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Pathogen biology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02008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40(其中实验8学时)/2学分考核方式:见《课程教学大纲目录》中考核方式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二、课程教学目的《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规律、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运用所学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人类健康。三、课程的教学方法1.理论适时利用电化教学(如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拓宽对本门课程的知识面,在计划课时外,可酌情安排专题讲座,介绍寄生虫和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新进展,对学有余力的可指导开展课余兴趣小组活动。2.实验采用观察标本、示教和技术操作,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3.辅导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学习,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答疑,指导学习方法。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学生考核成绩由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组成,其中理论课成绩占80%,实验课成绩占20%。理论课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学生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作业两部分构成,其中实验报告占20分。五、教材及参考书(小4号黑体)【教材]:石佑恩主编,《病原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2版[参考书目]:沈继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4版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刘晶星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李成义主编,《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第1版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章节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理论讲授学时42第1-5章总论22第29-32章医学原虫学108第34—36章医学蠕虫学1212第6—17章细菌学88第20—28章病毒学3632合计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Pathogen bi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02008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学分:40(其中实验8学时)/2学分 考核方式:见《课程教学大纲目录》中考核方式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 虫(包括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规律、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是基础医学中重要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 体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 基础。同时也可运用所学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人类健康。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1.理论 适时利用电化教学(如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使教学内容生 动化、形象化,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拓宽对本门课程的知识面,在计划课时外,可酌 情安排专题讲座,介绍寄生虫和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新进展,对学有余力的可指导开展课余兴趣小 组活动。 2.实验 采用观察标本、示教和技术操作,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 3.辅导 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学习,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深入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答疑,指导学习方法。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学生考核成绩由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组成,其中理论课成绩占80%,实验课成绩占20%。理论课 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学生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作业两部分构成,其中实验报告占20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小4号黑体) [教材]:石佑恩主编,《病原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2版 [参考书目]:沈继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4版 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 刘晶星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李成义主编,《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第1版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 理论讲授学时 第1-5章 总论 4 2 第29-32章 医学原虫学 2 2 第34—36章 医学蠕虫学 10 8 第6—17章 细菌学 12 12 第20—28章 病毒学 8 8 合计 36 32
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4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观察革兰氏染色革兰染色24细菌的分布抗酸染色8合计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篇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及研究内容,寄生物与宿主的分类及所涉及的概念,寄生物的生活史;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2.熟悉: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的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病原性疾病的感染的特点:流行的环节、影响因素及特点;病原性疾病的的诊断及防治原则。3.了解:寄生物感染的免疫类型;了解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教学内容]1.病原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病原生物对人类的危害。2.寄生物的生物学:宿主与寄生物的分类。3.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4.病原生物感染的特点及抗感染免疫。5.病原生物性疾病的流行:流行环节、影响流行的因素及流行的特点。6.病原生物性疾病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免疫学检查、DNA诊断。7.病原生物性疾病的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8.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9.微生物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10.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重点内容]1.寄生物的生活史、寄生物及其类型、宿主及其类型。2.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3.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难点内容]1.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2.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自学内容]1.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第二篇医学原虫第一章医学原虫概论
