-51 单片机的存储结构 2、引脚功能及使用 第三章 MCS-51 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 (理论:20 学时,实验:4 学时) 教学内容 1、指令的格式及标识。 (理论:1 学时) 2、寻址方式。 (理论:1 学时) 3、数据操作和指令类型。 (理论:1 学时) 4、数据传送指令。 (理论:3 学时) 5、算术操作指令。 (理论:2 学时) 6、逻辑操作类指令。 (理论:2 学时) 7、控制转移指令。 (理论:3 学时,实验:4 学时) 8、位操作类指令。 (理论:1 学时) 9、汇编语言及汇编过程 (理论:2 学时) 10、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及综合举例。 (理论;4 学时)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单片机指令的寻址方式。 2、熟练掌握单片机助记符指令的操作功能及含义。 3、熟悉各类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4、掌握汇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5、了解汇编过程及伪指令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指令的寻址方式。 2、指令的操作功能。 3、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指令的间接寻址方式。 2、栈操作、算术运算、跳转指令。 第四章 MCS-51 单片机的片内接口(理论:8 学时,实验:8 学时,实训:10 学时)
教学内容 1、中断概念,MCS51机的中断系统。(理论:1学时) 2、中断的控制(理论:1学时,实验:4学时) 3、MCS51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论:1学时) 4、MCS51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控制寄存器。(理论:1学时) 5、MCS51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举例。(理论:2学时,实验:4学时) 6、MCS-51机串行接口技术。(理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MCS-51机的五源中断两级控制。 2、了解中断响应过程。 3、熟练掌握单片机内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与控制,能进行相应初始化编程 5、掌握串行通信中的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6、了解多机通信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与有关中断的控制寄存器 2、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与控制,计数初值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中断响应过程 第五章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理论:16学时,实验:8学时,实训:10学时) 教学内容 1、单片机最小系统(理论:1学时 2、单片机外存储器的扩展(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3、单片机外O接口扩展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论:2学时) 4、可编程WO接口芯片的结构、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理论:3学时) 5、常用通道配置与接口技术(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 DA转换器接口(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7、AD转换器接口(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8031单片机三总线的形成 2、掌握程序存器及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3、掌握可编程并行MO接口芯片8255、8155的使用。 4、掌握键盘、显示器接口的原理及编程应用 5、掌握AD、DA接口的原理及编程应用 教学重点 1、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教学内容 1、中断概念,MCS-51 机的中断系统。 (理论:1 学时) 2、中断的控制 (理论:1 学时,实验:4 学时) 3、MCS-51 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理论:1 学时) 4、MCS-51 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控制寄存器。(理论:1 学时) 5、MCS-51 机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和应用举例。 (理论:2 学时,实验:4 学时) 6、MCS-51 机串行接口技术。 (理论:2 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 MCS-51 机的五源中断两级控制。 2、了解中断响应过程。 3、熟练掌握单片机内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掌握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与控制,能进行相应初始化编程。 5、掌握串行通信中的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6、了解多机通信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与有关中断的控制寄存器。 2、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与控制,计数初值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中断响应过程 第五章 MCS-51 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理论:16 学时,实验:8 学时,实训:10 学时) 教学内容 1、单片机最小系统 (理论:1 学时) 2、单片机外存储器的扩展 (理论:2 学时,实验:2 学时) 3、单片机外 I/O 接口扩展的几种常用方法 (理论:2 学时) 4、可编程 I/O 接口芯片的结构、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理论:3 学时) 5、常用通道配置与接口技术 (理论:4 学时,实验:2 学时) 6、D/A 转换器接口 (理论:2 学时,实验:2 学时) 7、A/D 转换器接口 (理论:2 学时,实验:2 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 8031 单片机三总线的形成 2、掌握程序存器及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3、掌握可编程并行 I/O 接口芯片 8255、8155 的使用。 4、掌握键盘、显示器接口的原理及编程应用。 5、掌握 A/D、D/A 接口的原理及编程应用 教学重点 1、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2、8255芯片的功能及编程 教学难点 8255A、8155芯片的工作方式 四、课时分配 附表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总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 教学内容 实践 理论 实验实训实操课程设计 1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2第二章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原理 8 3第三音Mcs51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 4 4第四章MCs51的片内接口 5第五章MCs51系统扩展技术 168 10 附表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时间安排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的内容提要 时间安排 TDNM单片机教学实熟悉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箱)硬件结构 验系统的认识及操作熟悉键盘操作 2第4学期 22数码转换程序实验在电脑上编辑源程序,并汇编成机器码, 2第4学期 行后,检查结果 布尔操作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连线,编辑源程序,汇 4第4学期 中断系统实验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4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2第4学期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串并转换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 串行通讯接口实验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第4学期 存储器扩展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 815键盘及显示接口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4第4学期 7AD转换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第4学期
2、8255 芯片的功能及编程 教学难点 8255A、8155 芯片的工作方式 四、课时分配 附表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总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实验 实训实操 课程设计 1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4 2 第二章 MCS-51 单片机内部结构原理 8 3 第三章 MCS-51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 设计 20 4 4 第四章 MCS-51 的片内接口 8 8 10 5 第五章 MCS-51 系统扩展技术 16 8 10 56 20 20 附表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时间安排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的内容提要 学时 数 时间安排 1 TDN-MI 单片机教学实 验系统的认识及操作 熟悉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箱)硬件结构, 熟悉键盘操作。 2 第 4 学期 2 2 数码转换程序实验 在电脑上编辑源程序,并汇编成机器码,运 行后,检查结果。 2 第 4 学期 3 布尔操作实验 中断系统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连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4 第 4 学期 4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 第 4 学期 5 串并转换实验 串行通讯接口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 第 4 学期 6 存储器扩展实验 8155 键盘及显示接口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4 第 4 学期 7 A/D 转换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 第 4 学期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8D/A转换实验 2第4学期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附表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训项目名称及时间安排 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的内容提要 学时数时间安排 名称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交通红绿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的制作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3第4学期 1灯控制器 行,直至成功。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电子钟的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制作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3第4学期 行,校准时间 病房数显/找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3呼叫器的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6第 4学期 制作 行,直至成功 x/球计分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计时器的 第4学期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制作 行,直至成功。 数字温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5计的的制 第4学期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校准温度 五、有关说明 1、教材、参考书 (1)顾滨等主编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开发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高职高专 教材) (2)实验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编2004 (3)吕能元等主编MCS-51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应用实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参考书) (4)唐俊杰等编著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参考书)(高职高专 教材)
8 D/A 转换实验 在实验箱上进行相应联线,编辑源程序,汇 编,调试运行,观察现象。 2 第 4 学期 附表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训项目名称及时间安排 序 号 实训项目 名称 实训项目的内容提要 学时数 时间安排 1 交通红绿 灯控制器 的制作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直至成功。 3 第 4 学期 2 电子钟的 制作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校准时间。 3 第 4 学期 3 病房数显 呼叫器的 制作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直至成功。 6 第 4 学期 4 篮球计分 计时器的 制作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直至成功。 4 第 4 学期 5 数字温度 计的的制 作 查找有关资料,根据已给原理图绘制实际接线图;在万 能接线板上组装并焊接元器件。根据所提供的编程思路, 编写汇编程序。编辑、汇编、连接、装载程序,调试运 行,校准温度。 4 第 4 学期 五、有关说明 1、教材、参考书 (1)顾滨等主编.单片微计算机原理、开发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高职高专 教材) (2)实验教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编.2004. (3)吕能元等主编.MCS-51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应用实例.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参考书) (4)唐俊杰等编著.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参考书)(高职高专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