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供水 2-1历年城镇公共供水情况表 计量单位 2013年 2016年 水厂个数 其中:地下水 综合生产能力 万立方米/日 41129 443.84 502.89 504.44 其中:地下水 万立方米/日 195.88 202.53 197.80 取水总量 万立方米 116540.00 120498.39 12517755 l31053.8l l38017.41 其中:地表水 万立方米 58525.50 62791.38 63719.57 76054.77 066.4 地下水 万立方米 55720.00 4601.81 58213.03 5090127 47291.73 共水总量 万立方米 114258.00 119751.11 123831.04 124437.00 13003453 售水量 万立方米 93826.10 9817841 10340163 10392883 08386.32 生产用水 万立方米 2045.20 12161.11 12661.3 1290504 1372406 工业和建筑业 万立方米 12045.20 12161.11 13724.06 生活用水 万立方米 8I013.10 85313.44 9196469 服务业 万立方米 3471000 36045.18 37865.19 38882.76 居民家庭 万立方米 49268.26 5173899 5090191 53081.93 生态环境用水 万立方米 767.74 703.86 1136.12 2976 2697.56 环卫绿化 万立方米 703.86 136.12 97666 2697.56 免费供水量 1628.2 漏损水量 19170.30 19406.94 18015.70 19893.47 20607.74 4169014 4387226 4724205 5196668 居民家庭 4041761 4254013 456779 4850762 5029079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 2.取水总量包括外购净水 4.按照市、区供水管理部门管理范围统计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供水 6 供水 2-1 历年城镇公共供水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水厂个数 个 61 66 68 69 69 其中:地下水 个 52 53 54 55 54 综合生产能力 万立方米/日 411.29 443.84 502.89 505.96 504.44 其中:地下水 万立方米/日 177.83 195.88 202.53 201.28 197.80 取水总量 万立方米 116540.00 120498.39 125177.55 131053.81 138017.41 其中:地表水 万立方米 58525.50 62791.38 63719.57 76054.77 85066.40 地下水 万立方米 55720.00 54601.81 58213.03 50901.27 47291.73 供水总量 万立方米 114258.00 119751.11 123831.04 124437.00 130034.53 售水量 万立方米 93826.10 98178.41 103401.63 103928.83 108386.32 生产用水 万立方米 12045.20 12161.11 12661.33 12905.04 13724.06 工业和建筑业 万立方米 12045.20 12161.11 12661.33 12905.04 13724.06 生活用水 万立方米 81013.10 85313.44 89604.18 88047.13 91964.69 服务业 万立方米 34710.00 36045.18 37865.19 37145.22 38882.76 居民家庭 万立方米 46303.10 49268.26 51738.99 50901.91 53081.93 生态环境用水 万立方米 767.74 703.86 1136.12 2976.66 2697.56 环卫绿化 万立方米 767.74 703.86 1136.12 2976.66 2697.56 免费供水量 万立方米 561.40 602.20 1628.23 585.82 1040.48 漏损水量 万立方米 19170.30 19406.94 18015.70 19893.47 20607.74 用水户数 户 4169014 4387226 4724205 5010102 5196668 居民家庭 户 4041761 4254013 4567795 4850762 5029079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 2.取水总量包括外购净水。 3.供水总量包括预售水量。 4.按照市、区供水管理部门管理范围统计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2-2历年城镇自建供水(含自备井)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2年 2013年 014年 015年 2016年 自建设施数 20675 16262 里 l811966 12201.53 12185.83 综合生产能力 万立方米/日 l881.79 2112.54 供水总量 万立方米 69634.40 59373.23 生产用水 万立方米 15415.53 15704.60 14810.8 14490.63 万立方米 14141.76 1457573 14052.52 14525.50 13793.74 建筑业 万立方米 1273.77 112887 577.75 696.89 万立方米 4757349 4601142 37507.83 35980.14 4619.88 服务业 万立方米 194866 1915795 l8129.70 7201.56 16948.98 居民家庭 万立方米 26853.47 19378.13 l8778.58 生态环境用水 万立方米 6155.94 7918.38 7054.53 7026.44 699294 河湖补水 万立方米 0.00 环卫绿化 万立方米 6155.94 7811.84 6993.55 7026.44 699294 用水户数 19280 111.27 10754 109.37 居民家庭 191.83 183.48 109.44 10765 实际用水人口 万人 841.51 78949 548.96 525.14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 2填报范国为城镇范国,2012-2013年包括市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不含农业:2014-2016年按“北京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 分类”划分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供水 7 2-2 历年城镇自建供水(含自备井)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自建设施数 处 20433 20675 16432 16262 16019 管道长度 公里 18106.59 18119.66 12291.46 12201.53 12185.83 综合生产能力 万立方米/日 1881.79 2112.54 1939.56 1990.65 1945.91 供水总量 万立方米 69144.96 69634.40 59373.23 58109.83 56103.45 生产用水 万立方米 15415.53 15704.60 14810.87 15103.25 14490.63 工业 万立方米 14141.76 14575.73 14052.52 14525.50 13793.74 建筑业 万立方米 1273.77 1128.87 758.35 577.75 696.89 生活用水 万立方米 47573.49 46011.42 37507.83 35980.14 34619.88 服务业 万立方米 19486.67 19157.95 18129.70 17201.56 16948.98 居民家庭 万立方米 28086.82 26853.47 19378.13 18778.58 17670.9 生态环境用水 万立方米 6155.94 7918.38 7054.53 7026.44 6992.94 河湖补水 万立方米 0.00 106.54 60.98 0.00 0.00 环卫绿化 万立方米 6155.94 7811.84 6993.55 7026.44 6992.94 用水户数 万户 192.80 184.45 111.27 107.54 109.37 居民家庭 万户 191.83 183.48 109.44 105.83 107.65 实际用水人口 万人 841.51 789.49 548.96 525.14 531.58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 2.