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间层 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左右的区域称为中间层 主要特征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顶 部温度可降到-83℃以下。 大气稀薄,主要物质是02、N2、NO+、O2+等
3、中间层 • 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左右的区域称为中间层。 • 主要特征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迅速降低,顶 部温度可降到-83℃以下。 • 大气稀薄,主要物质是O2、N2、NO+、O2+等
4、热层 从中间层顶向上导800km的区域称为热层, 又称电离层,其主要成分是氧。 ·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大气中的N2、02分子电离成了02+、0及 NO4等离子,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急 剧上升,最高可达1700℃
4、热层 • 从中间层顶向上导800km的区域称为热层, 又称电离层,其主要成分是氧。 • 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大气中的N2、O2分子电离成了O2+、 O+及 NO+等离子,该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急 剧上升,最高可达1700℃
5、逃逸层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此处大 气极为稀薄,大部分分子电离,气体及 微粒受地心引力小,能飞离地球重力场 进入太空
5、逃逸层 •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此处大 气极为稀薄,大部分分子电离,气体及 微粒受地心引力小,能飞离地球重力场 进入太空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 干燥清洁的空气 多种气体 混合组成 的,按其 成分可以 大气 水汽 概括为三 部分,亦 即干燥清 洁的空 气、水汽 悬浮微粒 和悬浮微 粒
二、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比较稳定的原因:分子态氮和惰性气体的性质 不活泼; 固氮作用所耗去的氮素基本上被反硝化作用形 成的氮素所补充; 自然界中由于燃烧、氧化、岩石风化、呼吸、 有机物腐解所消耗的氧,基本上由植物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分子而得到补偿
1、干洁空气 • 比较稳定的原因:分子态氮和惰性气体的性质 不活泼; • 固氮作用所耗去的氮素基本上被反硝化作用形 成的氮素所补充; • 自然界中由于燃烧、氧化、岩石风化、呼吸、 有机物腐解所消耗的氧,基本上由植物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分子而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