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管理费用26000 (6)导致利润增加5000元。设备净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应当冲 减盈余公积。 借:营业外支出一一固定资产非常损失5000 贷:盈余公积 5000 2.利润表(调整过程及其结果)如下 项 本月数调增数|调减数/调整后调整前本调整后本 调整前 本月数年累计数年累计数 、产品销售收入1000~52000 15200014500001502000 减:产品销售成550035000 9000797500 832500 产品销售费「12000 7000 5000 210000 203000 用 产品销售税1500 15000201000201000 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利润|[18000 42000241500 265500 加:其他业务利1000 10000 80000 80000 减:管理费用 8000 26000-18000 40000 14000 财务费用 2000 2000 8000 8000 营业利润 18000 68000273500323500 加:投资收益|17000 17000 9800098000 营业外收 6000 6000 15000 15000 匚减:营业外支出1501500 6500 7500 12500 四、利润总额39500 84500 379000424000 :所得税13035 27885125070128436 五、净利润 26465 56615253930295564 重新编制利润表后计算出的利润总额为42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389200 元,所得税为128436元,净利润为295564元。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424000+3200+200-10000-30000=389 200元 应纳所得税额=389200*33%=128436元 十、利润分配表的审查 1.按照我国现行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于股东大会最终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与 董事会原先提请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的差异,应采取调整当期利润分配项目年初 数的方法进行处理。 2.20X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2500-4500+3000+5000=16000(元)
贷:管理费用 26 000 (6)导致利润增加 5 000 元。设备净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应当冲 减盈余公积。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非常损失 5 000 贷:盈余公积 5 000 2.利润表(调整过程及其结果)如下 项 目 调整前 本月数 调增数 调减数 调整后 本月数 调整前本 年累计数 调整后本 年累计数 一、产品销售收入 100000 52000 152000 1450000 1502000 减:产品销售成 本 55000 35000 90000 797500 832500 产品销售费 用 12000 7000 5000 210000 203000 产品销售税 金及附加 15000 15000 201000 201000 二、产品销售利润 18000 42000 241500 265500 加:其他业务利 润 10000 10000 80000 80000 减:管理费用 8000 26000 -18000 40000 14000 财务费用 2000 2000 8000 8000 三、营业利润 18000 68000 273500 323500 加:投资收益 17000 17000 98000 98000 营业外收 入 6000 6000 15000 15000 减:营业外支出 1500 5000 6500 7500 12500 四、利润总额 39500 84500 379000 424000 减:所得税 13035 27885 125070 128436 五、净利润 26465 56615 253930 295564 重新编制利润表后计算出的利润总额为 424 000 元,应纳税所得额为 389 200 元,所得税为 128 436 元,净利润为 295 564 元。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 424 000 +3 200 + 2 000 —10 000 —30 000 = 389 200 元 应纳所得税额 = 389 200 * 33% = 128 436 元 十、利润分配表的审查 1.按照我国现行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于股东大会最终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与 董事会原先提请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的差异,应采取调整当期利润分配项目年初 数的方法进行处理。 2.20X1 年年初未分配利润=12500-4500+3000+5000=16000(元)
十一、现金的清查 1.资料1通过对库存现金实施突击盘点获得;资料2.3可通过询问出纳(“是 否有已收付现金但尚未入账的收付款凭证?”),并检查相关的收付款凭证来获 得;资料4可通过现金日记账,并对20X1年1月1日至20X1年1月10日现金 收付款凭证进行检査与汇总(或对本一时段现金日记账现金收入、支出情况进行 汇总)来获得。 2.20X0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实有额=20X1年1月10日库存现金实有额 +20X1年1月1日至20X1年1月10日现金支出总额一20X1年1月1日至20X1 年1月10日现金收入总额+未入账的现金支出总额一未入账的现金收入总额 1997.58+4120-4560.16+520-390=1947.42元。 20X0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盘盈额=1947.42-1060.04=887.38元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1)库存现金盘盈,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并进行相关的处理;(2)现金收支入账不及时,应当做到现金收支及时入账, 并做到日清月结;(3)有白条抵库的情况,应当对出纳进行批评教育,并及时 追回未经批准的借款。 