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 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何珊珊 曾懿珺 郭炼缪 余诗萌 朱静雅 文宇航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 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何珊珊 曾懿珺 郭炼镠 余诗萌 朱静雅 文宇航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
水体修复 1.地理位置 1.1概况 思源湖位于交大思源门正前方,是一个人工挖掘而成的景观湖。思源湖的南部为大草坪,东部是教学区 ,西部是南阳西路,北部通过二号河与交大的整个水体相连。 2.基本信息 水域周长:870m 水域面积:15040m2 水平均深度:4m 容积:60160m3 3.污染源 思源湖周边无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但是南部仰思坪处有大量游客流动及鸟类栖息,可能会有生活 垃圾掷入湖中。而东侧的教学区人流量同样较大,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活污染。同时,水体透明 思游洲 度低,有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 4.水资源用途 主要作为风景点供游人和学生休息赏玩,不作为饮用或灌溉水源,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V类水标准。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N(mg/L) TP(mg/L) 溶解氧(mg/ COD(mg/L) BOD(mg/L) CHLa(ug/L) 粪大肠菌群(个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四 PLAN DESIAN 8.6511.93 0.0950.13 30.87~35.57 5.326.51 67.586.3 20000~40000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1概况 1.地理位置 思源湖位于交大思源门正前方,是一个人工挖掘而成的景观湖。思源湖的南部为大草坪,东部是教学区 ,西部是南阳西路,北部通过二号河与交大的整个水体相连。 2.基本信息 水域周长:870m 水域面积:15040m2 水平均深度:4m 容积:60160m3 3.污染源 思源湖周边无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但是南部仰思坪处有大量游客流动及鸟类栖息,可能会有生活 垃圾掷入湖中。而东侧的教学区人流量同样较大,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活污染。同时,水体透明 度低,有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 4.水资源用途 主要作为风景点供游人和学生休息赏玩,不作为饮用或灌溉水源,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V类水标准。 TN(mg/L) TP(mg/L) 溶解氧(mg/L) COD(mg/L) BOD(mg/L) CHLa(ug/L) 粪大肠菌群(个 /L) 8.65~11.93 0.095~0.13 4 30.87~35.57 5.32~6.51 67.5~86.3 20000~40000
水体修复 1.2方法 1.生境恢复 基底 基底改造技术 驳岸 三 驳岸改造技术 水文 水文恢复技术 2.生物廊道 恢复物种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群落 种植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廊道恢复技术 3.水岸景观 尺度格局 景观文化、景观设计技术、景观稳定性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4.水岸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 结构及功能优化配置与调控、稳定化管理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2方法 1.生境恢复 基底 基底改造技术 驳岸 驳岸改造技术 水文 水文恢复技术 2.生物廊道 恢复物种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群落 种植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廊道恢复技术 3.水岸景观 尺度格局 景观文化、景观设计技术、景观稳定性 4.水岸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 结构及功能优化配置与调控、稳定化管理
水体修复 1.3驳岸改造 1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 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 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 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 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 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驳岸 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 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 促进水体净化。 3.对于河流生物过程的作用 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 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进入水中的植物根系等 第一组 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觅食、繁衍、产卵和避难场所。 PLAN DESIAN GROUP 1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及周边生态规划设计场地专题分析报告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第一组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LAN & DESIAN GROUP 1 水体修复 1.3驳岸改造 1.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 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 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 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驳岸 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 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 促进水体净化。 3.对于河流生物过程的作用 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 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驳岸的坡脚、 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进入水中的植物根系等 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 觅食、繁衍、产卵和避难场所。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 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 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