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系统复习资料汇编【二】 蹴() 一箪食() 一豆羹() 相梁() 3() 酸泉() 鸱( 濠梁() 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勺() 旗靡() 啪哑()()汹涌()()怅惘()() 锦幛()() 曹刿() 荇藻()() 蝼蚊()() 蘸着() 蹂躏()() 干瘪() 淤滩() 明年() 迂() () 孀妻() 驳船() 疾新() 胚芽() 笑涡() 虔信() 智叟() 侵曦() 瞰望() 雎鸠()()窈窕()() 黝黑() 颤抖() 镶嵌() 覆盖() 荇菜()()寤寐()()兼葭()()参差() 未晞() () 羼水() 顺唐() 溯泗()( 湄() () 坻 涘() 白桦() 岑寂() 莺啼燕啭() 檎() 腌矇() 气()()唿哨()() 二、根拥拼音写汉字 隐匿() 一气呵成()断壁残坦()如坐针毡() 然回首() zheng嵘() 鳞次zhi比( 荣膺() 醋栗() 惦记( 巉岩() 骸骨() 吹毛求疵() 奄奄一息() dan食() 一豆geng() I泉() 狼嚎()() 咀嚼() 骄奢() 荫庇()() y丽() 始chen() 市蜃楼() 芳馨() 云翳() 穷kui()箕ben( 好qiu() ydo窕() 寤mi()jidn葭() 一泻千 c粑() 打han() 阴mi() 虬须() 同道如砥() 引颈受戮() 沉湎() 打牙j 睡眼xing忪() 蹑手nie脚() 炊烟 nigo nido( 铸就() 焦躁() 瘠薄()() 浩瀚无垠()() Ce隐() huo免( 万恶不she() 瞻望() 攫取() 臆测() 百鸟啾啾() 遍j群籍()jue取 测() ui赠() j薄()沉t hn弱( 馈赠() 陷阱() 恻隐() 百鸟jji()() 倒 颈受1() zh就() 豁免() 万籁俱寂()庖代( 告禀() yi xit 庇 糍粑() 阴霾() 万恶不敖() 鹭鸶()( 打鼾() 打牙祭() 睡眼愕忪()()峥嵥()( 腌zd 残yudn( 如坐针zhan() 遍稽群籍() 蓦然() 囫囵()() 蹑手蹑脚() dn水() 阔chub() 炊烟袅袅() 山麓() 伫立() 慰jie( 晨xi() 干bie() u滩() c新() 次栉比()() 咿嬤()() 弥()( 三、敬正下列错别字 输盘() 顶礼腴拜() 守圉() 斤斤有味() 莲漪() 山漉 摄手摄脚() 禽滑厘() 胶鬲() 拂士() 万恶不赫() 万赖俱窃() 浩翰无垠()
1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系统复习资料汇编【二】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 )( ) 汹涌..( )( ) 怅惘..( )( ) 锦幛..( )( ) 荇藻..( )( ) 蓬蒿..( )( ) 蝼蚁..( )( ) 掠.过( ) 蘸.着( ) 蹂躏..( )( ) 干瘪.( ) 淤.滩( ) 驳.船( ) 簇.新( ) 胚.芽( ) 笑涡.( ) 虔.信( ) 慰藉.( ) 晨曦.( ) 瞰.望( ) 黝.黑( ) 颤.抖( ) 镶嵌..( ) 覆.盖( ) 深邃.( ) 羼.水( ) 阔绰..( )( ) 颓.唐( ) 笔砚.( ) 擀.( ) 嘬.( ) 剜.( ) 檎.( ) 腌臜..( ) 捯气..( )( ) 唿哨..( )( ) 隐匿.( ) 一气呵.成( ) 断壁残垣.( ) 如坐针毡.( ) 荣膺.( ) 醋.栗( ) 惦.记( ) 窒.息( ) 巉.岩( ) 骸.骨( ) 吹毛求疵.( ) 奄奄.一息( ) 狼嚎..( )( ) 咀嚼.( ) 骄奢.( ) 荫庇..( )( ) 海市蜃.楼( ) 芳馨.( ) 怡.悦( ) 云翳.( ) 枭.鸟( ) 一泻.千里( ) 休憩.( ) 倒坍.( ) 虬.须( ) 同道如砥.( ) 引颈受戮.( ) 沉湎.( ) 铸.就( ) 焦躁.( ) 瘠薄..( )( ) 浩瀚.无垠.( )( ) 瞻.望( ) 攫.取( ) 臆.测( ) 百鸟啾.啾( ) 馈.赠( ) 陷.阱( ) 鲑.鱼( ) 恻.隐( ) 豁.免( ) 万籁.俱寂( ) 庖.代( ) 告禀.( ) 糍粑..( ) 阴霾.( ) 万恶不赦.( ) 鹭鸶..( )( ) 打鼾.( ) 打牙祭.( ) 睡眼惺忪..( )( ) 峥嵘..( )( ) 遍稽.群籍( ) 蓦.然( ) 囫囵..( )( ) 蹑.手蹑脚( ) 炊烟袅袅.( ) 山麓.( ) 涟漪..( )( ) 伫.立( ) 鳞.次栉.比( )( ) 津.津有味( ) 嬷嬷..( )( ) 弥撒..( )( ) 公输盘.( ) 敝舆.( ) 顶礼膜.拜( ) 守圉.( ) 禽滑.厘( ) 畎.亩( ) 胶鬲.( ) 拂.士( ) 蹴.( ) 一箪.食( ) 一豆羹.( ) 相.梁( ) 鵷. ( ) 醴.泉( ) 鸱.( ) 濠.梁( ) 长勺.( ) 玉帛.( ) 未孚.( ) 旗靡.( ) 曹刿.( ) 辙.乱( ) 昳.丽( ) 间.进( ) 期.年( ) 万仞.( ) 迂.( ) 塞.( ) 芼.( ) 箕畚..( )(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雎鸠..( )( ) 窈窕..( )( ) 荇菜..( )( ) 寤寐..( )( ) 蒹葭..( )( ) 参差..( )( ) 溯洄..( )( ) 未晞.( ) 湄.( ) 跻.( ) 坻.( ) 涘.( ) 白桦.( ) 岑.寂( ) 猝.不及防( ) 莺啼燕啭.(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mò然回首( ) zhēng 嵘( ) 鳞次 zhì比( ) 涟 yī( ) zhù立( ) 顶礼 mó拜( ) 弥 sa( ) 守 yù( ) 文 zǐ( ) 一 dān 食( ) 一豆 gēng( ) lǐ泉( ) 旗 mǐ( ) yì丽( ) shuāng 妻( ) 始 chèn( ) 穷 kuì( ) 箕 běn( ) 好 qiú( ) yǎo 窕( ) 寤 mèi( ) jiān 葭( ) sù洄( ) jū鸠( ) cí粑( ) 打 hān( ) 阴 mái( ) 鹭 sī( ) 打牙 jì( ) 睡眼 xīng 忪( ) 蹑手 niè脚( ) 炊烟 niǎo niǎo( ) cè隐( ) huò免( ) 告 bǐng( ) 万恶不 shè( ) 遍 jī群籍( ) jué取( ) yì测( ) kuì赠( ) jí薄( ) 沉 miǎn( ) chán 弱( ) 百鸟 jiū jiū( )( ) 倒 tān( ) 引颈受 lù( ) zhù就( ) 焦 zào( ) 云 yì( ) xiāo 鸟( ) 芳 xīn( ) yìn 庇( ) zhì息( ) chán 岩( ) hái 骨( ) 吹毛求 cī( ) 腌 zā( ) 荣 yīng( ) 残 yuán( ) 如坐针 zhān( ) 一气 hē成( ) dáo 气( ) tuí唐( ) chàn 水( ) 阔 chuò( ) qián 信( ) 慰 jiè( ) 晨 xī( ) 深 suì( ) 干 biě( ) yū滩( ) cù新( ) 三、改正下列错别字 斤斤有味( ) 莲漪( ) 山漉( ) 摄手摄脚( ) 争嵘( ) 万恶不赫( ) 万赖俱窃( ) 浩翰无垠( )
