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修复 1.4沉水植物 种植选址 思源湖底种植10500m2。 植物选择 选择的沉水植物有伊乐、轮叶黑藻、刺苦草、 狐尾草、金鱼藻、马来眼子菜及菹草。 种植密度 沉水植物密度为140-1809/m2时,可以较好 地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本基地中选择800/m2的种植密度。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4沉水植物 种植选址 思源湖底种植10500 m2 。 植物选择 选择的沉水植物有伊乐、轮叶黑藻、刺苦草、 狐尾草、金鱼藻、马来眼子菜及菹草。 种植密度 沉水植物密度为140-1809/m2时,可以较好 地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基地中选择800/ m2 的种植密度
水体修复 1.4沉水植物 预计效果 TN、TP及金属离子预计去除效率 表1几种沉水植物对N的去除率 Table 1 Removal rate of N by several submersed macrophyte 年每hmN去除量 988-28 kg-hm-2-a 沉水植物 TN/% NH:-N/% NO,-N/% TP/S P0片% 伊乐肌增 60.7 61.8 85.3 744 75.1 61.2 702 年每hm2P去除量 110.67kghm-2.a 轮叶属蒸可 53.6 54.2 81.8 59.2 63.2 植草一伊乐藻群落网 50.17 83.12 32.10 刻苦草叫 42.68 61.27 年N去除量 1037.69kga1 金角藻西 43.99 - 62.23 蓝草摇 16.57 47.4,76.9,87.9 年P去除量 116.20kga1 植物名称 Cu Cd Co 眼子菜 66%-96% 年Cu去除率 70%以上 轮叶黑藻 21.55mg/g 年Cd去除率 80%以上 狐尾草 10.80mg/g 74%-81% 85%-94% 年Co去除率 85%以上 金鱼藻 515-2167μg/g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菹草 92.5%-96.5%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4沉水植物 TN、TP及金属离子预计去除效率 植物名称 Cu Cd Co 眼子菜 66%-96% 轮叶黑藻 21.55mg/g 狐尾草 10.80mg/g 74%-81% 85%-94% 金鱼藻 515-2167μg/g 菹草 92.5%-96.5% 年每hm2N去除量 988·28 kg·hm-2 ·a 年每hm2P去除量 110.67 kg·hm-2 ·a 年N去除量 1037.69 kg·a-1 年P去除量 116.20 kg·a-1 年Cu去除率 70%以上 年Cd去除率 80%以上 年Co去除率 85%以上 预计效果
水体修复 1.5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 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 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 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 效益。 人工湿地工程技术,高效去除受污染湖水中的悬浮物、有 机污染物、氮、磷等,从而改善局部水体水质以带动更大区域 的湖水水质得以逐步改善,达到思源湖及其水系区域水环境质 量改善、生态系统重建和功能恢复、美化环境的目的。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5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工程技术,高效去除受污染湖水中的悬浮物、 有 机污染物、 氮、 磷等 ,从而改善局部水体水质以带动更大区域 的湖水水质得以逐步改善 ,达到思源湖及其水系区域水环境质 量改善、 生态系统重建和功能恢复、 美化环境的目的。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 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 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 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 效益
水体修复 1.5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选址 天 思源湖人工湿地选取如图,思源 湖东北侧近包玉刚图书馆的位置,可 辐射北侧河道及南侧大片湖面。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人工湿地选址 思源湖人工湿地选取如图,思源 湖东北侧近包玉刚图书馆的位置,可 辐射北侧河道及南侧大片湖面。 水体修复 1.5人工湿地
水体修复 工艺选择 针对思源湖的具体状况,活性污泥法、 人工湿地 氧化沟、氧化塘等常用工艺在此均不适合 上方植物种植 进水 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之内,不可能建设大规模 的常规污水处理系统,因为它们需要建设大 下行池 面积的运行池,且大多直接裸露于地面,在 上行池 出水 视觉、气味、景观上都不适合,另外其运 之一出水管 行对环境扰动大,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专 业要求高。综合考虑湿地(表面流湿地、 砂石层厚 潜流湿地、复合垂直流湿地)的净化功能、 30cm 砂石层厚20cm 污染负荷、占地面积、建设费用等因素后, 选取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左图为 砾石层厚10cm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本构造剖面图。该 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一定级配的砂、 排空管 石等介质中,使之经常处于淹没状态同时 在介质中种植水生植物,污水经过耐水植物、 介质、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得以净化。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本构造剖面图 工艺流程 根据选定区域地形,将湿地处理单元分为 并联的3组下行流湿地和上行流湿地。湖水 首先由提升泵引入并联的3组下行流湿地, 可选基质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经过这一级湿地处理后,水流进入并联的3 第一组 组上行流湿地。经过两级湿地净化后,水流 跌水进入排水明渠,最终排入大学校河方向。 砂石层 沙,沸石,活性炭,无烟煤,高炉渣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湿地四周采用土质围坝,内衬采用HDPE PLAN DESIAN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湿地内部填充特定 砾石层 火山石,砾石,生物陶粒,碎石,碎砖 GROUP 1 级配的砂石填料,填料表面种植耐污染水生 植物。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工艺选择 针对思源湖的具体状况 ,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氧化塘等常用工艺在此均不适合 , 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之内 ,不可能建设大规模 的常规污水处理系统 ,因为它们需要建设大 面积的运行池 ,且大多直接裸露于地面 ,在 视觉、 气味、 景观上都不适合 ,另外其运 行对环境扰动大 ,运行费用高 ,管理复杂 ,专 业要求高。综合考虑湿地 (表面流湿地、 潜流湿地、 复合垂直流湿地 )的净化功能、 污染负荷、 占地面积、 建设费用等因素后 , 选取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左图为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本构造剖面图。该 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一定级配的砂、 石等介质中 ,使之经常处于淹没状态 ,同时 在介质中种植水生植物 ,污水经过耐水植物、 介质、 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得以净化。 工艺流程 根据选定区域地形 ,将湿地处理单元分为 并联的 3组下行流湿地和上行流湿地。湖水 首先由提升泵引入并联的 3组下行流湿地 , 经过这一级湿地处理后 ,水流进入并联的 3 组上行流湿地。经过两级湿地净化后 ,水流 跌水进入排水明渠 ,最终排入大学校河方向。 湿地四周采用土质围坝 ,内衬采用HDPE (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湿地内部填充特定 级配的砂石填料 ,填料表面种植耐污染水生 植物。 水体修复 人工湿地 砾石层厚10cm 砂石层厚20cm 砂石层厚 30cm 进水 出水 上方植物种植 砂石层 沙,沸石,活性炭,无烟煤,高炉渣 砾石层 火山石,砾石,生物陶粒,碎石,碎砖 可选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