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边缘蛋白作漂浮运动。 质膜的功能:是物质的通透屏障,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物质的排出,对细胞内外物质转运 的控制: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呼吸和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合成细胞壁和外 教 被多糖:与细胞壁一道构成蛋白质分泌系统,与外界发生作用:是信号物质的通道 3、细胞质和核 细胞质:由细胞膜包裹者的,除核区之外的所有胶体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 学 蘧物质、酶类、中间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质和大分子单体等。细胞质不能流动。 核质区(nucleoid):细菌无典型的细胞核,核质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核质区或拟核, 无核模核仁 般是 条环状双链DNA,也称细菌染色体。有的细菌含2条染色体。核E 过 有少量RNA和蛋白质 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质粒特性:能独 立复制、有的能整合到核染色体上:有的能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质粒上的基因 程 和细菌的基本代谢无关。如R、F、c0质粒。近年来在链霉菌、辞母、疏蝶旋体中发现 线型DNA质粒和RNA质粒。 核糖体和协助蛋白:细菌的核精体为70s,30s(16sRNA和21种蛋白质)+50s(5sRNA 23sRNA和32种不同蛋白)。协助蛋白:能协助多肽折叠形成天然蛋白质的一种蛋白,并 且能纠正错误折叠和保护细胞免受热损害的作用的蛋白分子。也称分子伴侣、应激蛋白、 热休克蛋白。 内含体:细胞质内形状较大的颗粒状物。 芽孢和孢囊 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抗逆性休眠结构。也称内生芽孢, 个菌产一个芽孢, 极少数厌氧菌一个产多个。具有抗抗热、耐干燥、耐辐射和毒素的特点。 细菌的胞囊:有些细菌在细胞外面沉积数层保护膜而形成。可抗干燥,但不耐热。 5、毛和黄毛 鞭毛:从质膜和细胞壁上伸出的较长的蛋白质丝状结构。纤细弯曲、直径20m, 15-20um 菌毛:有些细菌表面短而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发生于质膜或者紧贴质膜的细胞质 中。使菌体吸附在固体表面或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和浮渣。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菌落: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少量同种细菌局限在一处大量繁殖,聚集形成的团块。厂 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菌苔: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大量、片状细菌,多指斜面菌苔。 国、繁殖方式 大多数的细菌是二分裂繁殖。均等分裂。少数三或多分裂,也有出芽的。 三、放线菌 1 形太 多核单细胞丝状原核微生物。革兰氏阳性,高G+C%,50%以上,菌体由分枝的菌丝 组成。多数好氧,属放线菌门。 链霉菌有三类菌丝:基内、气生和孢子丝。有些放线菌没有气生菌丝或气生菌丝较稀,仅 有基内菌丝,如小单孢菌、诺卡氏菌等。除链霉菌之外的所有放线菌称稀有放线菌。 菌落:由单个孢子或一段菌丝醉片在固体培养基上发有而成的 闲放线茵。链菌 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如诺卡氏 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2、繁殖:无性孢子(主要)、菌丝碎片)
11 教 学 过 程 而边缘蛋白作漂浮运动。 质膜的功能:是物质的通透屏障,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物质的排出,对细胞内外物质转运 的控制;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呼吸和磷酸化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合成细胞壁和外 被多糖;与细胞壁一道构成蛋白质分泌系统,与外界发生作用;是信号物质的通道。 3、细胞质和核 细胞质:由细胞膜包裹着的,除核区之外的所有胶体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 蘧物质、酶类、中间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质和大分子单体等。细胞质不能流动。 核质区(nucleoid):细菌无典型的细胞核,核质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核质区或拟核, 无核模核仁,一般是一条环状双链 DNA,也称细菌染色体。有的细菌含 2 条染色体。核区 有少量 RNA 和蛋白质。 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环状双链 DNA 分子。质粒特性:能独 立复制、有的能整合到核染色体上;有的能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质粒上的基因 和细菌的基本代谢无关。如 R、F、col 质粒。近年来在链霉菌、酵母、疏螺旋体中发现了 线型 DNA 质粒和 RNA 质粒。 核糖体和协助蛋白:细菌的核糖体为 70s,30s(16sRNA 和 21 种蛋白质) +50s(5sRNA、 23sRNA 和 32 种不同蛋白)。协助蛋白:能协助多肽折叠形成天然蛋白质的一种蛋白,并 且能纠正错误折叠和保护细胞免受热损害的作用的蛋白分子。也称分子伴侣、应激蛋白、 热休克蛋白。 