焦燥() 引颈受戳() 一泄千里() 海市胜楼() 6.根据意思填词语。 阴庇() 咽咽一息() 吹毛求此() 一气哈成() (1)这么一来,你的账也就勾了,这不是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 断壁残坦() 深遂() 慰籍() 族新() 好)的事吗? 敢望() 撕哑() 妖奢() (2)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四、四字短成成语填空 (3)玛丽亚_(长时间地站着)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 (4)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_(使其处于死亡的绝境)吗? 如坐针 7.(1)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覆压。() 怒 无精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_树下的幽花芳草 周道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 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 (4)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遗遇不平 A.荫遮荫庇愤懑愤激 萌遮愤激愤懑 C.荫遮 D.荫庇萌遮愤懑愤激 自得 炊烟 的品格 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遭遇 A.敬仰坚忍 钦佩 B.钦佩 C.敬仰深沉 钦佩 D.钦佩深沉 不平 沉默 9.它从石洞里 出来,又一滴一滴 进石缝里去,把石块 成的粉末 不前 不疲 成了泥土。( 置之 自语 丧气 渗变 B.渗流变碾 流连 C.流渗碾变D.渗流碾变 五、根据原文的语境造调填空 10.(1)老成持重的院长 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2)玛格丽塔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 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模样 我们现在不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 A.不屑置辩 B.好喝懒做不屑置辩 (4)院长见状地摇摇头。() A.无可奈何不动声色 固执己见 不以为然 2.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B.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无可奈何 B.踱 C.无可奈何 固执已己见 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3.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 D.不以为然 无可奈何 不动声色 11.柏油路一里一里 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 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 结果B.下场C.结局D.效果 过来。( 4.它(狗)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和恐怖的神情。 A.挨铺挤B.铺架盖 A.痛苦B.悲哀C.悲凉 C.铺架挨 5.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出来的。 12.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 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B.伸 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 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在穿枝拂
2 焦燥( ) 引颈受戳( ) 一泄千里( ) 海市胜楼( ) 阴庇( ) 咽咽一息( ) 吹毛求此( ) 一气哈成( ) 断璧残垣( ) 深遂( ) 慰籍( ) 族新( ) 敢望( ) 撕哑( ) 柔躏( ) 妖奢( ) 四、四字短或成语填空 君子 污 白 一气 成 妙手 众说 断壁 如坐针 在背 天 之乐 影影 望眼 天怒 手 脚 无精 隐隐 海市 一 千里 引颈受 周道 万户 遮天 无垠 烟云 山崩 百鸟 埋名 峭立 怪石 俱寂 摇头 有例可 中流 心如 万恶不 群籍 不宁 若市 自得 睡眼 炊烟 作气 次 比 达旦 顶礼 唠唠 不屑 莺啼 大怒 妙手 咬牙 出人 一气 成 不同 坠地 识文 威风 无 无 天开 无策 即逝 踉踉 关心 一息 心平 难以 沉默 有味 无声 壮观 恰如 赏心 不前 不疲 不近 多才 置之 及防 自语 心事 丧气 流连 老成 不动 己见 五、根据原文的语境造词填空 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 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 模样。 