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制作人:谢燕制作日期:9月14日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9.《王几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注意阅读速度和效果。 2.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3.概括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圈点勾画的句子筛选和评价 【学习过程】 知识皱甚 作者介绍:马及时(%啪-).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 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 孩子》等。 自学指导一 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摆头,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贯通全文。记 录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1.本文的标题是 作者是 2.本文拟题的角度是 你能不能换个角度拟题? 自喾指导二 再读课文,拿红笔标注段序,然后独立完成整体感知的问题。6分钟后,指名展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读完本文,我记住了王老师经典的外貌是 经典的表情 经典的动作是 经典的语言是 所以我认为王几何老师是一个经典的 的老师 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科目:语文 制作人:谢燕 制作日期:9 月 14 日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1 9. 《王几何》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注意阅读速度和效果。 2.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3.概括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圈点勾画的句子筛选和评价。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 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 孩子》等。 自学指导一 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摆头,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贯通全文。记 录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1. 本文的标题是 ,作者是 。 2.本文拟题的角度是 ,你能不能换个角度拟题? 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拿红笔标注段序,然后独立完成整体感知的问题。6 分钟后,指名展 示。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 读完本文,我记住了王老师经典的外貌是 ,经典的表情 是 ,经典的动作是 , 经典的语言是 ,所以我认为王几何老师是一个经典的 的老师
科目:语文制作人:谢燕制作日期:9月14日年级:七年级 班级姓名_学号 3.本文表达了“我”对王几何老师什么样的情感? 自学指导三 三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标注喜欢的理由。3分钟后,小组交 的阅读贏惜 当堂训缤 1.王几何是从第几段出场的,前面的语段有何作用? 2.我们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个“王几何”老师,想一想,她(他)留在你 脑海中的“经典”是什么? 咸的髁堂小结 通过喾司这篇文,气认识了一个 的老师,我 记惟了一节 的镙,似中我蔌得了许人生的启杀 组长意见 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科目:语文 制作人:谢燕 制作日期:9 月 14 日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2 3.本文表达了“我”对王几何老师什么样的情感? 自学指导三 三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标注喜欢的理由。3 分钟后,小组交 流。 我的阅读感悟: 当堂训练 1. 王几何是从第几段出场的,前面的语段有何作用? 2. 我们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个“王几何”老师,想一想,她(他)留在你 脑海中的“经典”是什么? 我的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认识了一个 的老师,我 记住了一节 的课,从中我获得了许多人生的启示: 组长意见
科目:语文制作人:谢燕制作日期:9月14日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 不逾矩()() 省()吾身 传()不习乎 曾()子 箪()食 曲肱()而枕之 2.学生齐读,分小组完成。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抑扬顿 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自喾指导二 1.学生结合课本下注释,试着独立翻译下面《论语》二章8分钟 第一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时( )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愠()不亦君子( )乎?”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人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科目:语文 制作人:谢燕 制作日期:9 月 14 日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3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 )语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不逾矩..( )( )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曾.( )子 一箪.( )食 曲肱.( )而枕之 2.学生齐读,分小组完成。第一遍 读准字音 ; 第二遍 读出节奏 ;第三遍 抑扬顿 挫。 3.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自学指导二 1.学生结合课本下注释,试着独立翻译下面《论语》二章 8 分钟 第一章 (一)分析文义 子( )曰( ):“学( )而时( )习( )之,不亦( ) 说( )乎( )?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 愠( )不亦君子( )乎?” 第二章 曾子曰( ):“吾( )日( )三( )省( )吾身:为( )人
科目:语文制作人:谢燕制作日期:9月14日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 )乎?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 )矩( 由兽指导三 同学们已初通文意,试当堂背诵《论语》前三章,教师抽查。5分钟。 当堂训练 孔子,名 ),字 ),是()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尊称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2、《 》是记载( )及其弟子(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的朱熹把《论语》与《 》《 》合称为“四书”。 3、填上横线上的字,并翻译加点字词 位好老师,胜挝万卷书
科目:语文 制作人:谢燕 制作日期:9 月 14 日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4 谋( )而( )不忠( )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 )乎?传( ) 不习( )乎?”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 )五而志( )于( )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 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 ), 不逾( )矩( )。” 自学指导三 同学们已初通文意,试当堂背诵《论语》前三章,教师抽查。5 分钟。 当堂训练 1、孔子,名( ),字( ),是( )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尊称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 家。 2、《 》是记载( )及其弟子( )的书,是( ) 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的朱熹把《论语》与《 》《 》 《 》合称为“四书”。 3、填上横线上的字,并翻译加点字词
科目:语文制作人:谢燕制作日期:9月14日年级:七年级 班级姓名_学号 ③三十而立()四十不() )天命( 耳顺( )不逾( )矩( 4我的学习收获是: 组长意见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3、填上横线上的字,并翻译加点字词, ①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 乎”②子曰:“吾日() )省( )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 )不习 ⑤学而不思则(2( )思而不学则()( ⑥子曰:“贤哉,回也!-()食,一瓢饮,在()巷,人不(()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古诗词默写: 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科目:语文 制作人:谢燕 制作日期:9 月 14 日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5 ③三十而立.( )四十不(. ).( )天命..( ) 耳顺..( )不逾.( )矩.( ) 4.我的学习收获是: 组长意见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 3、填上横线上的字,并翻译加点字词, ①子曰:“学而时.( )习.( )之 ,不亦说.( )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 ) , 不亦君子..( . ).乎”②子曰:“吾日.( )三. ( )省.( )吾身:为.( )人谋. ( )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 乎?传.( )不习.( )乎” ⑤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 )食,一瓢饮,在( )巷,人不.( ).( )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古诗词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