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致橡树 舒婷
学生时代的舒婷
学生时代的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1982年 出版诗集《双桅船》。中国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 散文集《心烟》 诗歌特点舒婷的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一代人 对历史、对祖国、对爱情的崭新理念,以感人的激情、 深邃的思想与精巧新奇的意象取胜,如著名的《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另一类以描写自己内在情 思,树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以及对爱情的回忆与期 待为主,以真挚、委婉的情思与隽永、优美的意境取胜, 如《春夜》业《秋夜送友》、《落叶》、《思念》等
舒婷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1982年 出版诗集《双桅船》。中国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 主要著作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 散文集《心烟》 诗歌特点 舒婷的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一代人 对历史、对祖国、对爱情的崭新理念,以感人的激情、 深邃的思想与精巧新奇的意象取胜,如著名的《致橡树》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另一类以描写自己内在情 思,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以及对爱情的回忆与期 待为主,以真挚、委婉的情思与隽永、优美的意境取胜, 如《春夜》、《秋夜送友》、《落叶》、《思念》等
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 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 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 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 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 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 有顾城、北岛等
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 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 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 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 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 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 有顾城、北岛等
像
致 橡 树 木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