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海 潮 柳 永
相关文常 1、的起源:兴起予隋唐,盛行于 宋,并在宗代发展到高峰。闹即歌 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 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 “诗余”、“曲子词”、“歌伺 99 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伺 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 容的集中体现
v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 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 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 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 、 “诗余” 、 “曲子词” 、 “歌词” 等。 v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 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 容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常:
3、词的分类: 冷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 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 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 派。 冷(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 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 李清跑、周邦彦等) 令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
v 3、词的分类: v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 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v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 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v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 派。 v(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 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 李清照、周邦彦等) v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 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 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 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 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 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白衣卿相的悲欢歌唱 柳永(为987—一为1053),北宗伺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 羁,终身潦倒。 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 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伺,铺叙刻 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 当时流传很广,“凡有并水处,皆能歌 柳词”,有《乐章集》
白衣卿相的悲欢歌唱 v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 羁,终身潦倒。 v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 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 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 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 柳词” ,有《乐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