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主编:黄达
货币金融学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 主编:黄达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章节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课时 2 教 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度量 掌握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理解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 学 3.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的一般原理。 目 4.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掌握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的 5.理解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教学重点: 教学 1.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重点 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3.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方法 突出方法: 详解法、举例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难点: 教学 1.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2.供求混合推动说。 3.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方法 突破方法: 举例法、详解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李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2-01 2.中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日标区间,杨志伟,上海金融,2003.4 3.中国的CP1 相关 4.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内容 5.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案例 6.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一一中国1994年的经验 素材 7.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 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专栏 8.案例:2007年价格波动的原因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章节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课时 2 教 学 目 的 1.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度量。 2.掌握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理解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 3.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的一般原理。 4.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掌握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5.理解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2.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3.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突出方法: 详解法、举例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2.供求混合推动说。 3.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突破方法: 举例法、详解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相关 内容 素材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李杰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3-12-01 2.中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目标区间,杨志伟,上海金融,2003.4 3.中国的 CPI 4.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5.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案例 6.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中国 1994 年的经验 7.中国人民银行 2004 年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 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专栏 8.案例:2007 年价格波动的原因
9.案例:中国的通货紧缩 10.案例: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11.铸币税与通货膨胀 教 本章的主题是社会供求失衡的两种表现形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核心 学 问题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 对于基本理论,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等问题,以课堂讲授为 设 主。 必 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让学生以学习小 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阅读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专栏,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通货膨 胀发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及其效果,以增强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 一、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学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内 四、通货紧缩 容 研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讨 案例1:2008年中国应对全面通胀的挑战 内 问题:导致2008年全面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是如何控制通货影 胀的? 后 案例2: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问题:对比日本的状况,如何看待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 以上案例分析由个人以回帖方式完成,并于第15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平台“课程讨论区”栏目中
9.案例:中国的通货紧缩 10.案例: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11.铸币税与通货膨胀 教 学 设 计 本章的主题是社会供求失衡的两种表现形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核心 问题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 对于基本理论,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等问题,以课堂讲授为 主。 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让学生以学习小 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阅读中国人民银行 2004 年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专栏,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通货膨 胀发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及其效果,以增强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 学 内 容 一、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四、通货紧缩 研 讨 内 容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案例 1:2008 年中国应对全面通胀的挑战 问题:导致 2008 年全面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是如何控制通货膨 胀的? 案例 2:通货紧缩困扰日本 问题:对比日本的状况,如何看待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 以上案例分析由个人以回帖方式完成,并于第 15 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平台“课程讨论区”栏目中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学 课时:0.5 一、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过 二、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的演变 苏联对通货膨胀定义的特点是:将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货币必要量作为衡量纸币是否过多的 标准:单纯与弥补财政赤字挂钩:断言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怒 改革开放后以后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二:一种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溺 的区别:另一种认为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二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二者可以等同使用。 在西方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地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世界各国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实际都是使用物价指数 采用的指数主要有三: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I: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 生产总值冲减指数deflator 核心价格指数是指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 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 即问即答 1.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课时:0.5 一、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1.强制储蓄效应 经济己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生产要素闲置,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 储蓄,则不会引发物价上涨。 2.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相同,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人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人收入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课时:0.5 一、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二、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的演变 苏联对通货膨胀定义的特点是:将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货币必要量作为衡量纸币是否过多的 标准;单纯与弥补财政赤字挂钩;断言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以后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二:一种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的区别;另一种认为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二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二者可以等同使用。 在西方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地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世界各国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实际都是使用物价指数 采用的指数主要有三: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批发物价指数 WPI;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 生产总值冲减指数 deflator 核心价格指数是指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 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 。 即问即答: 1. 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课时:0.5 一、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1.强制储蓄效应 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生产要素闲置,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 储蓄,则不会引发物价上涨。 2.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相同,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人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