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泛舟》写作指导说课稿 选题及选题的基本思路 1、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 学习教材,教科书第四册一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排了六次口语交际 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这六次是:①献给母亲的歌;②寻觅春天的足迹;③科海 泛舟;④到民间采风;⑤古诗苑漫步;⑥背起行囊走四方。其中①③⑤为小综合 性学习,②④⑥为大综合性学习,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始终是一样的。把写 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 化 2、选题的出发点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应该与更广阔的课外生活结合,拓展视野,开阔 思维,用全新的视觉去观察社会,理解自然,理解生活。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中起 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应该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注科学的发展,关注自然的和 谐,应该有维护自然平衡的责任意识,应该坚定为科学发展努力的决心 3、对本节课性质的认识 我认为这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关爱自 然热爱科学的作文课。这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同时也整 合思想理顺思维的作文课。教师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 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传达科技信 息的交际能力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感情的表达能力。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 念的巨大进步。科学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科学是宏大的,也是可感可及的, 关键要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从感性认识出发, 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区发 现生活中的科学,开掘积累中的科学的记忆,发挥想象构设一个宏远的科学世界。 教师精心设计激励与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理解科学,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 达、想象、联想和构建
科海泛舟》写作指导说课稿 一、选题及选题的基本思路 1、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 学习教材,教科书第四册一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排了六次口语交际 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这六次是:①献给母亲的歌;②寻觅春天的足迹;③科海 泛舟;④到民间采风;⑤古诗苑漫步;⑥背起行囊走四方。其中①③⑤为小综合 性学习,②④⑥为大综合性学习,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始终是一样的。把写 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 化。 2、选题的出发点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应该与更广阔的课外生活结合,拓展视野,开阔 思维,用全新的视觉去观察社会,理解自然,理解生活。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中起 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应该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注科学的发展,关注自然的和 谐,应该有维护自然平衡的责任意识,应该坚定为科学发展努力的决心。 3、对本节课性质的认识 我认为这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关爱自 然热爱科学的作文课。这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同时也整 合思想理顺思维的作文课。教师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 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传达科技信 息的交际能力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感情的表达能力。 4、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 念的巨大进步。科学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科学是宏大的,也是可感可及的, 关键要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从感性认识出发, 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区发 现生活中的科学,开掘积累中的科学的记忆,发挥想象构设一个宏远的科学世界。 教师精心设计激励与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理解科学,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 达、想象、联想和构建
教学要求的定位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 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 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科学的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太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 科学有关的信息,并当堂交流。教师也有必要补充一些以弥补学生搜集的内容的 广度和种类。这样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都有搜集信息的机会,教师并注意指导其取 舍选择的方法,这样对于写作的选材与思想的深度的加深都有好处。有了内容就 不愁加工与创新了。口语交际历来都是如今作文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口语的交际, 能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理顺材料的思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另外对于写作的内容不能做过多的限制可以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也可以 是自己的有关科学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自己和他人的科学小发明,也可以是 对科学的思考与反思等等。总之内容只要围绕本次作文的话题展开就可以,关键 是学生的表达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内容要科学,真正的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得到 提高的目的。 2、学习重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材料的科学选择与语言的准确表达。因为本单元是与科学 有关的文章,所以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作文, 但涉及到的科技内容必须准确详实,符合当今的科学理论实践,说明性的语言必 须准确无误,严密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内涵等。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 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走进科学》
