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药理学 教学大纲 南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2005.3 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使用) 本套大纲是为适应我校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以前大纲编写质 量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岀的修订版,遵循培养目标,适宜于五年制教学需要。 理论课教学为76学时,在使用时,特别强调与教材的配合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药 理 学 教 学 大 纲 南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2005.3 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使用) 本套大纲是为适应我校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以前大纲编写质 量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修订版,遵循培养目标,适宜于五年制教学需要。 理论课教学为 76 学时,在使用时,特别强调与教材的配合
刖言 《本科药理学教学大纲》是按照人民卫生岀版社《药理学》教材第六版的教 学内容,并在原教学大纲修订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并对各部分教学內容的重点和难点 加以突出;教学方式标注为大课讲授(一般讲授和重点讲授)和自学两种。本大 纲主要供临床医学系五年制本科学生药理学课程学习和复习时参考同时也可作 为五年制本科药理学任教老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参考。本大纲的编写以杨宝峰、苏 定冯教授主编的《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第六版为基准,在使用本大 纲时可参阅国内外药理学参考书。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 主要参考书 1.(The basic and clin ical pharmacology ) 9th edition, ed ited by Katzung,2001 2.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0th edition, ed ited by Goodman Gilman,2001。 3. Pharmacology ) 4th ed ition, edited by Rang and Dale, 1999. 4.《药理学》七年制教材,杨世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临床药理学》,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6.《医用药理学》,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前 言 《本科药理学教学大纲》是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教材第六版的教 学内容,并在原教学大纲修订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并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加以突出;教学方式标注为大课讲授(一般讲授和重点讲授)和自学两种。本大 纲主要供临床医学系五年制本科学生药理学课程学习和复习时参考,同时也可作 为五年制本科药理学任教老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参考。本大纲的编写以杨宝峰、苏 定冯教授主编的《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第六版为基准,在使用本大 纲时可参阅国内外药理学参考书。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 主要参考书: 1.《The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9th edition,edited by Katzung,2001。 2.《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0th edition, edited by Goodman &Gilman,2001。 3.《Pharmacology》,4th edition,edited by Rang and Dale,1999。 4.《药理学》七年制教材,杨世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临床药理学》,李家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6.《医用药理学》,杨藻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教学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硏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新药的硏究和开发。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重点讲授) 2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一般讲授)。 3、药理学发展简史,我国本草学的成就,现代药理学的产生和其发展概况,我 国药理学发展和成就(一般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教学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细胞膜对药物转运的方式。熟悉脂水分布系数和体液 H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教学学时: 1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重点讲授)。 2.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一般讲授)。 3、药理学发展简史,我国本草学的成就,现代药理学的产生和其发展概况,我 国药理学发展和成就(一般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教学学时: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细胞膜对药物转运的方式。熟悉脂/水分布系数和体液 pH 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2、掌握药物从不同部位吸收的特点,熟悉首过代谢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掌握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熟悉生物转化的意义、方式和阶段,重要药物代谢酶系, 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肾脏对药物的排 泄。 3、熟悉时量(效)关系和曲线的意义。掌握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熟悉稳态血 药浓度的概念 4、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类型、vd、房室模型的概念和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细胞膜对药物转运的主要方式,脂冰分布系数和体液pH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一般讲授 2药物从不同部位吸收的特点,首过代谢的概念(重点讲授) 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再分布的概念(重点讲授 4生物转化的意义、方式和阶段,重要药物代谢酶系,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 的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5药物排泄途径,药物通过肾脏排泄的特点和规律(重点讲授 6时量(效)关系和曲线的意义;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Vd、房室 模型、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和意义;药物消除动力学类型,以一级动力学消除 的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连续多次用药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规律,负荷剂量 的给法(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基本规律,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的 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2、掌握药物从不同部位吸收的特点,熟悉首过代谢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掌握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熟悉生物转化的意义、方式和阶段,重要药物代谢酶系, 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肾脏对药物的排 泄。 3、熟悉时量(效)关系和曲线的意义。掌握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熟悉稳态血 药浓度的概念。 4、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类型、Vd、房室模型的概念和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细胞膜对药物转运的主要方式,脂/水分布系数和体液 pH 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一般讲授)。 2.药物从不同部位吸收的特点,首过代谢的概念(重点讲授)。 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再分布的概念(重点讲授)。 4.生物转化的意义、方式和阶段,重要药物代谢酶系,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 的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5.药物排泄途径,药物通过肾脏排泄的特点和规律(重点讲授)。 6.时量(效)关系和曲线的意义;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Vd、房室 模型、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和意义;药物消除动力学类型,以一级动力学消除 的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连续多次用药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规律,负荷剂量 的给法(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基本规律,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的 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影响药物跨膜转运的因素和规律,pH对药物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以—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房室模型的概念。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1.教学学时:4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副作用、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激动剂、拮抗剂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pD2和pA2的概念和特点 2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配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结 合力和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3.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的类型、第二信使的种类、受体的调节。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选择性,临床效果,药物不良 反应的类型(重点讲授 2药物的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重点讲授 3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的类型、受体、配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亲合 力和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和非竞争 性)pD2和pA2的概念和特点(重点讲授) 第二信使的种类、受体的调节(一般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不良反应、评价药物效应强弱和安全性大小的指标、作用于受体
2.教学难点:影响药物跨膜转运的因素和规律,pH 对药物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房室模型的概念。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1. 教学学时: 4.0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副作用、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激动剂、拮抗剂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pD2 和 pA2 的概念和特点。 2.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配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结 合力和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3.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的类型、第二信使的种类、受体的调节。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选择性,.临床效果,药物不良 反应的类型(重点讲授)。 2.药物的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重点讲授)。 3.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的类型、受体、配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亲合 力和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和非竞争 性)、pD2 和 pA2 的概念和特点(重点讲授)。 4.第二信使的种类、受体的调节(一般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不良反应、评价药物效应强弱和安全性大小的指标、作用于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