填报范围为城镇范围,2012-2013 年包括市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不含农业;2014-2016 年按“北京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 分类”划分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城镇公共供水设施指在城六区及郊区城区面向社会供水,以满足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日常用水为主的公共供水厂及供 水管网等。其中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设施均为城镇公共供水设施。 城镇自建供水设施指除城镇公共供水设施之外,由社会单位向本单位或者附带向周边单位、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 水的自建供水设施、供水管道等。本年鉴中的统计范围还包括乡镇水厂的取水井。 综合生产能力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设计能力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在原设计能力 的基础上,经挖、革、改增加的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原则上按设计能力填报,对于 经过更新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相差很大的,按实际能力填报 城镇公共供水总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 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 售水量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收费供应的水量 居民家庭户数指家庭实际用水户数。考虑目前没有全部实行一户一表制,不能准确统计家庭用户,所以用实际装表户数 替代家庭用户数 供水管道长度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不包括新安装尚未使用、水厂内以及用户建筑物内的管道 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计算。统计时只统计公称直径50毫米以上的管道长度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供水 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城镇公共供水设施 指在城六区及郊区城区面向社会供水,以满足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日常用水为主的公共供水厂及供 水管网等。其中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设施均为城镇公共供水设施。 城镇自建供水设施 指除城镇公共供水设施之外,由社会单位向本单位或者附带向周边单位、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 水的自建供水设施、供水管道等。本年鉴中的统计范围还包括乡镇水厂的取水井。 综合生产能力 指按供水设施取水、净化、送水、出厂输水干管等环节设计能力计算的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在原设计能力 的基础上,经挖、革、改增加的生产能力。计算时,以四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主确定能力。原则上按设计能力填报,对于 经过更新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相差很大的,按实际能力填报。 城镇公共供水总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供出的全部水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有效供水量指水厂将水供 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 售水量 指报告期供水企业(单位)收费供应的水量。 居民家庭户数 指家庭实际用水户数。考虑目前没有全部实行一户一表制,不能准确统计家庭用户,所以用实际装表户数 替代家庭用户数。 供水管道长度 指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不包括新安装尚未使用、水厂内以及用户建筑物内的管道。 在同一条街道埋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计算。统计时只统计公称直径 50 毫米以上的管道长度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3历年城镇排水综合情况表 旨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016年 排水管道长度 l3505 14290 其中:污水管道 公里 7157 7889 雨水管道 公里 4808 5555 7317 雨污合流管道 2122 2232 1695 污水处理厂个数 其中:深度处理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 万立方米/日 4395 其中:深度处理 万立方米/日 COD设计消减能力 64.0 92.1 COD全年削减量 50.0 5.5 NHN设计消减能力 NHN全年削减量 污水排放量 万立方米 152010 155317 16l548 164217 169748 城六区 万立方米 97800 万立方米 55267 57108 57287 水处理量 万立方米 264lI l31401 139107 144453 152807 成六区 万立方米 101325 104205 万立方米 3778 40248 污水处理率 城六区 .0 96.5 970 975 598 再生水管道长度 公里 1361 1598 城六区 公里 769 再生水利用量 万立方米 75003 80108 86620 94826 00398 城六区 万立方米 58890 48337 52459 郊区 万立方米 21218 47939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北京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 2污水处理厂统计范围为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9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3 历年城镇排水综合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排水管道长度 公里 12665 13505 14290 15528 16901 其中:污水管道 公里 5735 6363 6536 7157 7889 雨水管道 公里 4808 5038 5555 6139 7317 雨污合流管道 公里 2122 2104 2198 2232 1695 污水处理厂个数 座 41 43 50 50 58 其中:深度处理 座 19 20 25 31 39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 万立方米/日 389 393 425 439.5 612 其中:深度处理 万立方米/日 113 148 183 229 494.5 COD 设计消减能力 万吨/年 45.0 53.2 56.7 64.0 92.1 COD 全年削减量 万吨 50.0 56.2 45.5 56.9 65.5 NH3-N 设计消减能力 万吨 4.7 4.8 3.6 5.2 7.6 NH3-N 全年削减量 万吨 5.0 5.3 5.7 6.8 6.3 污水排放量 万立方米 152010 155317 161548 164217 169748 城六区 万立方米 97800 100050 104440 106930 111690 郊 区 万立方米 54210 55267 57108 57287 58058 污水处理量 万立方米 126411 131401 139107 144453 152807 城六区 万立方米 93959 96540 101325 104205 109456 郊 区 万立方米 32452 34861 37782 40248 43351 污水处理率 % 83.0 84.6 86.1 87.9 90.0 城六区 % 96.0 96.5 97.0 97.5 98.0 郊 区 % 59.8 63.1 66.2 70.3 74.7 再生水管道长度 公里 1136 1180 1361 1484 1598 城六区 公里 737 769 824 858 892 郊 区 公里 399 411 536 626 706 再生水利用量 万立方米 75003 80108 86620 94826 100398 城六区 万立方米 56500 58890 42661 48337 52459 郊 区 万立方米 18503 21218 43959 46490 47939 注:1.