二、教学要求的定位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 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 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科学的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太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 科学有关的信息,并当堂交流。教师也有必要补充一些以弥补学生搜集的内容的 广度和种类。这样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都有搜集信息的机会,教师并注意指导其取 舍选择的方法,这样对于写作的选材与思想的深度的加深都有好处。有了内容就 不愁加工与创新了。口语交际历来都是如今作文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口语的交际, 能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理顺材料的思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另外对于写作的内容不能做过多的限制可以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也可以 是自己的有关科学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自己和他人的科学小发明,也可以是 对科学的思考与反思等等。总之内容只要围绕本次作文的话题展开就可以,关键 是学生的表达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内容要科学,真正的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得到 提高的目的。 2、学习重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材料的科学选择与语言的准确表达。因为本单元是与科学 有关的文章,所以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作文, 但涉及到的科技内容必须准确详实,符合当今的科学理论实践,说明性的语言必 须准确无误,严密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内涵等。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 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 《走进科学》
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选择几个剪辑片段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紧扣本课课题,为下边的内容展开做好铺垫。因为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 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二)信息交流积累素材 交流内容: 1、科学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2、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我们身边的去的实效科技实例。 要求: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归纳出要点,发言要简洁,时间要严格控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交流,然后每组回报自己最优秀的信息材料 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写作准备了一些素 材。 (三)再现生活发掘真我 1、学生讲述自己的爱上科学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既有过程又有原理特点等)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选择材料,材料不一定太大,只要围绕着“科学”这个 话题展开,并能表达出真实的感情即可。同时在确定内容时,可以是自己的亲身 经历,这样表达的更顺畅真实,并且注重两方面:个是自己的经历和主观感受, 另一个是自己发明创造以及体会发现。 (四)反思创新拓展生活 、思考讨论:科学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吗?用“我认为科学对人是 因为它 ”的句子说一句话,阐述自己的 观点。(可以适当的辩论一下) 2、未来的科学是怎么样的?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科学世界! (注意内容的故事性)
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选择几个剪辑片段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紧扣本课课题,为下边的内容展开做好铺垫。因为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 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二)信息交流 积累素材 交流内容: 1、科学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2、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我们身边的去的实效科技实例。 要求: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归纳出要点,发言要简洁,时间要严格控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交流,然后每组回报自己最优秀的信息材料。 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写作准备了一些素 材。 (三)再现生活 发掘真我 1、学生讲述自己的爱上科学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既有过程又有原理特点等)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选择材料,材料不一定太大,只要围绕着“科学”这个 话题展开,并能表达出真实的感情即可。同时在确定内容时,可以是自己的亲身 经历,这样表达的更顺畅真实,并且注重两方面:一个是自己的经历和主观感受, 另一个是自己发明创造以及体会发现。 (四)反思创新 拓展生活 1、 思考讨论:科学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吗?用“我认为科学对人是 ,因为它 。”的句子说一句话,阐述自己的 观点。(可以适当的辩论一下) 2、未来的科学是怎么样的?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科学世界! (注意内容的故事性)
以上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又发现表达到创新质疑,把学生的 思维一点点带开不断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符合如今对人才的要求 (五)教师总结 材料的选择:1、要扣住科学的内容;2、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科学家 的故事;3、还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的说明,也可以是科学史和现今前 沿科学的硕果;4、也可以是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看法:5、还可以发挥想象,设计 未来科学的美好境界。 (六)方法指导 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一、抓住事物本质。要把某一科学现象告诉别人,必须首先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 原因。而说明事物时,把这些原因说清楚,并揭示它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如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 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 状况?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了人对自 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精选表现形式。介绍科学知识,可以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对被说明的事物进 行阐释解说,也可以打破这个定势,别出心裁地将说明对象拟人化,运用第一人 称手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明;还可以编成剧本,通过集中的剧情、角色的 扮演,让读者明白一个科学道理;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介绍,如课文《旅 鼠之谜》,就是通过“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的一问一答,一一解开旅鼠的谜 团,富有情趣,避免了说明的呆板。 三、使用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说明方法不但能够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 易懂,使其特征鲜明,而且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说明事物时, 不可忽视说明方法的使用。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1958年, 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一句列举了确切的数 字,通过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导致胡杨林夫面积死亡这一事 实,就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震动
