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槁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卷有5分卷面书写分数,包含在总分中,答题时考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考 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板子矶在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滔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 大江,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 石片耸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 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咽喉()②镌刻()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①心旷神怡: ②错落有致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③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6 分) 2009年4月22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馆,①我市举办了一场红色经典歌曲万人歌咏 大会——暨纪念芜湖解放60周年大型文艺晩会。市文化馆承担了此次歌咏大会合唱方阵队
安徽省芜湖市 2009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三大题,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卷有 5 分卷面书写分数,包含在总分中,答题时考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考 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板子矶在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滔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 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 大江,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 石片耸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 一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咽.喉( ) ②镌.刻(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分) ①心旷神怡: ②错落有致: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②③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6 分) 2009 年 4 月 22 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馆,①我市举办了一场红色经典歌曲万人歌咏 大会——暨纪念芜湖解放 60 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市文化馆承担了此次歌咏大会合唱方阵队
的辅导排练工作,②并全程接待外地来芜演职人员的吃、住、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 到了大会组委会的表彰。③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文化馆是开 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 改正:① 5.名句默写。(10分) ①窈窕淑女,。(《诗经》) ②己所不欲 (《论语》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⑤』,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岑参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是 ⑧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 外均可) 6.走进《西游记》。(5分)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 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2分) 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 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 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 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 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分) 7.语文综合运用。(8分) ①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 况。(不超过35字)(3分)
的辅导排练工作,②并全程接待外地来芜演职人员的吃、住、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 到了大会组委会的表彰。③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文化馆是开 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 改正:① ② ③ 5.名句默写。(10 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己所不欲, 。(《论语》)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⑦《白 雪歌 送武 判官归 京》 中表 现诗人 岑参 送别 友人 时依依 不舍 之情 的诗句 是: , 。 ⑧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 外均可): , 。 6.走进《西游记》。(5 分)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 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 。(2 分) 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 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 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 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 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 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 分) 答: 7.语文综合运用。(8 分) ①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 2008 年的变化情 况。(不超过 35 字)(3 分)
成人图书阅读率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2007年 488% 458本 2008年 4.72本 答:调查显示2008年: ②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 休闲消遣”。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2分) ③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 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35分) (一)(20分) 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 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 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 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 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 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 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 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
成人图书阅读率 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2007 年 48.8% 4.58 本 2008 年 49.3% 4.72 本 答:调查显示 2008 年: ②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 “休闲消遣”。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2 分) ③2 月 28 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 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 分) 二、阅读(35 分) (一)(20 分) 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 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 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 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 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 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 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 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
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 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 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 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 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岀一丛碧绿的“瓦上草 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长苔 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 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 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 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 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4分) 答:外观与功能 瓦上草和苔藓 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 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 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 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 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 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 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 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 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 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 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 2009 第 2 期,有改动) 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4 分) 答: → → → → → 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外观与功能 瓦上草和苔藓
10.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11.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 的?为什么?(5分) (二)(20分) 纯真与练达 郭启宏 ①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②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浮生六记》作者沈 复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 如何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 失声恸泣,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 河的雄辩家,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 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 跑到染房里落泪;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 呻吟;果戈理突如其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没有这种纯真, 作者绝写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③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红楼梦》中有 一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面列举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对于巴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 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果戈理晩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 《死魂灵》第二部手槁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岀深刻 的文字,而难兔要流于肤浅。 ④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 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文学创作要求文学
10.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11.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 的?为什么?(5 分) (二)(20 分) 纯真与练达 郭启宏 ①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②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浮生六记》作者沈 复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 如何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 失声恸泣,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 河的雄辩家,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 般表现,更令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 跑到染房里落泪;狄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 呻吟;果戈理突如其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没有这种纯真, 作者绝写不出真性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③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红楼梦》中有 一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面列举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对于巴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 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果戈理晚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 《死魂灵》第二部手稿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出深刻 的文字,而难免要流于肤浅。 ④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 一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文学创作要求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