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装载(z0)青睐(i) 剔除(ti) 举世瞩目(zh) B.藏匿(ni) 譬如(pi) 蓓蕾(1i) 莫衷一是( zhong) C.迄今(qi)翘首(qo)订正(ding)通宵达旦(xio D.焕散(huon)栈桥(zhn)殷红(yan) 沁人心脾(p1)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 A.正值毕业季,到人才招聘会求职的应届毕业生不绝如缕,令主办方应接不暇 B.一个时期流行的语言文字,与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家园息息相关。 C.福尔摩斯作为英国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人们始终对其津津乐道 D.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2分)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日常工作中, 成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 修改:将“只要”改为“而要” B.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市场主体要能够承担维护农产品安全。 修改:将“维护”删去。 C.一年来,戏剧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青年戏剧人才队伍日益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壮大 D.辽阳县第7届“首山槐花节”,通过开展摄影、书法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传承了首 山历史文化,推动了辽阳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修改: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 时鲁国陬邑人。 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 学家 C.《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D.《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其作者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5.选出对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既描绘了当时塞下奇特的景象,也点明了战事吃紧、 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 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
2016 年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装载.( zài) 青睐.(lài) 剔.除(tì) 举世瞩.目( zhǔ) B.藏匿.( nì) 譬.如(pì) 蓓蕾.(1éi) 莫衷.一是(zhōng) C.迄.今( qì) 翘.首(qiáo) 订.正( dìng) 通宵.达旦(xiāo) D.焕.散(huàn) 栈.桥(zhàn) 殷.红(yān) 沁人心脾.(pí)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项 ( )(2 分) A.正值毕业季,到人才招聘会求职的应届毕业生不绝如缕 ....,令主办方应接不暇。 B.一个时期流行的语言文字,与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家园息息相关 ....。 C.福尔摩斯作为英国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人们始终对其津津乐道 ....。 D.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2 分)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日常工作中, 成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修改:将“只要”改为“而要”。 B.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是市场主体要能够承担维护农产品安全。 修改:将“维护”删去。 C.一年来,戏剧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青年戏剧人才队伍日益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壮大”。 D.辽阳县第 7 届“首山槐花节”,通过开展摄影、书法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传承了首 山历史文化,推动了辽阳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修改: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2 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 时鲁国陬邑人。 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 学家。 C.《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D.《己亥杂诗》共 315 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其作者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5.选出对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 )(2 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既描绘了当时塞下奇特的景象,也点明了战事吃紧、 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 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
功的愤懑不平之情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 成的。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依据在绳上跳舞的技能划分阵营,依据鞋跟髙低选拔官 C.《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 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D.《水浒传》中,“及时雨会神行太保”这一情节中的“及时雨”指宋江,“神行太保” 指戴宗。 7.毕业在即,假如你所在的中学要在毕业典礼上表彰优秀应届毕业生,请你为你所在班级 的优秀毕业生杨阳(化名)同学写一段颁奖词,对他(她)的出色表现做高度评价。要求至 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8.古诗文默写。(14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7)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醉翁亭记》中的名句“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 哲理的诗句是: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 古壮观”的名句是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衰世凑①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②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 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③,诎④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 外束其形,内总⑤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 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 不乐,无乐而不为 【注释】①凑:趋向,追逐。②矫拂:矫正,纠正。③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周旋: 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酬交际。④诎:屈服,折服。⑤总:拘束,约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谈笑有鸿儒
功的愤懑不平之情。 6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项 ( )(2 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写 成的。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依据在绳上跳舞的技能划分阵营,依据鞋跟高低选拔官 吏。 C.《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 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D.《水浒传》中,“及时雨会神行太保”这一情节中的“及时雨”指宋江,“神行太保” 指戴宗。 7.毕业在即,假如你所在的中学要在毕业典礼上表彰优秀应届毕业生,请你为你所在班级 的优秀毕业生杨阳(化名)同学写一段颁奖词,对他(她)的出色表现做高度评价。要求至 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 字左右。(4 分) 8.古诗文默写。(14 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 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 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 -12 题。(10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衰世凑①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②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 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③,诎④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 外束其形,内总⑤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 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 不乐,无乐而不为。 