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 1、淘汰显性性状 如果显性基因是致死的,AA和Aa的个体都死亡,则经过 一代的选择淘汰,显性基因A的频率就等于O,隐性基因a的频 率就增加到1。 2、淘汰隐性性状 在一对等位基因A和a组成的群体中,淘汰隐性个体aa,保 留的显性个体包含两种基因型AA和Aa。在杂合体Aa中的隐性 基因a不能被淘汰而同显性基因在杂合体中保留下来。这种选 择方式只能使隐性基因频率逐渐变小,但不会降到0,显性基 因频率逐渐增加,也不会达到1
二、选择 1、淘汰显性性状 如果显性基因是致死的,AA和Aa的个体都死亡,则经过 一代的选择淘汰,显性基因A的频率就等于0,隐性基因a的频 率就增加到1。 2、淘汰隐性性状 在一对等位基因A和a组成的群体中,淘汰隐性个体aa,保 留的显性个体包含两种基因型AA和Aa。在杂合体Aa中的隐性 基因a不能被淘汰而同显性基因在杂合体中保留下来。这种选 择方式只能使隐性基因频率逐渐变小,但不会降到0,显性基 因频率逐渐增加,也不会达到1
设在未选择前的初始世代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po和qo, 3种基因型AA、Aa、aa的频率分别为p2、2pq、q2。经过 淘汰隐性个体aa后,群体中只留下AA和Aa。经过连续n代 淘汰后,隐性基因频率为: qo An~ 1+nq0 由某一群体出发,达到某一基因频率需要淘汰的世代数为: 11 n= An go
设在未选择前的初始世代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p0和q0, 3种基因型AA、Aa、aa的频率分别为p 2 、2pq、q 2 。经过 淘汰隐性个体aa后,群体中只留下AA和Aa。经过连续n代 淘汰后,隐性基因频率为: 0 0 n 1 nq q q 由某一群体出发,达到某一基因频率需要淘汰的世代数为: n q0 1 q 1 n
三、迁移 >迁移(migration):是指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导致其基因 频率变化的现象。 >设在一个大群体内,每代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其迁入率为 m,则1-m为原有的个体比率。令迁入个体某一等位基因的 频率为qm,原有个体的同一等位基因的频率为qo,二者混合 后群体内等位基因的频率q将为: q1=mqm+(1-m)q0 =m(qm-qo)+qo 一代迁入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q则为: △q=q1-q0 =m(qm-qo)
三、迁移 迁移(migration):是指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导致其基因 频率变化的现象。 设在一个大群体内,每代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其迁入率为 m,则1–m为原有的个体比率。令迁入个体某一等位基因的 频率为qm,原有个体的同一等位基因的频率为q0,二者混合 后群体内等位基因的频率q1将为: q1 = mqm +(1–m)q0 = m(qm–q0)+ q0 一代迁入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q则为: △q = q1–q0 = m(qm–q0)
四、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样本的 随机抽样误差,会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上下波动性的变 化,叫做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简称为 遗传漂变。 >一般地说,一个群体越小,遗传漂变的作用越大。当群体 很大时,个体间容易达到充分的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的作 用就消失了。 >建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一些异常基因频率在小隔 离群体中特别高,可能是由于该群体中少数始祖所具有的 基因,由于遗传漂变而逐渐达到较高水平,这种现象称为 建立者效应
四、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样本的 随机抽样误差,会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上下波动性的变 化,叫做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简称为 遗传漂变。 一般地说,一个群体越小,遗传漂变的作用越大。当群体 很大时,个体间容易达到充分的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的作 用就消失了。 建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一些异常基因频率在小隔 离群体中特别高,可能是由于该群体中少数始祖所具有的 基因,由于遗传漂变而逐渐达到较高水平,这种现象称为 建立者效应
第三节生物进化学说 生物到底是怎样进化的?
第三节 生物进化学说 生物到底是怎样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