A.不屑置辩 颓唐不安 B.好喝懒做 不屑置辩 C.颓唐不安 不屑置辩 D.悠然自得 颓唐不安 2.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A.走 B.踱 C.跨 D.迈 3.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 。 A.结果 B.下场 C.结局 D.效果 4.它(狗)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 和恐怖的神情。 A.痛苦 B.悲哀 C.悲凉 D.悲苦 5.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出来的。 A.冒 B.伸 C.钻 D.变 6.根据意思填词语。 (1)这么一来,你的账也就勾了,这不是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 好)的事吗? (2)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 (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3)玛丽亚 (长时间地站着)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 (4)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 (使其处于死亡的绝境)吗? 7.(1)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覆压。( ) (2)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 (3)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 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 (4)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遭遇不平。 A.荫遮 荫庇 愤懑 愤激 B.荫庇 荫遮 愤激 愤懑 C.荫遮 荫庇 愤激 愤懑 D.荫庇 荫遮 愤懑 愤激 8.它 峡谷 的品格, 峡谷 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遭遇 。( ) A.敬仰 坚忍 钦佩 深沉 愤懑 不平 B.钦佩 坚忍 敬仰 深沉 不平 愤懑 C.敬仰 深沉 钦佩 坚忍 愤懑 不平 D.钦佩 深沉 敬仰 坚忍 不平 愤懑 9.它从石洞里 出来,又一滴一滴 进石缝里去,把石块 成的粉末 成了泥土。( ) A.流 渗 变 碾 B.渗 流 变 碾 C.流 渗 碾 变 D.渗 流 碾 变 10.(1)老成持重的院长 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 (2)玛格丽塔 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 (3)贝尔塔 地:“我们现在不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 (4)院长见状 地摇摇头。( ) A.无可奈何 不动声色 固执己见 不以为然 B.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固执己见 无可奈何 C.无可奈何 固执己见 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D.不以为然 无可奈何 固执己见 不动声色 11.柏油路一里一里 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 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 过来。( ) A.挨 铺 挤 B.铺 架 盖 C.铺 架 挨 D.挨 架 挤 12.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 空气, 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 ,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在穿枝拂叶地
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A.吸收承受 覆压 21.《关雎》中写君子翻来覆去难成眠的句子 B.吸收 舒展 22.《关雎》中写为美丽姑娘弹琴吹瑟的句子 C.吸收 挣脱 23.《从军行》情真意切感慨句 D.吸收承受 脱 24.《月下独酌》邀明月与身影饮酒句 13.不是开花的_,也不是结果的 而是成功的 A.快乐骄傲宁静怡悦B.快乐骄傲怡悦宁静 25.《羌村三首》父老语至沉痛句子 C.骄傲快乐怡悦宁静D.骄傲快乐宁静怡悦 14.他长到最 出他如盖的浓阴,来树下的幽花芳草。()26.《登楼》描写成都锦江名句 2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平沙茫茫的大漠景象的句子 D.茂密 六、名句填空 28.《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塞外狂飚卷地飞沙走石句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 2.《得道多助 宪卖联中 一文的主旨句 2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夕贬”句子 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思乡的句子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31.《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 32.