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独立实践环节安排表 课程编码 环节名称 学分周数 建议修读学期 备注 823135 实验安全与技能训练 1.5 3 823001 植物学实习 15 4 823104 田间大课堂 1.5 4、5 82300 生物统计学实 1.5 6 823007 作物有种学实习 1.5 6、7 82311I 植物分子育种综合实验 15 7 823006 作物搜培学实习 15 5、6 8230 耕作学实习 13 6、7 823101 高新农业实习实践 1.5 4、5 823004 种子科学实践 15 7 823002 农业气象学实习 15 82312 毕业实 823010 毕业论文 6 12 7、8 合计 19 32.5 农学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 纵向结构 学时 百学分百 横向结构 学时 百 学分 百 通识教育课程 1420 44.8 79 46.3 80g 1325 学科基础课程 626 191 必修课 2562 34 19.9 专业教育课程 1028 32.4 51.5 302 选修误 19.1 38 22.3 跨学科拓展课程 96 3.0 6 3.5 小计 3170 10 170.5 100 小计 3170 100 170.5 100 实践类课程 50 29.3 合计 170.5学分 11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1 农学专业独立实践环节安排表 课程编码 环节名称 学分 周数 建议修读学期 备注 823135 实验安全与技能训练 1 1.5 3 823001 植物学实习 1 1.5 4 823104 田间大课堂 1 1.5 4、5 823009 生物统计学实习 1 1.5 6 823007 作物育种学实习 1 1.5 6、7 823111 植物分子育种综合实验 1 1.5 7 823006 作物栽培学实习 1 1.5 5、6 823005 耕作学实习 1 1.5 6、7 823101 高新农业实习实践 1 1.5 4、5 823004 种子科学实践 1 1.5 7 823002 农业气象学实习 1 1.5 4 823123 毕业实习 2 4 8 823010 毕业论文 6 12 7、8 合计 19 32.5 农学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 纵向结构 学时 百分比 (%) 学分 百分比 (%) 横向结构 学时 百分比 (%) 学分 百分比 (%) 通识教育课程 1420 44.8 79 46.3 必修课 2562 80.8 132.5 77.7 学科基础课程 626 19.7 34 19.9 专业教育课程 1028 32.4 51.5 30.2 选修课 608 19.1 38 22.3 跨学科拓展课程 96 3.0 6 3.5 小计 3170 100 170.5 100 小计 3170 100 170.5 100 实践类课程 50 29.3 合计 170.5 学分
古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课程矩阵表 毕业要求指标点(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实现途径 支撑课程 其他 1.具有强烈1.1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 的爱国精神 社会责任成,政治方向明 思丰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和社会责任 确,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 感,政治方向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事训练、思想政治实、入学有、毕业教 明确,遵纪可 育、植物科学导论、新生研讨课、出国留学 法、具有良好 与外事礼仪 的职业道德 12且有话识性文学、历史 思想消德与法治、中国折现代史纲要、马立 误程用政、各 和人文素养, 学,生命伦理学、思迪 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类社会校园精 具有健康的 政治学、军事等方面自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 神文明活动 体魄、良好的 知识 事理论、中华农耕文明、思想政治实践、出 公益活动、文 心理素质和 国留学与外电礼仪 化活动 生活习惯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 劳动教育、体有「V、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1.4熟悉农业科学相关的方 农产品 工与质量安全评价、生物安全、创 针、政策和法规 业理论与实践、智慧农业导论、人工智能概 论、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业污染与环境保 护、三农学堂 2.具有扎实 2.1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理论 微积分D.概半论与数理统 D、大学物理 各类竞赛、级 的数学、物理 基础 C、有机化学G、无机化学E、分析化学E、 上培训、公开 学、化学、生 有机化学实验 物学等方面22具备扎实生物学理论基 误程、科研实 下、轴物堂、生物化学。拍物生理学。微生 的知识 碑 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 践活动 3.具有经济 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管 农业经 农业物联网技术、创业理 学、管理学 理学知识 论与实我、农业创业市场调查 各类竞赛、公 计算科学、外 32耳名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大学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文献检 开课程、第一 国语等方面 知识及在农学专业方向的 索、农业园区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概 的知识 应用能力 论、毕业论文 专业、科研实 践活动 33能然练地运用外语进行 大学英语B1-八、高级英语听说、大学英语 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 写作、英汉翻译基础、农学专业英语 4堂根作物 41数握作物生长发首短律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 生长发自规 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的理论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自种学1川、作 律、作物产量 知识 物栽培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种于 与品质形成 士肥料学、农业植物病理学B、农业 各类竟赛、公 规律、作物遗 昆虫学B、生物统计学实习 开课程、第一 传特性与性 42掌握现代作物生产的理 作物窥培学Ⅱ、耕作学、农业生态学、农 专业、科研实 状分析、作物 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 业气象学、农业拍物病理学B、农业昆虫学 与环培互作 B、仪器分析、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 践活动 的基础理论 理信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现代施肥技术 知识和技术 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柏 方法 物化学保护B、数字农业、现代农机装备与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2 课程矩阵表 毕业要求指标点(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实现途径 支撑课程 其他 1. 