【注释】①凑:趋向,追逐。②矫拂:矫正,纠正。③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周旋: 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酬交际。④诎:屈服,折服。⑤总:拘束,约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 分)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目虽欲之 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节之以礼 乃记之而去 A 皆以美于徐公 酒澄而不饮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行拂乱其所为 禁之以度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 12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 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 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 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 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 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 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仔细一瞧,只见他端 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 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 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 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 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先生 ③后来,村里人知道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理小学缺个先 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 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 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 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 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 老是捉弄他
(2)故.目虽欲之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 分) 节之以.礼 乃记之而.去 A. B. 皆以.美于徐公 酒澄而.不饮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C. D. 行拂乱.其所为 禁之.以度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 12 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 -18 题。(20 分) 大先生 赵 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 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 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 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 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 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 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仔细一瞧,只见他端 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 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 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 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 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先生。 ③后来,村里人知道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理小学缺个先 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 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 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 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 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 老是捉弄他
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 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 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 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 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 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说:“你们想想,床在 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 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 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 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 不知从哪 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 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 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 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 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 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 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13.阅读选文,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②⑥⑦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 怎样的情感。(3分) (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 (2)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 (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16,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7.选文结尾言简意丰,独具匠心。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4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人物出场做铺垫 B.村里人改称“手艺人”和“先生”为,“大先生”,表现了他们对大先生的敬重。 C.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我”的所见和所感多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本文文风朴素,朴素中又不乏淡淡的幽默,读来饶有兴味
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 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 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 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 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 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说:“你们想想,床在 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 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 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 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 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 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 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 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 300 块,现 在不教了,怎么还拿 3000 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 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 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13.