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广州一中黄欣欣制作 懂作者 )基本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 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 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 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琵琶行》 广州一中黄欣欣制作 ◼ 一、懂作者 ◼ (一)基本资料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 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 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 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二)生平轶事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 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 苦。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 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 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 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 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 的接触和了解。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 “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 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 (二)生平轶事 ◼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 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 苦。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 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 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 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 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 的接触和了解。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 “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 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知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 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 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 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 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 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 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 二、知背景 ◼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 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 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 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 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 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 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三、识体裁(关于“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 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 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 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 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三、识体裁(关于“行”) ◼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 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 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 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 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四、逐段疏通及重点讲评(一)小序 1、小序对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 司马。 为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 舟中夜弹琵琶者。 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 有人弹琵琶。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 间其人,本长安倡女,尝都流行的声韵。 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 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 位琵琶大师学艺。(状语 后置句)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 嫁给商人为妻
四、逐段疏通及重点讲评(一)小序 1、小序对译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 ◼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 舟中夜弹琵琶者。 ◼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 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 为九江郡司马。 ◼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 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 有人弹琵琶。 ◼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 都流行的声韵。 ◼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 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 位琵琶大师学艺。(状语 后置句) ◼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 嫁给商人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