具有强烈 的爱国精神 和社会责任 感,政治方向 明确,遵纪守 法、具有良好 的职业道德 和人文素养, 具有健康的 体魄、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 生活习惯 1.1 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 社会责任感,政治方向明 确,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Ⅰ-Ⅳ、军 事训练、思想政治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 育、植物科学导论、新生研讨课、出国留学 与外事礼仪 课程思政、各 类社会校园精 神文明活动、 公益活动、文 化活动 1.2 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 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 德、政治学、军事等方面的 知识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Ⅰ-Ⅳ、军 事理论、中华农耕文明、思想政治实践、出 国留学与外事礼仪 1.3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劳动教育、体育Ⅰ-Ⅴ、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1.4 熟悉农业科学相关的方 针、政策和法规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评价、生物安全、创 业理论与实践、智慧农业导论、人工智能概 论、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业污染与环境保 护、三农学堂 2. 具有扎实 的数学、物理 学、化学、生 物学等方面 的知识 2.1 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理论 基础 微积分 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D、大学物理 C、有机化学 G、无机化学 E、分析化学 E、 有机化学实验 各类竞赛、线 上培训、公开 课程、科研实 践活动 2.2 具备扎实生物学理论基 础 F、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 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 3. 具 有 经 济 学、管理学、 计算科学、外 国语等方面 的知识 3.1 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管 理学知识 农业经济管理学、农业物联网技术、创业理 论与实践、农业创业市场调查 各类竞赛、公 开课程、第二 专业、科研实 践活动 3.2 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知识及在农学专业方向的 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文献检 索、农业园区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概 论、毕业论文 3.3 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 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 大学英语 BⅠ-Ⅳ、高级英语听说、大学英语 写作、英汉翻译基础、农学专业英语 4. 掌握作物 生长发育规 律、作物产量 与品质形成 规律、作物遗 传特性与性 状分析、作物 与环境互作 的基础理论 知识和技术 方法 4.1 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及产量与品质形成的理论 知识 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 I-II、作 物栽培学 I-II、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种子 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B、农业 昆虫学 B、生物统计学实习 各类竞赛、公 开课程、第二 专业、科研实 践活动 4.2 掌握现代作物生产的理 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 作物栽培学 I-II、耕作学、农业生态学、农 业气象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B、农业昆虫学 B、仪器分析、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地 理信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现代施肥技术、 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植 物化学保护 B、数字农业、现代农机装备与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位塞分析种子成份盐量拾理论方 法与技术、作物载培学实习、耕作学实习 田间大课堂、农业气象学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4.3掌操生物有种理论知识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有种学1Ⅱ、种 和技术方法 子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育种学、数量 遗传学、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植物组织培 养、植物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细跑生物 植物逆境生理学、植物分子有种综合实 验、作物有种学实习、种子科学实践、毕业 论文、毕业实习 5.堂据现代51且名从事本专业领域的 作物线培学Ⅱ、耕作学、农作物标准化生 农业技术的 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 产、农业经济管理、现代施肥技术、有害生 基础理论知 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物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B、农产品加 识和生产管 与质量安全评价、农业物联网、毕业实习 理、技术推 52具备运用现代农业生产 仪器分析、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地理信 科普活动、学 广、产业经营 技术从事作物生产能力 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现代施呢技术、农作 生进实验室从 与管理技术 物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植物化 事科研活动以 学保护B、数字农业、现代农机装备 与应用 及各类竞赛河 智能农业装备、种子成份精量检测理论方法 与技术、田间大课程、高新农业实习实践、 种子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习、农业气象 实习、毕业实习 6.章握科技6.1具备跟踪学科研究前沿 生物技术前沿与专题讨论、分子生物学、植 科普活动、学 文献检索、资 的能力 物生物技术导论、植物分子有种学、植物基 术报告、学生 料查询和农 因工程、植物组学概论、生物信息学 进实验室从事 业信息的分 科研活动以及 析方法和 各类竞赛活动 术,具备限踪 62了解农业产业发展动态 创业理论与实践、农业创业市场调查、智慧 农作物遗传 农业导论、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农业园 科进活动、学 省种。