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0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五、信用风险防范 1.信用风险的定义:又称违约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 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 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 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用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信用风险可以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2)传染性: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3)可控性:信用风险可以控制和防范,并降到最低 (4)周期性:信用周期是经济周期的一种反映。 0
五、信用风险防范 1.信用风险的定义:又称违约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 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 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 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用风险的特征: ⑴客观性:信用风险可以降低,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⑵传染性: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⑶可控性:信用风险可以控制和防范,并降到最低 ⑷周期性:信用周期是经济周期的一种反映。
3.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1)防范信用风险的一般措施: ①建立信用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 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信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 ②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 少不确定性,尽量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 生; ③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系统,建立和完善风 险预警体系,提高决策精度; ④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监管机制,规范信用安全 网的运作机制,防止信用危机的扩张和蔓延。 0
(1)防范信用风险的一般措施: ①建立信用资金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 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信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 ②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 少不确定性,尽量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 生; ③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系统,建立和完善风 险预警体系,提高决策精度; ④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监管机制,规范信用安全 网的运作机制,防止信用危机的扩张和蔓延。 3.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金 回本章 (2)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在于必须遵行信贷资 金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 ①要注意信贷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密切联系; ②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 战略性方向的研究。 总之,应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建立和完善 信用制度与信用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控制 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 至下节
(2)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在于必须遵行信贷资 金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 ①要注意信贷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密切联系; ②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 战略性方向的研究。 总之,应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建立和完善 信用制度与信用风险约束机制,实现内部控制 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 至下节 回本章
金 回本章 第二节信用工具 至下节
回本章 至下节 第二节 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