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示例:这一本小册子记录的是我们走出校门、走上街头、走进生活搜集的语言 资料,分为“绝妙广告”、“话说妙联”、“店名拾趣”、“新新词汇”几组。翻开它 你将体验到生活语文的精彩,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21.计划只要能够做到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就行:正确读书方法:文学名著一般 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报纸、新杂志可用浏览的方法。 22.(略) 23.示例:(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 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 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共3分,每条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4.示例:空谷幽兰我特别喜欢被尊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我要学习它超凡 脱俗、独立不阿、高雅纯洁的品格,所以我取名为“空谷幽兰” 25.答案提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 分发挥潜能的舞台。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没有实践的机会,那么,我们又如何 能够“远足”呢 26.(1)应该读“面面相觑”吧?这个字我也经常读错 2)老师,我记得这个字 好像不是念“虚”,我这人有字典,我们查一下怎样?(语气委婉、表意清楚即可) 27.班长的意思是有同学用脚踢门,而不用手推门,这样不仅破坏公物而且影响大 家。班长提出讨论的初衷是要求大家爱护公物,举止要文明,不要再做这种不文明的行 28.漫画内容略。漫画体现的道理是做人要诚实。(或学会随机应变等等,言之成 理即可。) 9.提示: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 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 音字母JS(节水)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 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能答出“保护地 球生态”“节水需要公众参与”要点即可。) 30.竹影摇曳映庭下,引发童心思无涯;拿支木炭来描画,描出未来一画家。(用 现代诗也可,只要符合文意或画意即可) 阅读 O古代诗文阅读
6 20. 示例:这一本小册子记录的是我们走出校门、走上街头、走进生活搜集的语言 资料,分为“绝妙广告”、“话说妙联”、“店名拾趣”、“新新词汇”几组。翻开它, 你将体验到生活语文的精彩,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21. 计划只要能够做到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就行;正确读书方法:文学名著一般 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报纸、新杂志可用浏览的方法。 22.(略) 23. 示例:(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 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 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共 3 分,每条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4. 示例:空谷幽兰 我特别喜欢被尊为“花中君子”的兰花,我要学习它超凡 脱俗、独立不阿、高雅纯洁的品格,所以我取名为“空谷幽兰”。 25. 答案提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 分发挥潜能的舞台。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没有实践的机会,那么,我们又如何 能够“远足”呢? 26. ⑴应该读“面面相觑”吧?这个字我也经常读错。 ⑵老师,我记得这个字 好像不是念“虚”,我这人有字典,我们查一下怎样?(语气委婉、表意清楚即可) 27. 班长的意思是有同学用脚踢门,而不用手推门,这样不仅破坏公物而且影响大 家。班长提出讨论的初衷是要求大家爱护公物,举止要文明,不要再做这种不文明的行 为。 28.漫画内容略。漫画体现的道理是做人要诚实。(或学会随机应变等等,言之成 理即可。) 29. 提示: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 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 音字母 JS(节水)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 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能答出“保护地 球生态”“节水需要公众参与”要点即可。) 30. 竹影摇曳映庭下,引发童心思无涯;拿支木炭来描画,描出未来一画家。(用 现代诗也可,只要符合文意或画意即可) 二、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
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 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1.()苏轼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荀、苏辙(2)小序,点明背 景,引出下文。休将白发唱黄鸡(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兰芽、溪水、沙路、暮雨、子规3.C4.不要等到了老年才感慨时光流逝 暮春。“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2.(1).天涯何处无芳草?(2).多情 却被无情恼。3.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在年老体衰时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 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苏轼人格和作 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这是他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恼恨,也是效忠朝廷,匡世济时志 向的表露,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四) 1.上片喜,下片悲 2.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作者不直接写乡愁,而是描写睡 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燃尽,香气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的时间,作者酒还未醒,可见醉得 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如此写来,使感情表达含蓄隽永。 3.略。(开放性题目,要求符合词意,符合作者情感。) (五) 1.《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古道夕阳风夕阳3. 笛声昏鸦流水西风4.作者的感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5.今宵别梦寒 断肠人在天涯 (六) 1.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2.女娃溺而不返3.它的形状像鸟,头上有 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4.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七) 1.(1)鞋子(2)座位(3)量好的尺码2.A、C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 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 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这 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5.削足适履步履维艰