生物转 区计算机辅助设计、农业物联网技术、生态 术报告成果 术等相关领 环培与人举健速、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产 城的理论前 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评价、农业污染与环境保 展示、学生进 护 实验室 事 沿能力、了解 研活动以及各 农业产业发 类竞赛活动 展动态和行 业需求 1.具备正确 71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 科研基础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物 的科研究思 维,开展刨新性研究的能 技术前沿与专题讨论、生物统计学实习、作 科研项目申 维方式,求实 物有种学Ⅱ、作物栽培学1Ⅱ、耕作学、农 报、实施、总 创新意识,精 业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人 结:全部课程 神与能力,具 工智能概论、毕业论文等实我环节 的教学参透 各一定的学 72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毕业论文、生物统计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3 应用、仪器分析、种子成份精量检测理论方 法与技术、作物栽培学实习、耕作学实习、 田间大课堂、农业气象学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4.3 掌握生物育种理论知识 和技术方法 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作物育种学 I-II、种 子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育种学、数量 遗传学、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植物组织培 养、植物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 学、植物逆境生理学、植物分子育种综合实 验、作物育种学实习、种子科学实践、毕业 论文、毕业实习 5. 掌握现代 农业技术的 基础理论知 识和生产管 理、技术推 广、产业经营 与管理技术 5.1 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 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 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作物栽培学 I-II、耕作学、农作物标准化生 产、农业经济管理、现代施肥技术、有害生 物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 B、农产品加工 与质量安全评价、农业物联网、毕业实习 科普活动、学 生进实验室从 事科研活动以 及各类竞赛活 动 5.2 具备运用现代农业生产 技术从事作物生产能力 仪器分析、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地理信 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现代施肥技术、农作 物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植物化 学保护 B、数字农业、现代农机装备与应用、 智能农业装备、种子成份精量检测理论方法 与技术、田间大课程、高新农业实习实践、 种子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习、农业气象学 实习、毕业实习 6. 掌握科技 文献检索、资 料查询和农 业信息的分 析方法和技 术,具备跟踪 农作物遗传 育种、生物技 术等相关领 域的理论前 沿能力、了解 农业产业发 展动态和行 业需求 6.1 具备跟踪学科研究前沿 的能力 生物技术前沿与专题讨论、分子生物学、植 物生物技术导论、植物分子育种学、植物基 因工程、植物组学概论、生物信息学 科普活动、学 术报告、学生 进实验室从事 科研活动以及 各类竞赛活动 6.2 了解农业产业发展动态 创业理论与实践、农业创业市场调查、智慧 农业导论、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农业园 区计算机辅助设计、农业物联网技术、生态 环境与人类健康、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产 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评价、农业污染与环境保 护 科普活动、学 术报告、成果 展示、学生进 实验室从事科 研活动以及各 类竞赛活动 7. 具备正确 的科研究思 维方式,求实 创新意识、精 神与能力,具 备一定的学 7.1 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 维,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科研基础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物 技术前沿与专题讨论、生物统计学实习、作 物育种学 I-II、作物栽培学 I-II、耕作学、农 业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农业应用、人 工智能概论、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科研项目申 报、实施、总 结;全部课程 的教学参透 7.2 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毕业论文、生物统计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
古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术鉴赏能力与技术从事创业的能力 习、作物有种学实习、种子科学实践、农业 和水平,能够 气象学实习等实践环节 综合分析利 解决相关领 域问题的能 力,以及创 新、创业能力 8.具有良刻 81 与公众进行良好沟通 课外培养计划、思想政治实毁、大学英语等 社会话动、校 的自学能力、 力 院、班级活动, 表达和交流 社团活动:学 能力,具右自 82与业界同行开展学术交 三农学堂、高新农业实习实战、种子科学实 术论文撰写、 好的文字写 流的能力 践、农业气象学实习、作物有种学实习、作 参加学术会 作能力 物栽培学实习 议、科研项 的申请与容 辩:全部课程 的教学渗透 91关心闲际国内时事、要 思消德与法治、形热与政】Ⅳ、军事训 新体、社 化视野、团结 事,关注学科相关领城的 练、思想政治实、入学教 、毕业教 会清动 科研 协作能力和 学和产业发展 植物科学导论、新生研讨课 三农学堂、高 活动、全部讲 终生学习意 新农业实习实践、种子科学实践、农业气象 程的教学渗透 识 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4 术鉴赏能力 和水平,能够 综合分析和 解决相关领 域问题的能 力,以及创 新、创业能力 与技术从事创业的能力 习、作物育种学实习、种子科学实践、农业 气象学实习等实践环节 8. 具有良好 的自学能力、 表达和交流 能力,具有良 好的文字写 作能力 8.1 与公众进行良好沟通能 力 课外培养计划、思想政治实践、大学英语等 社会活动、校、 院、班级活动、 社团活动;学 术论文撰写、 参加学术会 议、科研项目 的申请与答 辩;全部课程 的教学渗透 8.2 与业界同行开展学术交 流的能力 三农学堂、高新农业实习实践、种子科学实 践、农业气象学实习、作物育种学实习、作 物栽培学实习 9. 