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9 充实的纲要,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头,不少地方只是一堆未经整理的笔 记,评述和摘录的资料,起初我曾试图像对第一篇在某种程度上已 经做过的那样来编辑这一篇,即把空白补足,对只有提示的片断进行 加工,使这一篇至少可以接近于作者原来打算写成的那个样子。我 至少这样试了三次,但每一次都失败了,由此丧失的时间就是出版推 迟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我看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要是这样做, 我就得涉猎这方面的全部浩南的文献,而最后搞成的东西,就不会是 马克思的著作了。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当机立断,尽可能限于整理 现有的材料,只作一些必不可少的补充。这样,我就在1893年的春 天完成了这一篇的主要工作。 在各章中,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卜四章大体上已经完成。第二十 五章和第二十六章需要对引证的材料加以取舍,并且把从别处发现 的材料补充进去。第二十七章和第二十九章几乎完全可以照原稿付 印,第二十八章有些地方则必须重新组织。但真正的困雅是从第三 十章开始。从这章起,不仅要整理引证的材料,而且要整理思路,因 为思路不时为插入的句子,离题的论述等等所打断,然后再在别处展 开,而且往往是完全附带地展开的,因此,第三十章是经过挪动和副 节编成的,而这些娜走和副去的东西在别处得到了利用。第三十一 章写得义比较连贯了,但手稿中接着是题为《混乱》的一长篇东西, 都是议会关于1848年和1857年危机的报告的摘录。在这些摘录 中,汇集了23个实业家和经济学著作家的证词,特别是关于货币和 资本、金的流出、过度投机等等的证词,并且有些地方加了简短而族 谐的评注。几乎所有当时流行的关于货币和资本的关系的见解,都 在这里用问答的方式表达出来了。马克思打算批判地讽刺地论述这 里暴露出来的关于货币市场上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这个问题上
10 序 的“混乱”。我经过多次尝试以后,相信要整理好这一章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衔接得上的地方,我还是利用了那些材料,特别是马克思加 了评注的那些材料, 接著是整理得相当好的、由我收在第三十二章内的东西。但紧 接着这部分的,又是一批议会报告的摘录,谈到各种各样和这一篇有 关的问题,其中夹杂着作者或长或短的评语。在快要结束时,这种摘 录和评语越来越集中在货币金属和汇兑率的变动问题上,最后又是 关于各种各样问题的补充说明。相反地,《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一 廉(第三十六章)却写得很完整, 我把所有这些从《混乱》起的材料,除了在前面使用过的以外,编 成了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五章。当然,我不得不插人很多话使之衔 接起来。在这些插人的话不只是具有形式的性质时,我都褙楚地标 明是我加的。我用这个方法终于成功地把作者所有的同这个问题多 少有关的论述都收进本文了,题去的不过是辅录的一小部分,它们 或者只是重复别处已经说过的事情,或者涉及在手稿中没有进一步 阐述的论点。 论述地祖的一篇写得完整得多,尽管也决没有完全整理好。这 从下面的事实就可以看出:马克思在第四十三章(在手稿中是地租篇 的最后一部分)发觉有必要把全篇是纲简路地概括一下。这对编辑 工作来说是十分适宜的,因为手稿是从第三十七章开始,接着是第四 十五章至第四十七章,然后才是第三十八章至第四十四章。造成最 大量工作的,是级差地租Ⅱ的各个表,以及由于发现第四十三章本 来应该考察的这种地租的第三种情形还完全没有加以研究。 马克思为了写地祖这一篇,在70年代曾进行了全新的专门研 究。他对于俄国1861年“改革”4以后必然出现的关于土地所有权的
序 言 11 统计资料及其他出版物,一一这是他的俄国友人以十分完整的形式 提供给他的,一曾经根据原文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作了摘录, 打算在重新整理这一篇时使用。由于俄国的土地所有制和对农业生 产者的剥削其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在地租这一篇中,俄国应该起 在第一册研究工业定佣劳动时英国所起的那种作用。遗憾的是,马 克思没有能够实现这个计划。 最后,第七篇的手稿是完整的,不过也只是初稿,必须先把无限 错综复杂的文句拆开,才能付印。最后一章只有一个开头。在这一 章,同地租、利润、工资这三大收入形式相适应的发达资本土义社会 的三大阶级,即土地所有者、资本家,靡佣工人,以及由他们门的存在所 必然产生的阶领斗争,应该当作资本主义时期的实际存在的结果加 以论述。