内含体:细胞质内形状较大的颗粒状物。 4、芽孢和孢囊 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抗逆性休眠结构。也称内生芽孢,一个菌产一个芽孢, 极少数厌氧菌一个产多个。具有抗抗热、耐干燥、耐辐射和毒素的特点。 细菌的胞囊:有些细菌在细胞外面沉积数层保护膜而形成。可抗干燥,但不耐热。 5、鞭毛和菌毛 鞭毛:从质膜和细胞壁上伸出的较长的蛋白质丝状结构。纤细弯曲、直径 20nm,长 15-20um。 菌毛:有些细菌表面短而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发生于质膜或者紧贴质膜的细胞质 中。使菌体吸附在固体表面或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和浮渣。 ㈣、细菌的群体形态 菌落: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少量同种细菌局限在一处大量繁殖,聚集形成的团块。 纯菌落: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菌苔: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大量、片状细菌,多指斜面菌苔。 ㈤、繁殖方式 大多数的细菌是二分裂繁殖。均等分裂。少数三或多分裂,也有出芽的。 三、放线菌 1、形态 多核单细胞丝状原核微生物。革兰氏阳性,高 G+C%,50%以上,菌体由分枝的菌丝 组成。多数好氧,属放线菌门。 链霉菌有三类菌丝:基内、气生和孢子丝。有些放线菌没有气生菌丝或气生菌丝较稀,仅 有基内菌丝,如小单孢菌、诺卡氏菌等。除链霉菌之外的所有放线菌称稀有放线菌。 菌落:由单个孢子或一段菌丝碎片在固体培养基上发育而成的一团放线菌。链霉菌菌 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如诺卡氏菌 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2、繁殖:无性孢子(主要)、菌丝碎片)
3、营养:化能有机。有些能固氨(Frankia》 4、与人类的关系:产生抗生素、维生素和各种酶类,尤其是抗生素。有些能固氮,在绿化 教 造林,改良士壤,改善生态环境上有重要作用。利用放线菌与真菌的拮抗 关系,可用来防治某些植物根部的真菌病害。 某些 放线菌为人畜或植物的病原菌。 学 如人畜的放线菌病和马钤薯的疮痂病。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 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过 提词设计: 1.启发式提问:既然肚聚糖的结构是一种网格状的结构,那它应该是柔软的还是刚性的 程 呢?肽聚糖对整个细胞壁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2.革兰氏染色是针对细胞壁的一种染色方法,那如果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其革兰氏染色 应该是什么性呢? 3.芽孢为什么耐热?引导学生自学有关芽孢耐热机制方面资料。 讲课要点: 细菌是一类细胞壁含肽聚糖、细胞膜含酯键 一般生活在普通环境中的原核生物 菌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杆、螺旋。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革兰氏阳性菌利 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阳性菌细胞壁一层结构,但厚,主要是肽聚糖,有 的有磷壁酸:阴性菌细胞壁溥,两层,有PS、肽聚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细胞的细胞 腊结构符合液态第嵌横型,但上除支原体外,一般不含固醇类物质。细菌的细胞质中有门0S 核糖体和质粒,没有细胞骨架(近年发现有类似骨架 物质在) 细胞核无核膜核 条环状双链DNA。放线菌的菌体丝状分枝 繁殖方式与一般细菌不同。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节主要阐述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学习本章在 理论上要了解细菌的细胞形态、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繁殖方式和在固体 液体及半固体上的培养特征、各类细, 要求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实践中能加 以应用。 2.考核知识点 2.1革兰氏染色过程及机理 2.2细菌的形态 2.3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组成 2.4细菌的繁殖方式 2.5细菌的培养特征 2.5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 3.考核要求 3.1革兰氏染色过程及机理 理解和记忆 革兰氏染染的过程及机理 32细菌的形 理解和记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形态 33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组成 理解和记忆:细菌细胞壁、细胞膜、核质区、核质、芽孢、孢囊的结构成 分和特点。 3.4细菌的繁殖方式 理解和记忆:细菌二分裂、三分裂、多分裂及芽殖 3.5细菌的培养特征