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 次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 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结构观察 革兰氏染色革兰染色 4 2 细菌的分布 抗酸染色 4 合计 8 七、教学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论部分 第一篇 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及研究内容,寄生物与宿主的分类及所涉及的概念,寄生物 的生活史;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 2.熟悉: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的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病原性疾病的感染的特点;流行的环 节、影响因素及特点;病原性疾病的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3.了解:寄生物感染的免疫类型;了解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 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 [教学内容] 1. 病原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病原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2.寄生物的生物学:宿主与寄生物的分类。 3.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宿主对病原生物的影响。 4.病原生物感染的特点及抗感染免疫。 5.病原生物性疾病的流行:流行环节、影响流行的因素及流行的特点。 6.病原生物性疾病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免疫学检查、DNA诊断。 7.病原生物性疾病的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 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9.微生物的分布、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 10.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内容] 1.寄生物的生活史、寄生物及其类型、宿主及其类型。 2.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 3.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难点内容] 1.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 2. 病原生物对宿主的损害。 [自学内容] 1.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一章 医学原虫概论
[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原虫、滋养体、包囊、世代交替、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及英文专业名词;原虫的运动细胞器及运动方式;原虫的生殖方式:原虫的致病特点。2.熟悉:原虫的形态结构;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3.了解:原虫的营养与代谢;原虫的分类。[教学内容]1.原虫、医学原虫的概念。2.原虫形态:胞膜、胞质和胞核。3.原虫生活史:滋养体和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4.原虫生理:运动、生殖、营养与代谢。5.原虫致病: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原虫的致病特点。6.原虫分类。[重点内容]1.医学原虫、滋养体、包囊、世代交替、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难点内容]1:原虫的生殖方式:原虫的致病特点第二章叶足虫[目的要求]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病原诊断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2.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流行及防治3.了解:结肠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的鉴别要点。[教学内容]1.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重点内容]1.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阿米巴病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难点内容]2.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机制。[自学内容]1.迪斯帕内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等常见的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一般情况。第三章鞭毛虫[目的要求]1.掌握: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阴道的自净作用的概念、致病及病原诊断。2.熟悉:阴道毛滴虫的流行、防治。3.了解:滴虫病治疗药物[教学内容]1.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重点内容]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原虫、滋养体、包囊、世代交替、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及英文专业名词;原虫 的运动细胞器及运动方式;原虫的生殖方式;原虫的致病特点。 2.熟悉:原虫的形态结构;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 3.了解:原虫的营养与代谢;原虫的分类。 [教学内容] 1.原虫、医学原虫的概念。 2.原虫形态:胞膜、胞质和胞核。 3.原虫生活史:滋养体和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4.原虫生理:运动、生殖、营养与代谢。 5.原虫致病: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原虫的致病特点。 6.原虫分类。 [重点内容] 1.医学原虫、滋养体、包囊、世代交替、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概念。 [难点内容] 1.原虫的生殖方式;原虫的致病特点 第二章 叶足虫 [目的要求]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病原诊断方法及其 注意事项,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2.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流行及防治; 3.了解:结肠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 [重点内容] 1.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生活史、阿米巴病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难点内容] 2.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机制。 [自学内容] 1.迪斯帕内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等常见的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 一般情况。 第三章 鞭毛虫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阴道的自净作用的概念、致病及病原诊断。 2.熟悉:阴道毛滴虫的流行、防治。 3.了解:滴虫病治疗药物 [教学内容] 1.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 [重点内容]
1.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自学内容]1.滴虫病的防治。第三篇医学蠕虫第四章吸虫[目的要求]1.掌握: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和尾坳形态,血吸虫生活史、致病与临床表现及病原诊断: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及病原诊断;2.熟悉:蠕虫学、蠕虫病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布氏姜片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流行及防治。3.了解:治疗吸虫病常用药物。[教学内容]1.吸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和分类。2.布氏姜片吸虫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3.血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重点内容]1: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和尾蜥形态,血吸虫生活史、致病与临床表现。2.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生活史。[难点内容]1.日本血吸虫的致病机制。【自学内容]1.蠕虫学、蠕虫病、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蠕虫的分类第五章终虫[目的要求]1:掌握:猪带终虫与牛带虫成虫形态及其鉴别要点:带终虫卵、猪囊尾坳、牛囊尾坳的形态;猪带终虫与牛带终虫生活史、致病、诊断及治疗药物;细粒棘球终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2.熟悉:终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猪带终虫、牛带终虫和细粒棘球终虫的流行及防治;微小膜壳终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3.了解:终虫的生理、致病及分类。[教学内容]1.终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致病和分类。2.猪带终虫与牛带终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3.细粒棘球虫与多房棘球终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重点内容]1.猪带虫与牛带终虫细粒棘球终虫各期形态及生活是史。[难点内容]1:细粒棘球终虫对人体的致病机制。[自学内容1.微小膜壳终虫与缩小膜壳终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第六章线虫