《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33.《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6.《鱼我所欲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7.《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34.《卜算子》将“借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句子 8.《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35.《别云间》之千古名句 9.《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36.《别云间》表示死后仍将抗清的句 默写填空 10.《鱼我所欲也》写出“有所不辟”的原因的句子 11.《鱼我所欲也》一文演化出的成语 (2)永结无情游, 12.《曹刿论战》一文曹刿求见庄公的根本原因 (3)将军金甲夜不脱 13.《曹刿论战》中曹刿的乡人劝阻曹刿的原因是 (4)蓑葭苍 在水一方。 道阻且 14.《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宛在水中央。 15.《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5)万钟 万钟于我何加焉 出则无敌国外忠者,国恒亡。 I6.《曹刿论战》“辙乱旗摩”是怎么发现的? (7)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7.《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欲有求于我也 18.《曹刿论战》一文的成语有 受下赏。 19.《关雎》中写纯洁美丽好姑娘的句子 (9)令初下 20.《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 七、用“||划分朗实美
3 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 A.吸收 承受 覆压 荫遮 伸展 B.吸收 接受 覆压 荫遮 舒展 C.吸收 接受 荫遮 覆压 挣脱 D.吸收 承受 荫遮 覆压 挣脱 13.不是开花的 ,也不是结果的 ,而是成功的 和 !( ) A.快乐 骄傲 宁静 怡悦 B.快乐 骄傲 怡悦 宁静 C.骄傲 快乐 怡悦 宁静 D.骄傲 快乐 宁静 怡悦 14.他长到最 的中年,他 出他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 ) A.茂盛 舒展 荫遮 B.茂盛 伸展 荫庇 C.茂密 伸展 荫庇 D.茂密 舒展 荫遮 六、名句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 , 。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 , 。 3.《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 。 , ,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6.《鱼我所欲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 。 7.《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 8.《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 。 。 9.《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 。 。 10.《鱼我所欲也》写出“有所不辟”的原因的句子 。 11.《鱼我所欲也》一文演化出的成语 。 12.《曹刿论战》一文曹刿求见庄公的根本原因 , 。 13.《曹刿论战》中曹刿的乡人劝阻曹刿的原因是 , ? 14.《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 。 。 15.《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 。 16.《曹刿论战》“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 。 17.《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 18.《曹刿论战》一文的成语有 ; 。 。 19.《关雎》中写纯洁美丽好姑娘的句子 。 20.《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 , 。 , 。 21.《关雎》中写君子翻来覆去难成眠的句子 , 。 22.《关雎》中写为美丽姑娘弹琴吹瑟的句子 , 。 23.《从军行》情真意切感慨句 , 。 24.《月下独酌》邀明月与身影饮酒句 , 。 , 。 25.《羌村三首》父老语至沉痛句子 , 。 , 。 26.《登楼》描写成都锦江名句 , 。 2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平沙茫茫的大漠景象的句子 , 。 28.《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塞外狂飚卷地飞沙走石句子 , , 。 2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夕贬”句子 , 。 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思乡的句子 , 。 31.《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 , 。 32.《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 。 33.《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 。 ? 。 34.