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4分)全卷书写 、(22分)完成下面1-7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遇着骄sh()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ⅹuan()闹, 小鸟在它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yin(),杜鹃t()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 怪叫。 冰心《谈生命》 2.下面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与会y针砭bian窗明几净jB.酗酒x聒噪guo以头抢地 qiang C.伛偻yu鞭笞ch呱呱坠地gD.档案dang给予j大腹便便pian 3.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 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 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 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①选段中最能点明“那树”特征的一个词是: ②为了突出“那树”的这一特征,作者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4.下面是以“说不尽的手”为主题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通过资料搜索,发现课文中对”手”的描写很多,如下面四个片断: ①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 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了 ②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 手中托着空气一一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
1 荆州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七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一、(4 分)全卷书写 二、(22 分)完成下面 1 一 7 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遇着骄 shē( )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 xuān( )闹, 小鸟在它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 yín( ),杜鹃 tí( )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 怪叫。 ——冰心《谈生命》 2.下面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与.会 yǔ 针砭.biǎn 窗明几.净 jǐ B.酗.酒 xù 聒.噪 guō 以头抢.地 qiāng C.伛.偻 yǔ 鞭笞.chī 呱.呱坠地 gū D.档.案 dàng 给.予 jǐ 大腹便.便 piǎn 3.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 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 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 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①选段中最能点明“那树”特征的一个词是: ②为了突出“那树”的这一特征,作者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4.下面是以“说不尽的手”为主题开展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通过资料搜索,发现课文中对”手”的描写很多,如下面四个片断: ①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 而且裂开,像是松树皮了。 ②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 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③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
往腰里揣 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 读过片断后,请你指出每个片段中的“手”所表现的人物及性格特征: (2)如果班上以“说不尽的手”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你为黑板报拟四个小栏目 5.体会下面段的结构特点,仿写一个类似结构的段。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坟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6.默写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胸襟和抱负的句子 ②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袒露真实意趣的句子: ③文天样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的千古名句 ④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表达志向与抱负的句子: 7.阅读杜甫《春望》,完成下面两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戏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①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触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 人满目凄然之景 ②全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8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8-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2 往腰里揣…… 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 …… 读过片断后,请你指出每个片段中的“手”所表现的人物及性格特征: ① ② ③ ④ (2)如果班上以“说不尽的手”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你为黑板报拟四个小栏目: ① ② ③ ④ 5.体会下面段的结构特点,仿写一个类似结构的段。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坟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6.默写。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胸襟和抱负的句子: ②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袒露真实意趣的句子: ③文天样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的千古名句: ④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表达志向与抱负的句子: 7.阅读杜甫《春望》,完成下面两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戏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①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______字写出了使人触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 人满目凄然之景。 ②全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三、(8 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 8 一 11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幼时即嗜学(喜好) 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B.弗之怠(不) 走送之(跑) C.未尝稍降辞色(言语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从此) 俟其欣悦(等待)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文中描写“先达”时用了“未尝精降辞色”“叱咄”等词语,其用意是什么? 1.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读过本文,当你深谙了宋镰之苦与宋镰之 乐时,对读书的苦与乐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文段,说说你的认识。 四(12分)阅读《君子之道》,完成下面12-17题 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 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论语》,“君子”这个” 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 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完成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 一种从客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3 A.余幼时即嗜.学(喜好) 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B.弗.之怠(不) 走.送之(跑) C.未尝稍降辞色..(言语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从此) 俟.其欣悦(等待)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文中描写“先达”时用了“未尝精降辞色”“叱咄”等词语,其用意是什么? 11.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读过本文,当你深谙了宋镰之苦与宋镰之 乐时,对读书的苦与乐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文段,说说你的认识。 四(12 分)阅读《君子之道》,完成下面 12 一 17 题 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 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章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论语》,“君子”这个” 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 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完成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 一种从客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 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 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一选自《于丹〈论语〉心得》 1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达全文观点的核心句 13.根据文意谈谈如何达到孔子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你认为做一个君子还应该有哪些 标准呢? 14.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5.调动你的积累,写一则有关善良的名言警句。 16.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请描写一个能够体现善良的行为细节。 17.请联系自我实际,谈谈如何反躬自省? 五、(12分)阅读《神秘的运动常数》,完成18-23题 神秘的运动常数 罗声 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 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 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 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 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 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一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 0.2-0.4之间。 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一一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 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 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 70赫兹之可,根据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 在0.2-0.4之间。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啄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 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及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
4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 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 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选自《于丹〈论语〉心得》 1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表达全文观点的核心句。 13.根据文意谈谈如何达到孔子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你认为做一个君子还应该有哪些 标准呢? 14.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5.调动你的积累,写一则有关善良的名言警句。 16.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请描写一个能够体现善良的行为细节。 17.请联系自我实际,谈谈如何反躬自省? 五、(12 分)阅读《神秘的运动常数》,完成 18 一 23 题 神秘的运动常数 罗声 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 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 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 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 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 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 0. 2 一 0. 4 之间。 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 10 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 20 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 50 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 时双翅振动频率在 50 —— 70 赫兹之可,根据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 在 0. 2 —0. 4 之间。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啄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 体长一般在 3 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及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 1 米,频率是每分钟
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 在0.2-04之间。 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脸,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 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 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 -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 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 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 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 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谋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在30次 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之后, 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 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18文章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 19.“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这 规律”是指:(限45字以内) 20.文章为何仅以蜂鸟、海豚为例来说明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 21.“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为何存在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 22.请举例品析文章语言运用十分准确、有分寸这一特点 23.人们了解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有何作用? 六、(12分)阅读《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完成24一29题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湖一刀 ①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
5 30 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 100 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 0. 3,也落 在 0.2-0.4 之间。 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脸,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 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 0. 2 — 0. 4 之间 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 0. 2- —0. 4 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 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 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 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 15 厘米、 翼振振幅为 10 厘米的机械间谋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在 30 次/ 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之后, 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 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18 文章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 19.“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这一 “规律”是指:(限 45 字以内) 20.文章为何仅以蜂鸟、海豚为例来说明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 21.“无拘无束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为何存在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 22.请举例品析文章语言运用十分准确、有分寸这一特点: 23.人们了解这一神秘的运动常数,有何作用? 六、(12 分)阅读《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完成 24 一 29 题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江湖一刀 ①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