5这种结论性的总结,马克思通常总要留到快付印的时候再 作最后的加工,因为那时最新的历史事件会按照永不失效的规律性 为他的理论阐述提供最恰当的现实例证。 本卷的引文和例证,和第二册一样,比第一册少得多。引自第一 册的话都注明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的页码。手稿中凡是引证以前的经 济学家的理论叙述的地方,大都只记下姓名,引文本身则要到最后整 理时补人。我当然只好让它保持原样。引用的议会报告只有四个, 但是每个都利用得相当多,这四个报告是: 1.(下院)《委员会报告》第八卷,《商业危机》第二卷第一部, 1847一1848年,证词。一引用时题为:《商业危机》,1847一 1848年。 2.上院秘密委员会关于1847年商业危机的报告。报告1848年 刊印。证词1857年刊印(因为在1848年刊印被认为过于有损声 誉)。一引用时题为:《商业危机》,1848一1857年
12 序 言 3.1857年的银行法报告。一一1858年的银行法报告.它们是 下院委员会关于1844年和1845年银行法的影响的报告,附证 词。一引用时题为:《银行法3(有时也题为:《银行委员会),1857 年或1858年,6 第四册一剩余价值理论史7,只要有可能,我就着手去编。 在《资本论》第二册的序言中,我不得不对一些先生们3表示忍 让,当时他们大碱大叫,因为他们声称“在洛贝尔图斯那里发现了马 克思的秘密源泉和一个卓越先驱者”。我让他们有机会表明,“洛贝 尔图斯的经济学到底能够提供什么”,我要他们证明,“相等的平均利 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要以价值规 律为基础来形成”。那些当时从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出发,但照例决 不是从科学根据出发,把这个善良的洛贝尔图斯吹棒为一个经济学 上的特大明星的先生们,毫无例外地设没有作出回答。相反地,另外一 些人倒认为值得下点工夫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威·莱克西斯教授在批评本书第二册时(《康拉德年鉴》第11卷 1885年第452一465页)提出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不想给予直接解 决。9他说: “如果我们对不同种类的商品单个地进行考赛,如果它们的价值必须等于 它们的交换价值,而它门的交换价值必须等于它门的价格,戒必须和它们的价 格成比例,那个矛盾(即李嘉图一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和相等的平均利闲率之可 的矛盾)就不可能解决.” 照他看来,那个矛盾只有在以下的场合才可能解决,那就是: “散弃用劳动来计量各种商品价值的做法,丙只考寒商品生产的整体,只考察它 在整个资本家阶级和整个工人阶缓之问的分配“一工人阶缓从总产品中只
序 言 13 获得一定的部分…落到资本家手里的另一部分,照马克思说来,形成剩余 产品,也就是…剩余价值。然后,资本家阶级的各个成员把这全部剩余价值 在他门自己中可进行分配,但不是按照信们所使用的工人的人数,而是按极各 人所投的资本的量进行分配:而且把土地业作为资本价值计算在内,”马克恩所 说的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单位决定的现念价值,和价格并木一政,但可以“看 作是一个移动的起点,由此达到实际价格。实际价格则以等量资本要求等暨利 湖为条件”。因此,有些资本家出哲他们的商品时会得到高于这些商品的观念 价值的价格,另一些资本家出售他们的商品时会得到低于这些商品的观念价值 的价格。“但因为剩余价值的损益会在资本家阶级内部至相摇消,所以,剩余价 值的总量同一切价格都和商品的戏念价值成比例时一样,” 我们看到,问题在这里远设有得到解决,尽管已经含糊地、肤浅 地,然而大体上正确地被提出来了。像作者这样沾沾自喜地以“庸俗 经济学家”自居的人能达到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出乎我们的意料:如 果同我们后而将要说到的郡些嘴俗经济学家的论述比较一下,这简 直令人惊奇。城然,这位作者的庸俗经济学有点特别。他说,按照马 克思的方式当然可以得出资本的利润,但没有理由强迫我们接受这 种观点。,正好相反。浦俗经济学有一种至少是似乎更有理的说明 方法: “资本主义的出售者,原料生产者、工厂主,批发商,零售商,由于每个人都 高于买价出售,因面都按一定的百分比提高商品本身的成本价格,都能从他们 的营业中获得利福。只有工人不可能实行类似的追如价值的办法。工人在资 本家面前所处的不利地位,使他只好搜服等于劳动本身费用的那种价格出卖劳 动,也就是为了必要的生话资料而出卖劳动…因此,这种价格追加对于那些 作为买者的佣工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使总产品的一郁分价值 转移到资本家阶级手中” 不用多动脑筋,就可以看出:这种对于资本利润所作的“膚俗经 济学的”说明,实际上会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得出相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