《卜算子》将“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句子 , 。 , 。 35.《别云间》之千古名句 , 。 36.《别云间》表示死后仍将抗清的句子 , 。 37.默写填空 (1)花间一壶酒, 。 (2)永结无情游, 。 (3)将军金甲夜不脱, , 。 (4)蒹葭苍苍, 。 。在水一方。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5)万钟 ,万钟于我何加焉。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欲有求于我也。 (8) , ,受下赏。 (9)令初下, , 。 七、用“||”划分朗读节奏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子墨子见王 20.今有人于此 文轩 21.舍其文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22.邻有敝舆 23.此为何若人 24.方五千里 (3)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5.此犹文轩 26.臣以王吏 27.之攻宋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8.为与此同类 以環为械 (6)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1.九设攻城 33.九距之 (7)故天将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4.而曰:吾知……35.所以距子矣 所以动心忍性 37.问其故 38.乃可攻也 色也 39.不能绝 八、赏析下列诗歌,《诗经》两首。 40.虽杀臣 41.吾请无攻宋矣 42.文轩 1.《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异同? 44.兵革非不坚利也45.黍而去之 46.域民 48.七里之郭 49.环而攻之 50.城非不高也 51.池非不深也 2.《关雎》以什么起兴 5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54.寡助之至 《关雎》统领全诗的句子 抒发“求之不得”的5.亲戚畔之 56.天下顺之 57.发于畎亩之中 忧思的语句是相同 58.管夷吾举于士 59.举于市 4.《关雎》一诗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写出了诗中青年男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61.苦其心志 62.劳其筋骨 63.饿其体肤 64.空乏其身 65.行拂乱 6.动心忍性 5.《蒹葭》每章的首两句写 67.人恒过 68.而后作 69.入则无法家 6.《蒹葭》重章叠句,每章只有五个相同位置上的字不同,谈谈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70.出则无敌国 72.拂士 73.敌国 74.故不为萄得也 7.《蒹葭》描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特点?这一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79.不屑 80.妻妾之奉 81.是亦不可以已乎 82.本心 84.搜于国中 九、积累文言词语 85.子知之乎 86.非梧桐不止 87.醴泉 1.为楚造云梯 2.将以攻宋 3.子墨子闻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 90.是鱼之乐也 5.而至于郢 6.何命焉为 9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92.肉食者 3.间焉 9.吾义固不杀 95.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10.请说之 1.宋何罪之有 12.不足于民 97.对曰 99.弗敢加也 4.不可谓智 5.知而不争 101.小信未旱 102.神弗福也 16.争而不得 17.知类 18.然,胡不已乎 103.虽不能察 104.忠之属也 105.可以一战
4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3)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7)故天将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八、赏析下列诗歌,《诗经》两首。 1.《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异同? 相同: 。 不同: 。 2.《关雎》以什么起兴? 。 3.《关雎》统领全诗的句子 , 。抒发“求之不得”的 忧思的语句是相同: , 。 4.《关雎》一诗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写出了诗中青年男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 5.《蒹葭》每章的首两句写 ,再写 。 6.《蒹葭》重章叠句,每章只有五个相同位置上的字不同,谈谈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 7.《蒹葭》描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特点?这一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 九、积累文言词语 1.为.楚造云梯 2.将以.攻宋 3.子.墨子.闻之 4.起于.齐 5.而至.于郢 6.何命焉为.. 7.愿.借子.杀之 8.公输盘不说. 9.吾义.固不杀人 10.请说.之 11.宋何罪之.有 12.不足于.民 13.既.已 14.不可谓智.. 15.知而.不争 16.争而不得. 17.知类.. 18.然.,胡.不已乎 19.子墨子见.王 20.今有人于此.. 21.舍其.文轩 22.邻有敝舆.. 23.此为何若..