12 教 学 过 程 3、营养:化能有机。有些能固氮(Frankia) 4、与人类的关系:产生抗生素、维生素和各种酶类,尤其是抗生素。有些能固氮,在绿化 造林,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上有重要作用。利用放线菌与真菌的拮抗 关系,可用来防治某些植物根部的真菌病害。某些放线菌为人畜或植物的病原菌。 如人畜的放线菌病和马钤薯的疮痂病。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 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提问设计: 1.启发式提问:既然肽聚糖的结构是一种网格状的结构,那它应该是柔软的还是刚性的 呢?肽聚糖对整个细胞壁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2.革兰氏染色是针对细胞壁的一种染色方法,那如果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其革兰氏染色 应该是什么性呢? 3.芽孢为什么耐热?引导学生自学有关芽孢耐热机制方面资料。 讲课要点: 细菌是一类细胞壁含肽聚糖、细胞膜含酯键,一般生活在普通环境中的原核生物。细 菌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杆、螺旋。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革兰氏阳性菌和 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阳性菌细胞壁一层结构,但厚,主要是肽聚糖,有 的有磷壁酸;阴性菌细胞壁溥,两层,有 LPS、肽聚糖、蛋白、磷脂等成分。细胞的细胞 膜结构符合液态镶嵌模型,但上除支原体外,一般不含固醇类物质。细菌的细胞质中有 70S 核糖体和质粒,没有细胞骨架(近年发现有类似骨架的物质存在)。细胞核无核膜核仁,一 条环状双链 DNA。放线菌的菌体丝状分枝,无隔膜;繁殖方式与一般细菌不同。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节主要阐述细菌的形态、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学习本章在 理论上要了解细菌的细胞形态、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繁殖方式和在固体、 液体及半固体上的培养特征、各类细菌,要求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实践中能加 以应用。 2.考核知识点 2.1 革兰氏染色过程及机理 2.2 细菌的形态 2.3 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组成 2.4 细菌的繁殖方式 2.5 细菌的培养特征 2.5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 3.考核要求 3.1 革兰氏染色过程及机理 理解和记忆:革兰氏染染的过程及机理 3.2 细菌的形态 理解和记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形态 3.3 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组成 理解和记忆:细菌细胞壁、细胞膜、核质区、核质、芽孢、孢囊的结构成 分和特点。 3.4 细菌的繁殖方式 理解和记忆:细菌二分裂、三分裂、多分裂及芽殖 3.5 细菌的培养特征
理解和记忆:菌落、菌苔、纯菌落、液体和半固体培养特征 4.思考题 4.1解释:三域学说、革兰氏染色、细菌菌落、鞭毛、芽孢、荚膜、放线菌菌落、肽聚 糖、 LPS 43 份, 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天阳性菌 真款牌酰的和成分各是在样的:《细前细胞壁将有的成 的结 菌细胞 45细茵的菌体形态 繁殖方式 的成细胞膜有何功能 细胞结构、菌落特征是怎样的? 9贺的管质区是怎样的细商有儿条染色体 48放线的南体形 繁 菌落特征是怎样的 放线菌有哪些种类?放线菌的定义? 9什么是内含体?细 质中有些内含体 3有何开发利用价值? 为进化计时器的分子应具备哪些特征? 412 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微生物的种是怎么定义的 4.13 类法有哪些 4.14影响较大的两部原核生物分类著作是哪两部 教学 本节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后再让学生进 后记 行革兰氏染色操作及细菌形态观察的,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煅练了 动手能力。 章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课时 0.5 节 第三节古菌 教学 掌握古菌的定义: 目的 2掌古菌与细菌的差别所在: 3.了解几种古菌的形态、生活环境、代谢上的特征。 教学 重点: 古菌与细菌的差别。 重点 数学 难点: 难点 古菌的细胞结构、代谢特征。 突破方法: 采用对比、列表等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科等): 教材:《微生物学》,李阜棣胡正嘉主编第六版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报刊及网上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科技新闻 中国微生物学会网站 美国微生物学会网站 2、参考书: ①)《微生物学》,沈萍,第二版
13 理解和记忆:菌落、菌苔、纯菌落、液体和半固体培养特征 4.思考题 4.1 解释:三域学说、革兰氏染色、细菌菌落、鞭毛、芽孢、荚膜、放线菌菌落、肽聚 糖、协助蛋白 、质粒 、LPS。 4.2 区别:菌落、纯菌落、菌苔、菌株 4.3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成分各是怎样的?(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 份,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4.4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成分是怎样的?细菌细胞膜有何功能? 4.5 细菌的菌体形态、繁殖方式、细胞结构、菌落特征是怎样的? 4.6 细菌的核质区是怎样的?细菌有几条染色体? 4.7 放线菌与人类的健康、与农业生产有何关系?放线菌有哪些种类?放线菌的定义? 4.8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繁殖方式、菌落特征是怎样的? 