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内容 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n维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的线性组合。 2.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判定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的秩、求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 4.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向量空间 第五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 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冋量的求法。 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条件 用正交相似变换化实对称阵为对角阵及二次型化标准型的方法。 教学内容 1.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 Schmidt正交化方法。 2.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相似矩阵 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 4.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用正交相似变换化实对称阵为对角阵。 5.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化标准型。 6.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标准形 7.正定二次型 判断实二次型的正定性
13 二、教学内容 1.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 n 维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的线性组合。 2.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判定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的秩、求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 4.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5.向量空间 第五章 相似矩阵及二次型 一、本章基本要求 1.理解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条件。 3.用正交相似变换化实对称阵为对角阵及二次型化标准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 Schmidt 正交化方法。 2.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相似矩阵 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 4.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用正交相似变换化实对称阵为对角阵。 5.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化标准型。 6.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标准形 7.正定二次型 判断实二次型的正定性
《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及实验》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Physics and experimental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610066 所属系部:化学化工系 周学时:6学时 总学时:102学时(86理论+16实验) 学分:6.5学分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预备知识:高等数学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硏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理论渗透 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各领域和工 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 理和物理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等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因 此,大学物理是高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高等学校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必要 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物理科学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 方法,起着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増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 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 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产生十分 深远的影响。大学物理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
14 《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及实验》 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and experimental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610066 所属系部:化学化工系 周 学 时:6 学时 总 学 时:102 学时(86 理论+16 实验) 学 分:6.5 学分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预备知识:高等数学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理论渗透 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各领域和工 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 理和物理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等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因 此,大学物理是高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高等学校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必要 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物理科学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 方法,起着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 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 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产生十分 深远的影响。大学物理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
律等方面,其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它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配有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习本课程后,要 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对物理学的硏究方法、数学描述语 和推演技巧有较好的掌握,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教材: 马文蔚主编.《物理学》第五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参考书目: []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 [2]朱峰主编,《大学物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不超过 30%,期末成绩不少于70% 编写日期:2009年6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第1章质点运动学 第2章|牛顿定律 第3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464 第4章刚体的转动 第5章|静电场 6 第6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第7章恒定磁场 464 第8章|电磁感应电磁场
15 律等方面,其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它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配有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习本课程后,要 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数学描述语言 和推演技巧有较好的掌握,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 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教材: 马文蔚主编. 《物理学》第五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 年 参考书目: [1] 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年. [2] 朱峰主编,《大学物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不超过 30%,期末成绩不少于 70%。 编写日期:2009 年 6 月制定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第 1 章 质点运动学 3 第 2 章 牛顿定律 4 1 第 3 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6 1 第 4 章 刚体的转动 4 第 5 章 静电场 6 第 6 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4 1 第 7 章 恒定磁场 6 第 8 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4 1
第9章振动 第10章波动 第11章|光学 第12章|气体动理论 第13章热力学基础 出里 第 相对论 第 量子物理 总课时 102 86 16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掌握质运动方程,切向加速度和法向速度 3.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内容 1.质点运动的描述 2.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 第二章牛顿定律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牛顿定律的得来。 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 熟练质点运动初步的应用 、教学內容 1.牛顿定律 2.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3.几种常见的力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6 第 9 章 振动 5 第 10 章 波动 6 1 第 11 章 光学 8 1 第 12 章 气体动理论 8 1 第 13 章 热力学基础 8 1 第 14 章 相对论 6 第 15 章 量子物理 8 总课时 102 86 16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掌握质运动方程,切向加速度和法向速度。 3.理解相对运动。 二、教学内容 1.质点运动的描述 2.圆周运动 3.相对运动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牛顿定律的得来。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 3.熟练质点运动初步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牛顿定律 2.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3.几种常见的力 4.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自然界一些基本的守恒定律。 2.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律和动能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 能量守恒定律 3.熟悉外力和内力,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二、教学内容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2.动量守恒定律 3.动能定理 4.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6.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7.能量守恒定律 8.质心质心运动定律 第四章刚体的转动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概念。 掌握转动惯量、力矩、转动定律、角动量的概念。 3.熟练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教学内容 1.刚体的定轴转动 2.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3.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4.力矩作功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五章静电场 本章基本要求
17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自然界一些基本的守恒定律。 2.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律和动能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 能量守恒定律。 3.熟悉外力和内力,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二、教学内容 1.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2.动量守恒定律 3.动能定理 4.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5.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6.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7.能量守恒定律 8.质心 质心运动定律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 一、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转动惯量、力矩、转动定律、角动量的概念。 3.熟练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二、教学内容 1.刚体的定轴转动 2.力矩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3.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4.力矩作功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五章 静电场 一、本章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