数据出处为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北京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 2.污水处理厂统计范围为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污水排放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从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出的污水量。 污水处理量指污水处理设施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污水处理量为各污 水处理厂和村级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水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污水排放核算方法,根据用水量和污水排放系 数推算。 污水处理率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总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污水排放量×100% 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分为两类: 一是污水处理厂,指在城市或工业区的城市污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处所,并利用由各种处理单元组成 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使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水体或再利用的生产场所包括中心 新城和乡镇污水处理厂,不包括渗水井、化粪池(含改良化粪池)和村级污水处理站 是村级污水处理站,指处理村庄生活污水或民俗餐饮点、旅游景点或景区、养殖厂(场)污水的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能力指污水处理设施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设计能力。 cD指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 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 氧量”或“化学耗氧量”,它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将水中的可氧化 物质(如有机物、硫化物、亚铁、氨等)氧化分解,然后从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所消耗的氧量 COD削减能力COD削减能力=设计处理水量×(COD设计进水标准COD设计出水标准 COD削减量COD削减量=报告期处理水量x(报告期实际进水浓度报告期实际出水浓度)。 再生水利用量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 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市政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道路喷洒、洗车)和环境用水(绿地浇灌、河湖补水)等 方面的水量 氨氮指水中以非离子氨(NH3)和离子铵(NH4)形态存在的氮素总和,一般以NH4N或NH2N表示,是主要的 水污染物之一。氨氮浓度是重要的水环境质量指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Ⅲ类水体的氨 氮浓度不得高于1.0毫克/ 氨氮削减能力氨氮削减能力=设计处理水量×(氨氮设计进水标准氨氮设计出水标准) 氨氮削减量氨氮削减量=报告期处理水量×(报告期进水氨氮浓度-报告期出水氨氮浓度)
北京市水务统计年鉴-2016 排水与再生水利用 1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污水排放量 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从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出的污水量。 污水处理量 指污水处理设施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污水处理量为各污 水处理厂和村级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水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污水排放核算方法,根据用水量和污水排放系 数推算。 污水处理率 指报告期内污水处理总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污水排放量×100%。 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分为两类: 一是污水处理厂,指在城市或工业区的城市污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处所,并利用由各种处理单元组成 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使处理后的污水和污泥达到规定要求后排放水体或再利用的生产场所,包括中心城、 新城和乡镇污水处理厂,不包括渗水井、化粪池(含改良化粪池)和村级污水处理站。 二是村级污水处理站, 指处理村庄生活污水或民俗餐饮点、旅游景点或景区、养殖厂(场)污水的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能力 指污水处理设施每昼夜处理污水量的设计能力。 COD 指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 Chemical Oxygen Demand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 氧量”或“化学耗氧量”,它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将水中的可氧化 物质(如有机物、硫化物、亚铁、氨等)氧化分解,然后从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所消耗的氧量。 COD 削减能力 COD 削减能力=设计处理水量×(COD 设计进水标准-COD 设计出水标准)。 COD 削减量 COD 削减量=报告期处理水量×(报告期实际进水浓度-报告期实际出水浓度)。 再生水利用量 指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水量要求,并用 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市政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道路喷洒、洗车)和环境用水(绿地浇灌、河湖补水)等 方面的水量。 氨氮 指水中以非离子氨(NH3)和离子铵(NH4 +)形态存在的氮素总和,一般以 NH4 + -N 或 NH3 -N 表示,是主要的 水污染物之一。氨氮浓度是重要的水环境质量指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Ⅲ类水体的氨 氮浓度不得高于 1.0 毫克/升。 氨氮削减能力 氨氮削减能力=设计处理水量×(氨氮设计进水标准-氨氮设计出水标准)。 氨氮削减量 氨氮削减量=报告期处理水量×(报告期进水氨氮浓度-报告期出水氨氮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