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 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 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孔子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9.28,551BC-4.11,479BC)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 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 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孔子 (9.28,551BC-4.11,479BC)
离 三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巽 喜 阴阳平衡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H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独阴不存,孤阳不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江 矛盾的普遍性 对立统 否定之否定 量变到质变 三三 物质无限分割 质能转换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诉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守护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传统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阴阳平衡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独阴不存,孤阳不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矛盾的普遍性 对立统一 否定之否定 量变到质变 物质无限分割 质能转换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守护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传统
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 一天人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华文化以《易经》为基石,儒释道为主干
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 —天人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华文化以《易经》为基石,儒释道为主干
四书五经 >四书: 朱熹 (1130~1200AD)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朱熹 (1130~1200AD)
当代国学大师一一南怀瑾 禅海蠡测(1955) 楞严大义今释(1960) 论语别裁(1976,2005) 新旧的一代(1977) 孟子旁通(一)(1984) 历史的经验(1985,1986) 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 (1986) 老子他说(1987,2009,2010) 易经杂说一一易经哲学之研究(1987) 易经系传别讲(1991) 金刚经说什么(1992) 药师经的济世观(1995) 原本大学微言(1998) 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 (2003)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2008) (1918年3月18日一2012年9月29日)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2008)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 禅海蠡测(1955) 楞严大义今释(1960) 论语别裁(1976,2005) 新旧的一代(1977) 孟子旁通(一)(1984) 历史的经验(1985,1986) 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1986) 老子他说(1987,2009,2010) 易经杂说——易经哲学之研究(1987) 易经系传别讲(1991) 金刚经说什么(1992) 药师经的济世观(1995) 原本大学微言(1998) 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2003)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2008)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2008) (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