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文,完成 1、给生字词注音,标注自然段。 2、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3、全文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和母亲几 次嬉戏?
读课文,完成—— • 1、给生字词注音,标注自然段。 • 2、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 3、全文写了“我”变成金色花后和母亲几 次嬉戏?
读准字音 匿笑花瓣洙浴告 XIU mo yan XI 嗅到罗摩衍那膝上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嗅到 罗摩衍那 膝上 nì bàn mù dǎo xiù mó yǎn xī 读 准 字 音
知识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 花?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 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 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 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 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知识探究: •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 花? •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 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 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 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 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三次嬉戏: 妈妈 孩子 ·1、祷告时 散花香 2、看书时 ·投阴影 ·3、到牛棚 ·现原形
三次嬉戏: • 妈妈 • 1、祷告时 • 2、看书时 • • 3、到牛棚 • 孩子 • 散花香 • 投阴影 • 现原形
知识探究: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 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 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
知识探究: •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 道? •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 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 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