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秋 棋
《 下 棋 》 梁实秋
焦点问题 口1.人性揭示,生活小品 2.妙趣横生,言近旨远
一、焦点问题 ▪ 1. 人性揭示,生活小品 ▪ 2. 妙趣横生,言近旨远
二、其人其文 1、作者的生平 梁实秋(1903-1987)祖籍浙江杭州,生 于北京,原名治华。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 1923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 比亚大学等数所大学学习,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学位。1926年回国,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回国 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 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曾和胡适、徐 志摩等人共创新月书店,是当时文坛“新月派” 后期的大将之一。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争议的A
二、其人其文 1、作者的生平 梁实秋(1903—1987)祖籍浙江杭州,生 于北京,原名治华。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 1923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 比亚大学等数所大学学习,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学位。1926年回国,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回国 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 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曾和胡适、徐 志摩等人共创新月书店,是当时文坛“新月派” 后期的大将之一。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 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 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 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期间,他在 副刊上写了这么一篇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 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 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 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未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 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我老实承认,我的交游 ‘文坛’,我就根本不知其坐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 时期的一切都与抗战有关,写文章也一定和抗战有关联,你梁实秋说某些文章可 以“与抗战无关”,是何居心? “与抗战无关论”的罪名让梁实秋背负了几十年。但是据统计,梁实秋在抗 战期间所写的文章里,提到“抗战”二字的次数很多。他在抗战开始时力主抗战, 被自本人定为抗百分子,为躲避日本人的追害,孤身一人苁没口逃到重庆,和夫 人长期别离六年之久。他对白本人的痛恨可想而知。1940年,梁实秋本来想随 个访问团到延安去访问。毛泽东发电报说,我们不欢迎梁实秋来。梁实秋只好 终止随团访问。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老座谈会上的讲话》 又把梁实秋 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先是鲁迅的“丧家的资产阶级的乏走 狗”,又有毛泽东的亲批在后,“反动文人”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 1949年梁实秋去台湾后,他的作品在大陆再也没有出版过(和鲁迅在台湾的待遇 样),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出版社出版他的散文
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 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 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 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期间,他在 副刊上写了这么一篇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 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 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未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 ‘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我老实承认,我的交游不广,所谓 ‘文坛’,我就根本不知其坐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 更是茫茫然。”这篇小小的编者按引发了文坛的大地震。有人在报纸上说,抗战 时期的一切都与抗战有关,写文章也一定和抗战有关联,你梁实秋说某些文章可 以“与抗战无关”,是何居心? “与抗战无关论”的罪名让梁实秋背负了几十年。但是据统计,梁实秋在抗 战期间所写的文章里,提到“抗战”二字的次数很多。他在抗战开始时力主抗战, 被日本人定为抗日分子,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孤身一人从汉口逃到重庆,和夫 人长期别离六年之久。他对日本人的痛恨可想而知。1940年,梁实秋本来想随 一个访问团到延安去访问。毛泽东发电报说,我们不欢迎梁实秋来。梁实秋只好 终止随团访问。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把梁实秋 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先是鲁迅的“丧家的资产阶级的乏走 狗”,又有毛泽东的亲批在后,“反动文人”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了。 1949年梁实秋去台湾后,他的作品在大陆再也没有出版过(和鲁迅在台湾的待遇 一样),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出版社出版他的散文
二、其人其文 2、创作情况 “雅舍” 梁实秋抗战时期所居重庆郊外山上简陋竹棚,自 己命名为“雅舍”,在其中写出一系列幽默风趣、 意味悠远的文章 梁氏小品文代表作: 《雅舍小品》(一至四集) 《雅舍杂文》 雅舍小品 《雅舍轶文》等
二、其人其文 2、创作情况 ▪ “雅舍”: 梁实秋抗战时期所居重庆郊外山上简陋竹棚,自 己命名为“雅舍”,在其中写出一系列幽默风趣、 意味悠远的文章。 ▪ 梁氏小品文代表作: 《雅舍小品》(一至四集) 《雅舍杂文》 《雅舍轶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