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新丰初中08年秋季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婆娑(suo)涸辙(he)甬(rong)道揠(ya)苗助长 B.忐忑(te)希冀(qi)咆哮(xio)未雨绸缪(mou) C.休憩(q1)困厄(e)迤俪()倚(yi)马万言 D.妖娆(yao)阴霾(mai)狡黠(x迫a)战战兢兢(ji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融恰挑衅大名鼎鼎顶礼莫拜 B.阑珊秉烛无用赘言坦荡如底 C.伟岸秀颀纵横绝荡浮想联编 D.澎湃淅沥潜滋暗长瘦骨嶙峋 3.书写。根据全卷答题书写情况评分。(3分) 根据你斑开展“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学习活动,完成45题。 4.在这个活动中,你收集了三年来的习作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请 你写出简要编书步骤。(3分) 5.在这个活动中,你的同桌叹息道:“我三年来的习作都写得不好,出成书不是把人笑死。” 你做为同桌安慰他说:(回答连标点在内不超过20字。3分) 、古诗文与名句阅读(24分) 6.下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孙悟空—一大闹天宫 B、刘备——桃园三结义 C、诸葛亮——武侯弹琴退仲达D、林冲——醉打蒋门神 7.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8分。每小题2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2008年我中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跃,登月就要快实现。请写出有关月的诗
北流市新丰初中 08 年秋季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婆娑.(suō) 涸.辙(hé) 甬.(rǒng)道 揠.(yà)苗助长 B.忐忑.(tè) 希冀.(qì) 咆哮.(xiào) 未雨绸缪.(móu) C.休憩.(qì) 困厄.(è) 迤俪.(lǐ) 倚.(yǐ)马万言 D.妖娆.(yáo) 阴霾.(mái) 狡黠.(xiá)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融恰 挑衅 大名鼎鼎 顶礼莫拜 B.阑珊 秉烛 无用赘言 坦荡如底 C.伟岸 秀颀 纵横绝荡 浮想联编 D.澎湃 淅沥 潜滋暗长 瘦骨嶙峋 3.书写。根据全卷答题书写情况评分。(3 分) 根据你班开展“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学习活动,完成 4——5 题。 4.在这个活动中,你收集了三年来的习作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请 你写出简要编书步骤。(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个活动中,你的同桌叹息道:“我三年来的习作都写得不好,出成书不是把人笑死。” 你做为同桌安慰他说:(回答连标点在内不超过 20 字。3 分) 二、古诗文与名句阅读(24 分) 6.下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孙悟空——大闹天宫 B、刘备——桃园三结义 C、诸葛亮——武侯弹琴退仲达 D、林冲——醉打蒋门神 7.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8 分。每小题 2 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2008 年我中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跃,登月就要快实现。请写出有关月的诗 句。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8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生在涧边的野草,岸上树林的黄鹂啼鸣 带雨的春潮,野渡的小舟自然摆横。给我们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B.本诗所选的景物较平常,也显得平静。单纯是作者游玩所见所闻,没有透露作者的心 迹 C.“春潮”、“野渡”也反映了作者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支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D.野草、涧水、树林、黄鹂、春雨、小舟这些事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山水画卷。 F.首句的“独怜”,包含了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 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 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日:“公有私乎?对日: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 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便要还家B、每三公有所选举/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亦以此见轻/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在位以贞白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0.把文中“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 8 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这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滁州西涧的景色,生在涧边的野草,岸上树林的黄鹂啼鸣, 带雨的春潮,野渡的小舟自然摆横。给我们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 B.本诗所选的景物较平常,也显得平静。单纯是作者游玩所见所闻,没有透露作者的心 迹。 C.“春潮”、“野渡”也反映了作者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支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D.野草、涧水、树林、黄鹂、春雨、小舟这些事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山水画卷。 F.首句的“独怜”,包含了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1 题。 私 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 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 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 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 便.要还家 B、每三公有所选举.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亦以此见.轻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在位以.贞白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0.把文中“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五伦说话办事从来都遵规守法,劝阻他这样的人每次都遭到他斥责并被撵走 B.第五伦为官奉公尽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他生活恭谨,对人处事缺少宽容 和变通,也没有威严的仪表举止,因此也被一些人看不起 C.第五伦向他人言及“心不能忘”的心理及“退而安寝”、“竟夕不眠”的情形是为了说明自己 连这些人之常情都可以摒弃。 D.文章写第五伦被别人看轻,更突出了他的可敬,写第五伦的“私心”,更显示出他的“无 私”,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一个真实的奉公守节官员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女教师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 皑的雪花—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2)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 从车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 老师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3)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 所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 洼洼,不过蛮大的,有城里—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 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 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4)“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5)“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6)“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7)“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8)“为啥?”陈老师惊问
A.第五伦说话办事从来都遵规守法,劝阻他这样的人每次都遭到他斥责并被撵走。 B.第五伦为官奉公尽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他生活恭谨,对人处事缺少宽容 和变通,也没有威严的仪表举止,因此也被一些人看不起。 C.第五伦向他人言及“心不能忘”的心理及“退而安寝”、“竟夕不眠”的情形是为了说明自己 连这些人之常情都可以摒弃。 D.文章写第五伦被别人看轻,更突出了他的可敬,写第五伦的“私心”,更显示出他的“无 私”,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一个真实的奉公守节官员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女教师 ⑴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 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⑵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 从车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 老师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⑶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 所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 洼洼,不过蛮大的,有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 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 “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⑷“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⑸“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 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⑹“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⑺“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⑻“为啥?”陈老师惊问
(9)“读书太累。 ⑩“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⑩〕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粕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 窗外,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 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3〕“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 开教室的门出去了。 4)“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 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 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妙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 一步一步往前爬。 s)“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间6“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8“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的9“想读书吗? φ“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21)“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22)"走一出一大一山一去。"大家—个字—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⑼“读书太累。” ⑽“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⑾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粕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 窗外,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⑿“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 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⒀“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 开教室的门出去了。 ⒁“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 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 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妙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 一步一步往前爬。 ⒂“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⒃“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⒄“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⒅“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⒆“想读书吗?" ⒇“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21)“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22)“走― 出― 大― 山― 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23)“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哈亮地 响起。“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 下越大,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12.这篇文章以“女教师”为题,请你在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基础上,对文中塑造的“女教 师”和村里人的形象分别加以概括。15个字内。(4分) 13.下列对文中的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3)段中的“哭”表现了女教师因她所工作的学校简陋而深感自己委屈 B.(10)段中女教师骂学生是“混蛋”并用书“砸”过去,不会影响女教师的美好形象 C.(11)段的“美丽的小花”为下文学生们的改变而铺垫 D.(23)段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孩子们努力读书,将来会有美好的未来 14.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 了孩子们怎样的心声?“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4分) 我看到了一条河 [英]理查德·布兰森王悦译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 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 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 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 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 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 学会游泳
(23)“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哈亮地 响起。“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 下越大,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12.这篇文章以“女教师”为题,请你在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基础上,对文中塑造的 “女教 师”和村里人的形象分别加以概括。15 个字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文中的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3)段中的“哭”表现了女教师因她所工作的学校简陋而深感自己委屈。 B.(10)段中女教师骂学生是“混蛋”并用书“砸”过去,不会影响女教师的美好形象。 C.(11)段的“美丽的小花”为下文学生们的改变而铺垫。 D.(23)段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孩子们努力读书,将来会有美好的未来。 14 .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 了孩子们怎样的心声?“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了一条河 [英] 理查德•布兰森 王 悦 译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 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 4 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 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 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 欢 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 10 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 学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