4.9 什么是内含体?细菌细胞质中有哪些内含体?PHB 有何开发利用价值? 4.10 分类学包含哪 3 方面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各指什么? 4.11 什么是进化计时器?可作为进化计时器的分子应具备哪些特征? 4.12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微生物的种是怎么定义的? 4.13 原核生物分类和鉴定的方法有哪些?分子分类法有哪些? 4.14 影响较大的两部原核生物分类著作是哪两部? 教 学 后记 本节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后再让学生进 行革兰氏染色操作及细菌形态观察的,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煅练了 动手能力。 章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课时 0.5 节 第三节 古菌 教学 目的 1.掌握古菌的定义; 2.掌古菌与细菌的差别所在; 3.了解几种古菌的形态、生活环境、代谢上的特征。 教学 重点 重点: 古菌与细菌的差别。 突出方法: 反复重现与提示; 教学 难点 难点: 古菌的细胞结构、代谢特征。 突破方法: 采用对比、列表等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关素材(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等): 教材:《微生物学》,李阜棣 胡正嘉主编 第六版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报刊及网上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科技新闻 中国微生物学会网站 美国微生物学会网站 2、参考书: (1) 《微生物学》,沈萍,第二版
(②)《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有出版社,第二版 (3)《现代微生物学》刘志恒 (4)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T Michael T.Madigan John M.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 Hall,1999 (5)Microbiology,Lansing M.Prescott,Donald Klein,John Harley,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3、参者杂志 微生物学通报 微生物学杂志 科学 生命的科学 微生物学报 病声学报 菌物学报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引言 古菌是一类与细菌不同的原核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虽不密切,但 教 它们都是在极端的环境中生活的,所以它们的酶或蛋白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节主要介绍古菌与细菌的差别及几类古菌的特征 学 二、教学内容正文(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讲解要点等) 的 、概念 古菌是一类生活在各种极端环境,细胞膜含醚键、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假肽聚糖)的 程 生物。 二、古菌与细菌的区别: 1.形态学上,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形状的细胞,而在真细菌中从未见过,意味者两者 在细胞建造上的根本风别: 2.中间代谢上,古细菌有独特的辅酶。如产甲烷菌含有F420、F430和COM及B因子 3.有无内含子(introns) 上,许多古细菌有内含子, 真细菌无内含子:膜结构和成分上 古细菌膜含二醚而不是酯,其中甘油以醚键连接长链碳氢化合物异成二烯,而不是以酯键同 脂肪酸相连: 3基因调节机制上,未发现过古细菌具有真细菌那样的基因调节机制: 4.生境上,古细菌喜高温,而绝大多数真细菌不是好热型的: 吸米利上 格厌氧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 教 6.代谢多样性上,古细菌单纯,不似真细菌那样多样性: 7.在分子可塑性(molecular plasticity)上,古细菌比真细菌有较多的变化: 学 8在进化速率上,古细菌比真细菌缓慢,保留了较原始的特性。 古细南的代表(属种) 过 见教材146-149页 泉古菌门:一群具有极端咾热特性,也称超嗜热菌。主要从火山地区分离,包括陆地无 程 海洋。在形态上该门的古菌不同属种菌差别很大,除了一般的杆状、球状外还有圆盘、不规 则球形,圆盘上带附丝等。硫化叶菌是第一个被分离鉴定出的极端嗜热菌,生长在富含硫的 酸热泉中,温度达90度以上,生长P1-1.5。热网菌是海洋火山极端嗜热菌中最令人感兴趣
14 (2)《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现代微生物学》 刘志恒 (4) 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9TH, 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 Hall,1999 (5)Microbiology,Lansing M.Prescott,Donald Klein, John Harley,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0 3、参考杂志 微生物学通报 微生物学杂志 科学 生命的科学 微生物学报 病毒学报 菌物学报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一、引言 古菌是一类与细菌不同的原核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虽不密切,但 它们都是在极端的环境中生活的,所以它们的酶或蛋白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节主要介绍古菌与细菌的差别及几类古菌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正文(讲课内容、提问设计、讲解要点等) 一、概念 古菌是一类生活在各种极端环境,细胞膜含醚键、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假肽聚糖)的 生物。 