十二、银行存款的审查 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下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X1年7月31 企业账项 金额银行账项金额 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22000银行“对账单”余额 22354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5500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6006 400 改正错误 46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调整后的余额 225546 调整后的余额 22554 2.存在的问题:第1笔和第3笔经济业务有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问题,需检 查;银行存款日记账有错记漏记情况。 十三、短期投资的审查 存在的问题:(1)购买短期股票包含的已宣告未发放股利应记入“应收股 利”账户,不应记入“投资收益”账户,该公司这样做属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2)购买短期股票发生的佣金、手续费应增加短期投资成本,不应增加财 务费用,该公司这样做属虚减资产,虚增费用 (3)由于市价高于成本,因而短期投资应当按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该公司按市价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短期投资”项目,属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账务调整 (1)借:应收股利 12000
十一、现金的清查 1.资料 1 通过对库存现金实施突击盘点获得;资料 2.3 可通过询问出纳(“是 否有已收付现金但尚未入账的收付款凭证?”),并检查相关的收付款凭证来获 得;资料 4 可通过现金日记账,并对 20X1 年 1 月 1 日至 20X1 年 1 月 10 日现金 收付款凭证进行检查与汇总(或对本一时段现金日记账现金收入、支出情况进行 汇总)来获得。 2.20X0 年 12 月 31 日库存现金实有额= 20X1 年 1 月 10 日库存现金实有额 +20X1 年 1 月 1 日至 20X1 年 1 月 10 日现金支出总额 — 20X1 年 1 月 1 日至 20X1 年1月10日现金收入总额 + 未入账的现金支出总额 — 未入账的现金收入总额 = 1 997.58 + 4 120 – 4 560.16 +520 — 390 = 1 947.42 元。 20X0 年 12 月 31 日库存现金盘盈额 = 1 947.42 – 1 060.04 = 887.38 元。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1)库存现金盘盈,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并进行相关的处理;(2)现金收支入账不及时,应当做到现金收支及时入账, 并做到日清月结;(3)有白条抵库的情况,应当对出纳进行批评教育,并及时 追回未经批准的借款。 十二、银行存款的审查 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下: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X1 年 7 月 31 企业账项 金额 银行账项 金额 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 220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22354 6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55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400 0 改正错误 46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200 0 调整后的余额 225546 调整后的余额 22554 6 2.存在的问题:第 1 笔和第 3 笔经济业务有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问题,需检 查;银行存款日记账有错记漏记情况。 十三、短期投资的审查 存在的问题:(1)购买短期股票包含的已宣告未发放股利应记入“应收股 利”账户,不应记入“投资收益”账户,该公司这样做属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2)购买短期股票发生的佣金、手续费应增加短期投资成本,不应增加财 务费用,该公司这样做属虚减资产,虚增费用。 (3)由于市价高于成本,因而短期投资应当按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该公司按市价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短期投资”项目,属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账务调整: (1)借:应收股利 12 000
贷:投资收益一一出售短期股票 12000 (2)借:短期投资 3000 贷:财务费用 3000 (3)借:投资收益 120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年末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应按成本价(90300元)列 示,不应按市价列示 十四、债权业务的审查 这笔货款存在的问题可能有: 1.此货款有纠纷。如购销双方在产品价格、质量等方面有分歧,故宏丰商场 全部拒付该厂的电扇款。 2.此货款纯属虚构。该厂为了完成19X9年的销售和利润计划,虚构应收销 货款和销售收入,从而虚增当年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 3.可能是记账错误,如该货款为应向其他单位收取的货款 4可能是该货款已收回,被人利用或工作失误未销账 、对上述情况应派人或去函到宏丰商场了解其真正原因。若是双方因价格、 质量方面的问题出现争执,应组织双方共同协商解决:若是记账有错误,或工作 失误未销账,则应立即更正:若是虚构或款收回被人利用,则要严肃处理,并及 时调整有关账目 十五、坏账准备的审查 1.存在的问题:(1)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增加坏账准备余额。该企业将 其记入“其他应付款”既造成以后要多提坏账准备,增加费用,又为私设小金库 或贪污舞弊提供了准备。(2)年末企业应冲销坏账准备160元[8000×03‰ (6000-3000+1000),该企业反而又提2400元,虚增费用4000元(2400+1600)。 2.调整分录: (1)借:其他应付款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2)借:坏账准备 4000 贷:管理费用 4000 十六、存货采购业务的审查 1.上述资料讲述的材料采购业务,财会部门记账在前,仓库验收在后,财会 部门并不以验收单作为记账依据,说明该企业未能很好地执行材料记账、验收相 互牵制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采购业务容易出错,账簿记录也易混乱或造成账实 不符。 财会部门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处理有误,外地运杂费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 不应计入当期的期间费用 2.应要求企业做调整分录,具体为 借:原材料 1500 贷:管理费用 00
