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技术 第6讲:划分子网与构建超网 许成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网络应用技术 第6讲:划分子网与构建超网 许成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1
本章教学计划 口|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口划分子网 口C|DR
本章教学计划 I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划分子网 CIDR 2
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I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3
1.|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口|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的|P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1981年就通过了相 应的标准协议。 ■划分子网。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950]在 1985年通过。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 1993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
1. I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的 IP 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 1981 年就通过了相 应的标准协议。 ◼划分子网。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在 1985 年通过。 ◼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 1993 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 4
1.|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口分类的P地址(回忆与总结) ■所谓“分类的|P地址”就是将|P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A类、B 类、C类、D类、E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连接到的网络。第二个字段则是主 机号,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接口)。 ■一个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1. IP地址编址方法的三个历史阶段 分类的IP地址(回忆与总结) ◼所谓“分类的IP地址”就是将IP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A类、B 类、C类、D类、E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连接到的网络。第二个字段则是主 机号 ,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接口)。 ◼一个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