二、古菌与细菌的区别: 1.形态学上,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形状的细胞,而在真细菌中从未见过,意味着两者 在细胞建造上的根本区别; 2.中间代谢上,古细菌有独特的辅酶。如产甲烷菌含有 F420、F430 和 COM 及B因子; 3.有无内含子(introns)上,许多古细菌有内含子,真细菌无内含子;膜结构和成分上, 古细菌膜含二醚而不是酯,其中甘油以醚键连接长链碳氢化合物异成二烯,而不是以酯键同 脂肪酸相连; 3.基因调节机制上,未发现过古细菌具有真细菌那样的基因调节机制; 4.生境上,古细菌喜高温,而绝大多数真细菌不是好热型的; 5.呼吸类型上,严格厌氧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 6.代谢多样性上,古细菌单纯,不似真细菌那样多样性; 7.在分子可塑性(molecular plasticity)上,古细菌比真细菌有较多的变化; 8.在进化速率上,古细菌比真细菌缓慢,保留了较原始的特性。 三、古细菌的代表(属种) 见教材 146-149 页 泉古菌门:一群具有极端咾热特性,也称超嗜热菌。主要从火山地区分离,包括陆地和 海洋。在形态上该门的古菌不同属种菌差别很大,除了一般的杆状、球状外还有圆盘、不规 则球形,圆盘上带附丝等。硫化叶菌是第一个被分离鉴定出的极端嗜热菌,生长在富含硫的 酸热泉中,温度达 90 度以上,生长 Ph1-1.5。热网菌是海洋火山极端嗜热菌中最令人感兴趣
的古菌之一。 广古菌:该门古菌种类多样,而且有的未获得纯培养物。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 产甲烷菌等。 提问设计:古菌有什么利用价值。引导学生从古菌适应极端环境方面去思考其利用价 讲课要点:古菌是一类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原核生物,其形态、代谢途径等方面与细 茵不同。 三、总结与巩固 1.小 本节主要阐述古菌的定义、古菌与细菌的区别、古菌的种类及特点。学习本 章在理论上要了解什么是古菌、古茵与细菌的区别、古菌的种类及特点。 2.考核知识点 2.1古菌的定义 22古菌与细蘭的风别 2.3几类古菌及其特点 3.考核要求 3.1古菌的定义 理解和记忆:古菌的定义 3.2古菌与细菌的区别 理解和记忆 古菌与细菌在形态、生活环境、代谢类型、基因结构、分子可塑性上的 差别 4.思考题 4.1什么是古茵? 42古菌与细黄有哪些风相同占? 4.3古菌与细菌有哪些不同点? 44古菌有哪些种类?每一类有什么特点? 本节主要通过理论教学介绍古菌及其与细菌和差别和古菌的类型,由于缺乏 学 古菌的标本,所以不能采用物教学方法。但从理上阐述也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 后 求。 记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 课时 2 节 第四节原核生物的鉴定和分类 教学1.掌握进化计时器的定义及作为进化计时器分子的标准 目的 )堂据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乃金名法则, 3掌握原核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包括传统分类和分子分类方法 教学 重点: 重点 原核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突出方法: 反复重现与提示 15
15 的古菌之一。 广古菌:该门古菌种类多样,而且有的未获得纯培养物。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 产甲烷菌等。 提问设计:古菌有什么利用价值。引导学生从古菌适应极端环境方面去思考其利用价 值。 讲课要点:古菌是一类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原核生物,其形态、代谢途径等方面与细 菌不同。 三、总结与巩固 1.小结 本节主要阐述古菌的定义、古菌与细菌的区别、古菌的种类及特点。学习本 章在理论上要了解什么是古菌、古菌与细菌的区别、古菌的种类及特点。 2.考核知识点 2.1 古菌的定义 2.2 古菌与细菌的区别 2.3 几类古菌及其特点 3.考核要求 3.1 古菌的定义 理解和记忆:古菌的定义 3.2 古菌与细菌的区别 理解和记忆:古菌与细菌在形态、生活环境、代谢类型、基因结构、分子可塑性上的 差别 4.思考题 4.1 什么是古菌? 4.2 古菌与细菌有哪些区相同点? 4.3 古菌与细菌有哪些不同点? 4.4 古菌有哪些种类?每一类有什么特点? 教 学 后 记 本节主要通过理论教学介绍古菌及其与细菌和差别和古菌的类型,由于缺乏 古菌的标本,所以不能采用物教学方法。但从理上阐述也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 求。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课时 2 节 第四节 原核生物的鉴定和分类 教学 目的 1.掌握进化计时器的定义及作为进化计时器分子的标准; 2.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及命名法则; 3.掌握原核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包括传统分类和分子分类方法 教学 重点 重点: 原核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突出方法: 反复重现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