以上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又发现表达到创新质疑,把学生的 思维一点点带开,不断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符合如今对人才的要求。 (五)教师总结 材料的选择:1、要扣住科学的内容;2、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科学家 的故事;3、还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的说明,也可以是科学史和现今前 沿科学的硕果;4、也可以是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看法;5、还可以发挥想象,设计 未来科学的美好境界。 (六)方法指导 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一、抓住事物本质。要把某一科学现象告诉别人,必须首先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 原因。而说明事物时,把这些原因说清楚,并揭示它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如罗布泊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 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 状况?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了人对自 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精选表现形式。介绍科学知识,可以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对被说明的事物进 行阐释解说,也可以打破这个定势,别出心裁地将说明对象拟人化,运用第一人 称手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明;还可以编成剧本,通过集中的剧情、角色的 扮演,让读者明白一个科学道理;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介绍,如课文《旅 鼠之谜》,就是通过“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的一问一答,一一解开旅鼠的谜 团,富有情趣,避免了说明的呆板。 三、使用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说明方法不但能够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 易懂,使其特征鲜明,而且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说明事物时, 不可忽视说明方法的使用。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1958 年, 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 780 万亩,现在已减少到 420 万亩”一句列举了确切的数 字,通过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导致胡杨林夫面积死亡这一事 实,就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震动
这个方法并不是应用于所有关于科学的文章,只是以此为一面,来作为一个规律 也能使其他内容的文章得以借鉴 (七)范文引路 分发给学生教师提前准备的范文,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材料类型,表达形式, 表达效果以及其他可以借鉴的优点,需要改进的不足。 附范文: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科学小品) 各位,我叫沙丁鱼,就是大家吃的沙丁鱼罐头里细细的、扁扁的但味道还可 以的那种鱼类。别看我们身材苗条,身体轻盈,可生性却极不好动。按理说不好 动会长胖吧,可是我们连吃饭都犯懒,您说还能胖得了吗? 这不,渔网又过来了,我连窝都没挪,乖乖地和另一些同样一动没动的同胞 被网到一艘船上。别的鱼要是被逮着,在网里还要蹿呀、蹦呀,妄想逃生,我们 才没那个兴致呢,懒懒地躺在网里,任那些渔民怎么处置。我看见网住我的渔民 一现在我得叫他主人一一一个中年的黑瘦汉子很高兴,大约是满意我们这种半 死不活绝对听话的样子。他没费什么气力和周折把我们倒进一个大木盆里,就开 船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被运往市场的旅程。 木盆里的水比海里的水平静多了,只随着船的轻微颠簸而有一丝动荡。我像 在妈妈的摇篮里一样感到十分舒服,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睡梦里一条大鱼向我扑来,我懒得动。它要吞我也就罢了,偏偏把利齿切入 我的肌肤,疼得我大叫一声蹦了起来,一睁眼才知道是在做梦。身子底下倒真有 个尖尖的东西抵住我的腰,像是随我们被网上来的贝壳什么的。这下我也睡不着 了,不过看看天色也快亮了。 天亮了,船也靠了岸。只见主人过来了,他拿一根棍子往木盆里搅了搅,看着我 们,一脸的沮丧和无奈。自言自语说:“唉,又死了一大半。”我吃了一惊,这 才向四周一看,可不,除了我和有数的几个弟兄,木盆里的同胞大多死去了。 主人把我们活下来的另一些兄弟卖给小贩,不知为什么把我却养在他的鱼缸 里,天天供吃供喝,我倒也活得自在 一天我和主人在家里看电视,演的是登山队在登雪峰。最后说,凡是累得不 行坐下来休息的,都冻死了;而坚持活动的,却不但上了顶峰,还活着回到大本
这个方法并不是应用于所有关于科学的文章,只是以此为一面,来作为一个规律 也能使其他内容的文章得以借鉴。 (七) 范文引路 分发给学生教师提前准备的范文,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材料类型,表达形式, 表达效果以及其他可以借鉴的优点,需要改进的不足。 附范文: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科学小品) 各位,我叫沙丁鱼,就是大家吃的沙丁鱼罐头里细细的、扁扁的但味道还可 以的那种鱼类。别看我们身材苗条,身体轻盈,可生性却极不好动。按理说不好 动会长胖吧,可是我们连吃饭都犯懒,您说还能胖得了吗? 这不,渔网又过来了,我连窝都没挪,乖乖地和另一些同样一动没动的同胞 被网到一艘船上。别的鱼要是被逮着,在网里还要蹿呀、蹦呀,妄想逃生,我们 才没那个兴致呢,懒懒地躺在网里,任那些渔民怎么处置。我看见网住我的渔民 ——现在我得叫他主人——一个中年的黑瘦汉子很高兴,大约是满意我们这种半 死不活绝对听话的样子。他没费什么气力和周折把我们倒进一个大木盆里,就开 船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被运往市场的旅程。 木盆里的水比海里的水平静多了,只随着船的轻微颠簸而有一丝动荡。我像 在妈妈的摇篮里一样感到十分舒服,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睡梦里一条大鱼向我扑来,我懒得动。它要吞我也就罢了,偏偏把利齿切入 我的肌肤,疼得我大叫一声蹦了起来,一睁眼才知道是在做梦。身子底下倒真有 个尖尖的东西抵住我的腰,像是随我们被网上来的贝壳什么的。这下我也睡不着 了,不过看看天色也快亮了。 天亮了,船也靠了岸。只见主人过来了,他拿一根棍子往木盆里搅了搅,看着我 们,一脸的沮丧和无奈。自言自语说:“唉,又死了一大半。”我吃了一惊,这 才向四周一看,可不,除了我和有数的几个弟兄,木盆里的同胞大多死去了。 主人把我们活下来的另一些兄弟卖给小贩,不知为什么把我却养在他的鱼缸 里,天天供吃供喝,我倒也活得自在。 一天我和主人在家里看电视,演的是登山队在登雪峰。最后说,凡是累得不 行坐下来休息的,都冻死了;而坚持活动的,却不但上了顶峰,还活着回到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