7 (一) 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 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 1.⑴苏轼 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荀、苏辙 ⑵小序,点明背 景,引出下文。 休将白发唱黄鸡(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 兰芽、溪水、沙路、暮雨、子规 3.C 4.不要等到了老年才感慨时光流逝。 (三) 1.暮春。“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2. ⑴.天涯何处无芳草?⑵.多情 却被无情恼。3.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在年老体衰时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 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苏轼人格和作 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这是他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恼恨,也是效忠朝廷,匡世济时志 向的表露,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四) 1.上片喜,下片悲。 2.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作者不直接写乡愁,而是描写睡 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燃尽,香气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的时间,作者酒还未醒,可见醉得 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如此写来,使感情表达含蓄隽永。 3.略。(开放性题目,要求符合词意,符合作者情感。) (五) 1.《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古道 夕阳 风 夕阳 3. 笛声 昏鸦 流水 西风 4. 作者的感情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5. 今宵别梦寒 断肠人在天涯 (六) 1.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 2.女娃 溺而不返 3.它的形状像鸟,头上有 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4.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七) 1.(1)鞋子(2)座位(3)量好的尺码 2. A、C 3.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 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 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这 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5. 削足适履 步履维艰
(八) 1.理解欺骗信服就像2.(1)不久粮食不够了,狙公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2) 给你们橡果,早上三颗晚上四颗,满足吗?3.朝三暮四:原来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 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 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九) 1.(1)这四种人,心理各不相同。(2)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 的缺点。2.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就“多”、“寡”、“易 “止”本身来说,是四种“失”。学习中贪多务得是坏事,学得过窄,孤陋寡闻是坏事 轻率勇为是坏事,畏难而退是坏事。但就它们所包含的“渊博”、“专深”、“进取” “扎实”的因素而言,又可以说是优点。好与坏,得与失是辩证的统一的。(言之有理 即可)3.长善而救其失,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 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 要看到好的因素。作为学生也应该这样,发扬自己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缺点。(言之有理 即可) (十)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示例: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 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 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应努力做到故事叙述大致完整,成语意思基本解释清楚。) 1.(1)白天睡觉(2)开始,原先(3)你们(4)希望2.朽木不可雕:比喻人顽钝,已 不可造就。也比喻事物或局势衰败,不可救药。或:朽木粪土(朽木粪墙)一一比喻不 堪造就的人、无用的东西或不能办理的事务。或:听其言,观其行一—听了他说的话, 还要看他的行动是不是和说的相符合。3.治学严谨(严于治学)严师才能出高徒。 或:应民主对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偶尔犯错(现在还提倡午休呢)就彻底否定一个人 (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略。语言精当即可。) (十二) 1.(1)好处,益处,裨益等(2)感谢,感激,感恩等(3)从前,以前,昔日等(4)停 止,抛弃,放弃,丢弃等2.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 活。(意思对即可。)3.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意思对即可,从 正面阐述亦可。)
