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序 言 人旁边,沃尔弗先生甚至任他的巨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制 度》中,也多么像一个狂吠不已的家伙啊!和这位大师的高贵的放肆 态度相比,沃尔弗先生是多么笨拙,我儿平想说是多么谦逊啊!这位 大师就是用这样的态度断言:不了而喻,马克思不多也不少,和一切 其他的人一样,是一个恰好和他洛里亚先生本人一样的自觉的诡辩 家,谬论家,吹牛家和江湖骗子:并且马克思明明知道不可能也不打 算写·个什么续卷,但每当陷人闲境时,总是欺骗公众,说要在一个 续卷中完成他的理论!极端的厚颜无耻,混不下去时又像鳗鱼一样 滑掉:挨了别人的脚蝴还充英雄好汉:抢占别人的研究成果:死皮赖 脸地大做“告:依靠同伙的吹捧捞取声誉一一在这一切方面,还有谁 比得上洛里亚先生呢? 意大利是典型之邦。自从现代世界的屠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伟 大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从但丁到加里波第,他们是无 与伦比的完美的典型,但是,澶受屈辱和异族统治的时期,也给它留 下了若干典型的人物脸语,其中有两个经这特判刻画的类型:斯加纳 列尔和杜尔卡马醋。我们肴到,在我们这位大名鼎鼎的洛里亚身上 体现着这二者的典童的统一。 最后,我必须把我的读者引到大西祥的被岸去。纽约的乔治· 斯蒂贝林医学博士先生,也找到了问题的客案,并且是一个极其简单 的答案。因为它是这样简单,所以在大洋两岸都没有人愿意于以承 认。对此他非常恼怒,于是写了数不尽的小册子和报刊文章,在大洋 两岸极其痛苦地诉说不平。虽然有人已经在《新时代5上指出他的 全部答案是以一个计算上的错误为基础的,但他毫不在乎,说什么马 克恩也曾有过计算上的错误,但是在许多事情上是正确的。那就让 我」看一下斯蒂贝林的答案吧
序 言 25 “假定有两个工“,用相同的贸本近行相同时间的作业,但不变资本和可变 资本的比率不同。假定总资本(©+¥)=y,再用×来表示不变货本和可变资本 比率上的差。对厂I来说,y一e+,对工厂Ⅱ米说y■(e-)+(¥+ .因此,工厂I的利余价值率=巴工日的剩余价值率=,x我把总资 本y或©+v在一定时间内所情殖的全部剩余价值()叫作利相(p),就是说P -m,这烨,工厂1的利润率是。兰双甲、工厂Ⅱ的利润本问样是=号成 在十(+x·即同样是。m_y e+v因此·这个…问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资本相等,时寓相等,阻活劳动的最不等时,由于剩余 价值率的变动,会产生出一个相等的平均利淘事。"(乔治·斯蒂贝林(价值规律 和利阁率纽约约翰·享利看版》 尽管以上的计算很巧妙,很清楚,但我们还是不得不向断蒂贝林 博上先生提出一个问题:他怎么知道工厂】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恰 好等于工厂Ⅱ生产的剩余价值总敏?关于c,v,y和x,也就是关于 计算上的其他一切因素,他清楚地告诉我们说,它们对这两个工厂米 说都是相等的,但关于m却只字不提。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因为他用 代数符号m来代表这里的两个剩余价值量,就得出它们是相等的, 相反地,这一点正好是他应当加以证明的,因为斯蒂贝林先生把利洞 ·和剩余价值也直接等同起来了,这里只可能有两种情况:或者是, 这两个m相等,每个工厂生产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在总资本相 等时,也生产同样多的利润量,如果是这样,斯蒂贝林先生就是从一 开始把他应当证明的事情当作前提了:或者是,一个工厂比另一个工 厂生产更多的利余价值,如果是这样,他的全部计算就站不住脚了。 斯蒂贝林先生不辞劳苦,不惜工本,在他的这种错误计算的基础 上,作出了堆积如山的计算,公之于众。我可以向他作出使他放心的 保证,几乎他的所有计算都是错误的,即使有例外,那它们所证明的 事情也完全不是他所要证明的事情,例如,他对1870年和1880年 美国的国情调查材料作了比较,跪实证明了利润率的下降,但他对于
26 序言 利润率下降的说明却是完全错误的,并且他认为,马克思关于始终不 变的固定的利润率的理论必须根据实践来加以修正。但是,我们从 这个第三册的第三篇中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马克思的“固定的利润 率”,纯粹是捏造出来的:造成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原因,也同斯蒂贝林 博士所说的正好相反。斯蒂贝林博士先生的用意显然是非常好的, 但是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 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设有的 东西。 全部研究的结栗是:甚至在这个问题上,也只有马克思学派才取 得了一些成就。如果法尔曼和康拉德·施米特读到这个第三册,他 们就会对于他们各自的那部分丁作感到完全满意了。 弗·恩格斯 1894年10月4日十伦敦
第三册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