具有国际 化视野、团结 协作能力和 终生学习意 识 9.1 关心国际国内时事、要 事,关注学科相关领域的科 学和产业发展 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Ⅰ-Ⅳ、军事训 练、思想政治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植物科学导论、新生研讨课、三农学堂、高 新农业实习实践、种子科学实践、农业气象 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 新闻媒体、社 会活动、科研 活动、全部课 程的教学渗透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诰发展 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植物保 护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等方面的 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植物保护科学基本理论,具备“三农”情怀、开拓精神、世界眼光、 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的植物保护创新复合应用型高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植物保护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农业职能 部门、农药企业、疾病防控、农资商贸、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及各级植保站等领域从事执 法监督、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植物保护专业领域经过5到10 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农业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的识别、诊断、流行规律、调查测报 与综合防治知识,熟练运用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知识的能力:具备可 持续发展理念,了解农业科学发展前沿和趋势,能够胜任植物保护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 务、教学、管理等业务岗位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着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家国 情怀,国际化视野,掌握交叉科学和先进应用技术的卓越农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要求: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历史、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通识性知识:具备哲学、美学,及人文社会 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3.掌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及农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了解 和掌握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农业气象学、农业物联网、仪器分析、生物安全、生物摄影技 术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 2.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知识,掌握农林业生产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 综合治理方法和理论。熟知植物保护专业发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贡献以及各学术流派的研 究前沿。 3.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管理标准与规范,熟悉有关 知识产权和现行法律法规。 4.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 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5
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5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植物保 护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等方面的 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植物保护科学基本理论,具备“三农”情怀、开拓精神、世界眼光、 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的植物保护创新复合应用型高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植物保护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农业职能 部门、农药企业、疾病防控、农资商贸、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及各级植保站等领域从事执 法监督、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植物保护专业领域经过 5 到 10 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农业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的识别、诊断、流行规律、调查测报 与综合防治知识,熟练运用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知识的能力;具备可 持续发展理念,了解农业科学发展前沿和趋势,能够胜任植物保护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 务、教学、管理等业务岗位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着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功底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家国 情怀,国际化视野,掌握交叉科学和先进应用技术的卓越农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要求: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了解历史、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通识性知识;具备哲学、美学,及人文社会 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3. 掌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及农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了解 和掌握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农业气象学、农业物联网、仪器分析、生物安全、生物摄影技 术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能力要求: 1. 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 2. 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知识,掌握农林业生产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 综合治理方法和理论。熟知植物保护专业发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贡献以及各学术流派的研 究前沿。 3.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管理标准与规范,熟悉有关 知识产权和现行法律法规。 4.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 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