1. 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 [自学内容] 1.滴虫病的防治。 第三篇 医学蠕虫 第四章 吸虫 [目的要求] 1.掌握: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和尾蚴形态,血吸虫生活史、致病与临床表现及病原诊断;布 氏姜片吸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及病原诊断; 2.熟悉:蠕虫学、蠕虫病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布氏姜片吸虫和日本血吸虫 的流行及防治。 3.了解:治疗吸虫病常用药物。 [教学内容] 1.吸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和分类。 2.布氏姜片吸虫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 3.血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 [重点内容] 1.日本血吸虫成虫、虫卵和尾蚴形态,血吸虫生活史、致病与临床表现。 2.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和虫卵形态、生活史。 [难点内容] 1.日本血吸虫的致病机制。 [自学内容] 1.蠕虫学、蠕虫病、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蠕虫的分类。 第五章 绦虫 [目的要求] 1.掌握: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成虫形态及其鉴别要点;带绦虫卵、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的形 态;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生活史、致病、诊断及治疗药物;细粒棘球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 断。 2.熟悉:绦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流行及防治; 微小膜壳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及防治。 3.了解:绦虫的生理、致病及分类。 [教学内容] 1.绦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致病和分类。 2.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3.细粒棘球绦虫与多房棘球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重点内容] 1.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各期形态及生活是史。 [难点内容] 1.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致病机制。 [自学内容] 1.微小膜壳绦虫与缩小膜壳绦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第六章 线虫
[目的要求]1.掌握:蛔虫、鞭虫和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蛔虫感染普遍的原因;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钩虫卵形态、钩虫生活史、致病及诊断。2熟悉:线虫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虫、鞭虫、虫、钩虫的流行及防治。3.了解:线虫的生理、致病及分类。[教学内容]1.线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致病和分类。2蛔虫、鞭虫、虫和钩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重点内容]1.蛔虫、鞭虫、虫形态、生活史;蛔虫病的并发症;虫流行广泛的原因。[难点内容]1.虫病的并发症。2.虫病的诊断。[自学内容]1.干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钩虫卵形态、钩虫生活史、致病及诊断;第四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目的要求]l.掌握: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cellwall)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在革兰染色中的意义。质粒(plasmid)的概念及特征。细菌的特殊结构英膜(capsule)、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菌毛(pilus)的概念、形成条件、化学组成、结构、功能、观察方法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2.熟悉: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细胞质的组分核糖体(ribosome)、胞质颗粒的结构及其功能。核质。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方法。3.了解: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中介体的结构及其功能。[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的特殊结构。[重点内容]1.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ce11wa11)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在革兰染色中的意义。[难点内容]1.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第二章细菌的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的方式及速度。生长曲线(growthcurve)的概念、分期及各期的特点。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常见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及意义。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2.熟悉:培养基(culturemedium)的定义、种类和应用,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人工培养的意义。3.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目的要求] 1.掌握:蛔虫、鞭虫和蛲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蛔虫感染普遍的原因;十二指肠钩虫 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钩虫卵形态、钩虫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2.熟悉:线虫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的流行及防治。 3.了解:线虫的生理、致病及分类。 [教学内容] 1.线虫概论:形态、生活史、生理、致病和分类。 2.蛔虫、鞭虫、蛲虫和钩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重点内容] 1.蛔虫、鞭虫、蛲虫形态、生活史;蛔虫病的并发症;蛔虫流行广泛的原因。 [难点内容] 1.蛔虫病的并发症。 2. 蛲虫病的诊断。 [自学内容] 1.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钩虫卵形态、钩虫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第四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cell wall)的组成、结 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在革兰染色中的意义。质粒(plasmid)的 概念及特征。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菌毛 (pilus)的概念、形成条件、化学组成、结构、功能、观察方法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2.熟悉: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细胞质的组分核糖 体(ribosome)、胞质颗粒的结构及其功能。核质。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方法。 3.了解: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中介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1.细菌的大小、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 3.细菌的特殊结构。 [重点内容] 1.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cell wall)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 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在革兰染色中的意义。 [难点内容] 1.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的方式及速度。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的概念、分期及各期的特点。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常见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及意义。细 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2.熟悉:培养基(culture medium)的定义、种类和应用,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细菌人 工培养的意义。 3.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细菌的分类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