8 (八) 1. 理解 欺骗 信服 就像 2.(1)不久粮食不够了,狙公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2) 给你们橡果,早上三颗晚上四颗,满足吗? 3.朝三暮四:原来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 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 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九) 1.(1)这四种人,心理各不相同。(2)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 的缺点。 2.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就“多”、“寡”、“易”、 “止”本身来说,是四种“失”。学习中贪多务得是坏事,学得过窄,孤陋寡闻是坏事, 轻率勇为是坏事,畏难而退是坏事。但就它们所包含的“渊博”、“专深”、“进取”、 “扎实”的因素而言,又可以说是优点。好与坏,得与失是辩证的统一的。(言之有理 即可) 3. 长善而救其失,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 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 要看到好的因素。作为学生也应该这样,发扬自己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缺点。(言之有理 即可) (十)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示例: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 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 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应努力做到故事叙述大致完整,成语意思基本解释清楚。) (十一) 1. ⑴白天睡觉 ⑵开始,原先 ⑶你们 ⑷希望 2. 朽木不可雕:比喻人顽钝,已 不可造就。也比喻事物或局势衰败,不可救药。或:朽木粪土(朽木粪墙)——比喻不 堪造就的人、无用的东西或不能办理的事务。或:听其言,观其行——听了他说的话, 还要看他的行动是不是和说的相符合。 3.治学严谨(严于治学) 严师才能出高徒。 或:应民主对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偶尔犯错(现在还提倡午休呢)就彻底否定一个人。 (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 (略。语言精当即可。) (十二) 1. (1)好处,益处,裨益等 (2)感谢,感激,感恩等 (3)从前,以前,昔日等 (4)停 止,抛弃,放弃,丢弃等 2.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 活。(意思对即可。) 3.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意思对即可,从 正面阐述亦可。)
(十三) 1.(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 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程门立雪、 韦编三绝3.(略。言之成理即可。) (十四) 1.向君主提出意见指示代词,这记住;那些不正直2.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 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3.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十五) 1.(1)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2)你说事务多,谁比 得上我事务多呢?(3)为什么不拿着蜡烛学习呢?(4)怎能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与没 有烛光在昏暗中摸着走路比起来哪个要好些)呢?2.①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②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3.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少年要学习,中年要 学习,老年也要学习,晚学比不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4.孙权以自己的学习体验 为例,启迪吕蒙学习:师旷以打比方的方式鼓励晋平公学习。5.甲:①吴下阿 蒙②刮目相待乙:少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十六) 1.①侵害②劝说③希望④过时⑤美好的⑥传扬2.第一层:至“而处尤剧”:写周处 对乡里的危害。第二层:至“有自改意”;写周处认识过错的经过。第三层:至文章末 尾:写周处在陆云的开导下改过自新。3.一个有过错的人,只要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最终一样会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大意对即可 情节曲折,悬念迭起。②运用名言警句,点石成金。③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 (十七) 1.①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 像老虎。②有的就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 不起疑心。③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2.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 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十八)
9 (十三) 1.⑴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⑵匡衡就 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2.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废寝忘食、程门立雪、 韦编三绝 3.(略。言之成理即可。) (十四) 1.向君主提出意见 指示代词,这 记住;那些 不正直 2.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 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3.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十五) 1. ⑴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⑵你说事务多,谁比 得上我事务多呢? ⑶为什么不拿着蜡烛学习呢? ⑷怎能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与没 有烛光在昏暗中摸着走路比起来哪个要好些)呢? 2.①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②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3. 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少年要学习,中年要 学习,老年也要学习,晚学比不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4.孙权以自己的学习体验 为例,启迪吕蒙学习;师旷以打比方的方式鼓励晋平公学习。 5. 甲:①吴下阿 蒙 ②刮目相待 乙:少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十六) l.①侵害②劝说③希望④过时⑤美好的⑥传扬 2.第一层:至“而处尤剧”;写周处 对乡里的危害。第二层:至“有自改意”;写周处认识过错的经过。第三层:至文章末 尾;写周处在陆云的开导下改过自新。 3.一个有过错的人,只要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最终一样会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大意对即可) 4.① 情节曲折,悬念迭起。②运用名言警句,点石成金。③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 (十七) 1.①民穿上老虎皮,锻造出锋利的铁器作为爪牙,练习老虎跳跃的动作形态,特别 像老虎。②有的就打开他的行囊,挑选那里面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密封如初,给人看了 不起疑心。③穿上虎皮去搏杀路人。 2. 噪逐之。抵穴,获金帛无算。民竟逃去。3. 世之人虎,岂独民也哉?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