阅读选文,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 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5.选文第②⑥⑦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 怎样的情感。(3 分) (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 (2)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 (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16,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7.选文结尾言简意丰,独具匠心。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4 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3 分) A.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人物出场做铺垫 B.村里人改称“手艺人”和“先生”为,“大先生”,表现了他们对大先生的敬重。 C.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我”的所见和所感多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本文文风朴素,朴素中又不乏淡淡的幽默,读来饶有兴味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塑料有了复杂变形记忆 ①一只折叠好的“纸船”放到热水里,短短几秒钟,它重新舒展又收缩,变形成了一只 “鸟”。科学家说,他们曾在纸船中植入过“鸟”的形状记忆,温度让它恢复了记忆。这张 纸”,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发团队最新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塑料。 ②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学术上称为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类能够固定临时形状并且在外 界刺激下恢复到初始形状的智能材料。 ③为什么这种塑料能被植入复杂“形状记忆”呢?传统的形状记忆塑料,从永久形状变 成临时形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从微观看,分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未断裂。而研发者在设计 这种新型形状记忆材料的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可交换共价键,重组分子间的连接关系。这就 意味着整个分子网络可以被重新组合,就像很多分子手拉手在跳一支“集体舞”。当处于较 高的温度时,分子之间相互“换手”,找到了新的伙伴,产生了新的“队形”,也就是塑性形 变产生永久记忆。当处于较低温度时,分子之间不会“放手”,无论怎么折叠,都是弹性形 变产生的临时形状 ④而正是这种“换手”,让新型的形状记忆塑料具备了不断被植入复杂形状记忆的性能。 更重要的是植入新形状的过程不是“擦除”之前的永久形状,而是将新形状叠加到其中,这 种特殊的性能使其实现了形状记忆累积 ⑤利用新型记忆塑料的形状累积效应,可以制备目前加工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形状。在 此之前,传统的记忆塑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包装、电线制作等。但因受制于模具制造 的限制,不能实现从简单的临时形状变成复杂的永久形状。 ⑥新型记忆塑料的这种“简单变复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利用这种材料制 成心脏支架,当它到达植入“目的地”以后,再舒展成为一个复杂的三维形状。从材料本身 而言,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科学家期待这一材料能早日应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 ⑦变形在自然界很普遍,也很多样,捕蝇草的捕蝇、向日葵的转向等都是经典的例子。 自然界的这些变形现象给研发团队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他们的研究方向基本集中在多功 能智能高分子材料,尤其偏重在外界刺激下能变形的材料。硏发团队还希望在智能高分子的 合成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概念,即通过电脑控制实现高分子合成中的功能控制 ⑧对于智能材料的研究,我国这些年进步很大,不少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个别方向 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很多研究还是禁锢于传统思维,颠覆性的概念太少, 这一点随着观念的改变正逐渐改善。 19.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21.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目前”可否删掉?为什么? (3分) 2.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选出下列选项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3分) A.在较低温度时,折叠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B.传统的记忆塑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包装、电线制作等,但因受制于模具制造 限制,不能实现从简单的临时形状变成复杂的永久形状。 C.研发团队从捕蝇草的捕蝇、向日葵的转向等自然界的变形现象中获得很多启示 D.我国对于智能材料的许多研究,不仅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处于领先地位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 -23 题。(15 分) 塑料有了复杂变形记忆 ①一只折叠好的“纸船”放到热水里,短短几秒钟,它重新舒展又收缩,变形成了一只 “鸟”。科学家说,他们曾在纸船中植入过“鸟”的形状记忆,温度让它恢复了记忆。这张 “纸”,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发团队最新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塑料。 ②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学术上称为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类能够固定临时形状并且在外 界刺激下恢复到初始形状的智能材料。 ③为什么这种塑料能被植入复杂“形状记忆”呢?传统的形状记忆塑料,从永久形状变 成临时形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从微观看,分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未断裂。而研发者在设计 这种新型形状记忆材料的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可交换共价键,重组分子间的连接关系。这就 意味着整个分子网络可以被重新组合,就像很多分子手拉手在跳一支“集体舞”。当处于较 高的温度时,分子之间相互“换手”,找到了新的伙伴,产生了新的“队形”,也就是塑性形 变产生永久记忆。当处于较低温度时,分子之间不会“放手”,无论怎么折叠,都是弹性形 变产生的临时形状。 ④而正是这种“换手”,让新型的形状记忆塑料具备了不断被植入复杂形状记忆的性能。 更重要的是植入新形状的过程不是“擦除”之前的永久形状,而是将新形状叠加到其中,这 种特殊的性能使其实现了形状记忆累积。 ⑤利用新型记忆塑料的形状累积效应,可以制备目前加工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形状。在 此之前,传统的记忆塑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包装、电线制作等。但因受制于模具制造 的限制,不能实现从简单的临时形状变成复杂的永久形状。 ⑥新型记忆塑料的这种“简单变复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利用这种材料制 成心脏支架,当它到达植入“目的地”以后,再舒展成为一个复杂的三维形状。从材料本身 而言,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科学家期待这一材料能早日应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 ⑦变形在自然界很普遍,也很多样,捕蝇草的捕蝇、向日葵的转向等都是经典的例子。 自然界的这些变形现象给研发团队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他们的研究方向基本集中在多功 能智能高分子材料,尤其偏重在外界刺激下能变形的材料。研发团队还希望在智能高分子的 合成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概念,即通过电脑控制实现高分子合成中的功能控制。 ⑧对于智能材料的研究,我国这些年进步很大,不少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个别方向 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很多研究还是禁锢于传统思维,颠覆性的概念太少, 这一点随着观念的改变正逐渐改善。 19.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 分) 21.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目前”可否删掉?为什么? (3 分) 22.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3.选出下列选项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 )(3 分) A.在较低温度时,折叠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B.传统的记忆塑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包装、电线制作等,但因受制于模具制造的 限制,不能实现从简单的临时形状变成复杂的永久形状。 C.研发团队从捕蝇草的捕蝇、向日葵的转向等自然界的变形现象中获得很多启示。 D.我国对于智能材料的许多研究,不仅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