贷:投资收益——出售短期股票 12 000 (2)借:短期投资 3 000 贷:财务费用 3 000 (3)借:投资收益 12 000 贷:短期投资 跌价准备 12 000 年末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应按成本价(90 300 元)列 示,不应按市价列示。 十四、债权业务的审查 这笔货款存在的问题可能有: 1.此货款有纠纷。如购销双方在产品价格、质量等方面有分歧,故宏丰商场 全部拒付该厂的电扇款。 2.此货款纯属虚构。该厂为了完成 19X9 年的销售和利润计划,虚构应收销 货款和销售收入,从而虚增当年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 3.可能是记账错误,如该货款为应向其他单位收取的货款。 4.可能是该货款已收回,被人利用或工作失误未销账。 针对上述情况,应派人或去函到宏丰商场了解其真正原因。若是双方因价格、 质量方面的问题出现争执,应组织双方共同协商解决;若是记账有错误,或工作 失误未销账,则应立即更正;若是虚构或款收回被人利用,则要严肃处理,并及 时调整有关账目。 十五、坏账准备的审查 1.存在的问题:(1)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增加坏账准备余额。该企业将 其记入“其他应付款”既造成以后要多提坏账准备,增加费用,又为私设小金库 或贪污舞弊提供了准备。(2)年末企业应冲销坏账准备 1600 元[800000×3‰― (6000―3000+1000)],该企业反而又提 2400 元,虚增费用 4000 元(2400+1600)。 2.调整分录: (1)借:其他应付款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2)借:坏账准备 4000 贷:管理费用 4000 十六、存货采购业务的审查 1.上述资料讲述的材料采购业务,财会部门记账在前,仓库验收在后,财会 部门并不以验收单作为记账依据,说明该企业未能很好地执行材料记账、验收相 互牵制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采购业务容易出错,账簿记录也易混乱或造成账实 不符。 财会部门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处理有误,外地运杂费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 不应计入当期的期间费用。 2.应要求企业做调整分录,具体为: 借:原材料 1 500 贷:管理费用 1 500
对于由于运输部门责任引起的材料短缺应追究其责任,要求赔偿。赔偿前做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20*34.50)2070 贷:原材料 2070 同时应当调整材料明细账的实际入库数量、总成本和单价。 实际入库数量=8500-80=8420千克 实际总成本=293250+1500-2070=292680元 实际单位成本=292680/8420=34.76元 十七、存货储存业务的审查 1.不应包括在20X2年存货内,因目的地交货,交货期为20X3年,应以收到 货款为准。 2.应包括在20X2年存货内,因20X3年1月4日收到货物才付款,20X2年 既未开票亦未发出货物,物权并未转移,销售不能成立。 3.如果已付款并已收到发票账单,就应计入20X2年存货内(属于在途物资), 因属离厂交货,交货后就已属本企业存货。但如果未收到发票账单且未付款,就 不应计入20X2年存货内(因为无入账依据)。 4.不应包括在20X2年存货内,因已收款并将货物送装运部门,销售已成立 十八、存货发出业务的审查 1.违反一贯性原则,多计生产成本;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 2.虚增成本,隐瞒利润,少交税金。 3.调整分录为: (1)多计成本的调整 借:原材料 2250 贷:生产成本 (2)乱挤成本的调整 借:在建工程 65812.50 贷:生产成本 5625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 9562.50 十九、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 1.企业购入设备及支付价款和有关费用的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虚增实收资本,人为冲减盈余公积; (2)未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及累计折旧,虚增费用,虚减当年的利 润,属于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行为 调整分录为: (1)借:实收资本 70000 累计折旧 10000 贷:盈余公积 80000 (2)借:固定资产 1000 贷:管理费用 1000 并补提20X1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对于由于运输部门责任引起的材料短缺应追究其责任,要求赔偿。赔偿前做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20 * 34.50) 2070 贷:原材料 2070 同时应当调整材料明细账的实际入库数量、总成本和单价。 实际入库数量 = 8 500 —80 = 8 420 千克 实际总成本 = 293 250 + 1 500 — 2 070 = 292 680 元 实际单位成本 = 292 680 /8 420 = 34.76 元。 十七、存货储存业务的审查 1.不应包括在 20X2 年存货内,因目的地交货,交货期为 20X3 年,应以收到 货款为准。 2.应包括在 20X2 年存货内,因 20X3 年 1 月 4 日收到货物才付款,20X2 年 既未开票亦未发出货物,物权并未转移,销售不能成立。 3.如果已付款并已收到发票账单,就应计入 20X2 年存货内(属于在途物资), 因属离厂交货,交货后就已属本企业存货。但如果未收到发票账单且未付款,就 不应计入 20X2 年存货内(因为无入账依据)。 4.不应包括在 20X2 年存货内,因已收款并将货物送装运部门,销售已成立。 十八、存货发出业务的审查 1.违反一贯性原则,多计生产成本;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 2.虚增成本,隐瞒利润,少交税金。 3.调整分录为: (1)多计成本的调整: 借:原材料 2250 贷:生产成本 2250 (2)乱挤成本的调整: 借:在建工程 65812.50 贷:生产成本 562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9562.50 十九、固定资产增加的审查 1.企业购入设备及支付价款和有关费用的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虚增实收资本,人为冲减盈余公积; (2)未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及累计折旧,虚增费用,虚减当年的利 润,属于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行为。 