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油立业递科技 3)布置原则: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一般应把落地 剪力墙布置在两端或中部,并将纵、横向墙围成筒体;另外, 还应采取增大墙体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措施加大落地墙体 的侧向刚度,使上、下部侧向刚度差别尽量小
第 2章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3)布置原则: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一般应把落地 剪力墙布置在两端或中部,并将纵、横向墙围成筒体;另外, 还应采取增大墙体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措施加大落地墙体 的侧向刚度,使上、下部侧向刚度差别尽量小
第2章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油立业递科技 5、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常用的有T、L、十、Z、折线、一字形等。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 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较多时,一般是在电梯、楼梯部 位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 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墙肢之间在楼面处用 梁连接,并用轻质材料填充。在小高层中应用很广 11+ 2.1结构体系
第 2章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2.1 结构体系 5、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常用的有T、L、十、Z、折线、一字形等。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 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较多时,一般是在电梯、楼梯部 位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 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墙肢之间在楼面处用 梁连接,并用轻质材料填充。在小高层中应用很广
第2章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油立业递科技 2.1.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1、定义 为充分发挥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 的特点,当建筑物需要有较大空间,且高度超过了框架结构的 合理高度时,可采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工作的结构体系 剪力墙 剪力墙 剪力墙 框架梁 框架梁 剪力墙 框架梁 2.1结构体系
第 2章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2.1 结构体系 2.1.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1、定义 为充分发挥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 的特点,当建筑物需要有较大空间,且高度超过了框架结构的 合理高度时,可采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工作的结构体系。 剪力墙 剪力墙 框架梁 框架梁 框架梁 剪力墙 剪力墙
第2章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油立业递科技 (c 常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
第 2章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常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
第2章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油立业递科技 2、受力变形特点: 框-剪结构以框架为主,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通过水平刚度 很大的楼盖将二者联系起来抵抗水平荷载。其中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 平荷载,框架只承担较小的一部分 框架的侧向变形属剪切型,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增大;剪力墙 的侧向变形一般是弯曲型,其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减小。当二者 起工作时,其侧向变形介于剪切型与弯曲型之间,一般属于弯剪型 楼盖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图2.1.10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作用 不同结构的变形图 2.1结构体系
第 2章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2.1 结构体系 2、受力变形特点: 框-剪结构以框架为主,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通过水平刚度 很大的楼盖将二者联系起来抵抗水平荷载。其中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 平荷载,框架只承担较小的一部分。 框架的侧向变形属剪切型,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增大;剪力墙 的侧向变形一般是弯曲型,其层间侧移自上而下逐层减小。当二者一 起工作时,其侧向变形介于剪切型与弯曲型之间,一般属于弯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