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 总学时:56学时 讲课:40学时 实验:16学时 宋传中
构 造 地 质 学 总学时:56学时 讲课:40学时 实验:16学时 宋 传 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 对象是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 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 内容是这些构造的几何学、组合形式、形成机制 和演化过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 方式和性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 对象是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岩石圈中 力的作用下变形形成的各种现象(构造);研究 内容是这些构造的几何学、组合形式、形成机制 和演化过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向、 方式和性质
二、构造尺度 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级 本教材分六级: 1.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微型构造(显微构造):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位错)
二、构造尺度 大至全球性,小至纳米级 本教材分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的图上,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小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显微构造):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 (位错)
A world map showing the 180 180° Earths tectonic plates. The arrows Mid-Atlantic show the current direction of plate Ridge motion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Note that some plates, such as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are NORTH EURASIAN composed of bo AMERICAN ATE continental and JUAN DE PLATE t FUCA ACIFIC oceanic lithosphere. PLATE O ARABIaN PLATE The Pacific plate is LATE PHILIPPINE made up almost CARIBBEAN exclusively of AFRICAN oceanic lithosphere. o% COcoS PLATE PLATE FIJI SOUTH T AMERICAN PLATE PACIFIC AxcA汇 PLATE/ INDIAN Convergent plate PLATE AUSTRALIAN PLATE boundary PLATE SCOTIA Mid- Atlant Divergent plate PLATE ridg Transform plate ANTARCTIC PLATE ANTARCTIC PLATE 180
般分三级: 1.大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2.小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3.显微构造: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尺度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手段与方法 不同,侧重的内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
一般分三级: 1. 大构造-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2. 小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3. 显微构造: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构造尺度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手段与方法 不同,侧重的内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