调整分录为: (1)借:实收资本 70000 累计折旧 10000 贷:盈余公积 80000 (2)借:固定资产 1000 贷:管理费用 1000 并补提 20X1 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2.改扩建支出应列入固定资产价值,该厂将其列入待摊费用,混淆了收益性 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线,虚增费用,少计固定资产价值。 调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6000 贷:待摊费用 产成品 10000 并补提20X1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3.购入的电动机3台,计价8580元,已证实属于固定资产,企业将其列入 待摊费用,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线,会造成少计资产价值。应编 制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8580 贷:产成品 8580 并补提20X1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二十、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 1.该项目账务处理不正确。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折旧额分别 为20000,12000,7200,4400和4400元,五年累计应提折旧48000元, 第三年末应累计计提折旧392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10800元。 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1)转入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800 累计折旧 39200 贷:固定资产 50000 (2)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 (3)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4)结转报废出售的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以出 8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800 2.企业对该项目企业的账务处理错误表现在:(1)未按制度规定转入固定 资产清理,未冲销“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使企业资产状况不真实, 从而影响账务状况的真实性;(2)未按制度规定正确反映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 造成营业外支出计算不正确,导致当期损益不真实、不正确 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二) 1.存在的问题 (1)报废机床变价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该厂计入盈余公积属虚减收入, 虚增所有者权益,偷漏所得税 (2)将设备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 相关税费,作为投资的入账价值,不考虑评估增值,并应当通过“固定资产清理 进行核算。该企业这样处理,会计处理不规范,但不影响最终会计处理结果
2.改扩建支出应列入固定资产价值,该厂将其列入待摊费用,混淆了收益性 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线,虚增费用,少计固定资产价值。 调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6000 贷:待摊费用 50000 产成品 10000 并补提 20X1 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3.购入的电动机 3 台,计价 8580 元,已证实属于固定资产,企业将其列入 待摊费用,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线,会造成少计资产价值。应编 制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8 580 贷:产成品 8 580 并补提 20X1 年度应提取的折旧。 二十、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 1.该项目账务处理不正确。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至第五年的折旧额分别 为 20 000,12 000,7 200,4 400 和 4 400 元,五年累计应提折旧 48 000 元, 第三年末应累计计提折旧 39 200 元,固定资产净值为 10 800 元。 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1)转入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800 累计折旧 39 200 贷:固定资产 50 000 (2)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000 (3)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4)结转报废出售的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以出 8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800 2.企业对该项目企业的账务处理错误表现在:(1)未按制度规定转入固定 资产清理,未冲销“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使企业资产状况不真实, 从而影响账务状况的真实性;(2)未按制度规定正确反映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 造成营业外支出计算不正确,导致当期损益不真实、不正确。 固定资产减少的审查(二) 1.存在的问题: (1)报废机床变价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该厂计入盈余公积属虚减收入, 虚增所有者权益,偷漏所得税。 (2)将设备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 相关税费,作为投资的入账价值,不考虑评估增值,并应当通过“固定资产清理” 进行核算。该企业这样处理,会计处理不规范,但不影响最终会计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