人 24.方.五千里 25.此犹.文轩 26.臣以.王吏 27.之.攻宋也 28.为.与此同类 29.解带为.城 30.以.牒为.械 31.九.设攻城 32.待楚寇. 33.九距.之 34.而.曰:吾知…… 35.所以..距子矣 36.吾知子之.所以 37.问其.故 38.乃.可攻也 39.不能绝.也 40.虽.杀臣 41.吾请.无攻宋矣 42.文轩.. 43.褐. 44.兵革..非不坚利也 45.委.而去.之 46.域.民 47.三里之城. 48.七里之郭. 49.环.而攻之 50.城.非不高也 51.池.非不深也 5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3.威.天下 54.寡助之至.. 55.亲戚..畔之 56.天下顺.之 57.发.于畎亩之中 58.管夷吾举于士. 59.举于市. 60.降大任. 61.苦.其心志 62.劳.其筋骨 63.饿.其体肤 64.空乏..其身 65.行拂乱.. 66.动.心忍.性 67.人恒.过 68.而后作. 69.入.则无法家 70.出则.无敌国 71.法家.. 72.拂士.. 73.敌国.. 74.故不为苟得..也 75.患. 76.如使.. 77.呼.尔而与之 78.蹴. 79.不屑.. 80.妻妾之奉. 81.是亦不可以已.乎 82.本心.. 83.惠子相.梁 84.搜于国.中 85.子.知之乎 86.非梧桐不止. 87.醴泉.. 88.于是..鸱 89.今子欲以.子之梁国 90.是.鱼之乐也 9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92.肉食者 ... 93.间.焉 94.何以战. 95.衣食所安. 96.弗敢专.也 97.对.曰 98.玉帛. 99.弗敢加.也 100.必以信.. 101.小信未孚. 102.神弗福.也 103.虽.不能察 104.忠.之属.也 105.可以.一战
公将鼓之 107.败绩 108.公将驰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0.遂逐齐师 111.一鼓作 (4)必为有窃疾矣 112.再而衰 113.彼竭我盈 114.难测也 2.之:(1)愿借子杀之 (2)请说之 3)宋何罪之有 (4)荆之地方五千里 115.望其旗靡 6.讽齐王纳谏 117。丽 (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6)三里之城 118.朝服衣冠 119.旦日 20.私我也 (7)委而去之 (8)多助之至 121.皆以美于徐公122.王之蔽甚矣123.谤讥于市朝 9)子之不知鱼之乐 0)庄子往见之 124.闻寡人 126.期年 (11)肉食者谋之 (12)公与之乘 127.闻之 128.我孰与 129.吾妻之美我者 3)公将驰之 (14)齐国之美丽者也 130.方七百里 131.河阳之北 132.年且九 (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8)虽我之死 133.惩山北之塞 134.出入之迂也 135.聚室而谋 (1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0)操蛇之神闻之 136.毕力平险 137.指通豫南 138.汉阴 3.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39.杂然 141.曾不能损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吾义固不杀人 142.如太行王屋何 143.且焉置土石 144.投诸渤海 (4)子固非鱼也 146.始龀 147.寒暑易节 (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48.其如土石何 49.汝心之固 150.虽我之死 4.故:(1)既克,公问其故 151.穷匮 152.何苦而不平 153.操蛇之神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54.感其诚 155.负二山 156.无陇断焉 (3)桓侯故使人问之 (4)温故而知新 158.寤寐 5)并驱如故 160.笔 161.苍苍 162.伊人 5.方:(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2)宋之地方五百里 166.宛在水中央 167.萋萋 6.类:(1)不可谓知类 (2)为与此同类 7.然:(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72.采采 涘 174.道阻且右 (2)然臣之弟子三百人 176.蒹葭 8.见:(1)见公输盘 178.吾与汝毕力平险179.不可谓仁 90.见我于王 2)胡不见我于王 9.虽:(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虽杀臣,不能绝也 十、文言归类 (1)三里之城 (一)一词多义 2)城非不高也 1.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夫子何命焉为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 106.公将 鼓. 之 107 .败绩.. 108.公将 驰. 之 109 . 辙. 110 . 遂.逐齐师 111.一鼓 作. 气 112 . 再.而衰 113.彼竭我 盈. 114.难 测. 也 115.望其旗 靡. 116 . 讽.齐王纳谏 117 .昳丽.. 118.朝 服.衣冠 119 .旦日.. 120 . 私.我也 121.皆 以.美于徐公 122.王之 蔽.甚矣 123 .谤讥.. 于市朝.. 124 . 闻.寡人 125 . 间. 进 126 .期年.. 127.闻 之. 128.我 孰. 与 129.吾妻之 美.我者 130 . 方.七百里 131 .河阳..之北 132.年 且.九十 133 . 惩.山北之 塞. 134.出入之 迂. 也 135.聚 室.而谋 136.毕力平 险. 137 . 指.通豫南 138 .汉阴.. 139 .杂然.. 140.相 许. 141 . 曾.不能损 142 . 如.太行王屋 何. 143.且焉置..土石 144.投 诸.渤海 145.荷 担. 者 146 . 始. 龀 147.寒暑易节.. 148 . 其.如土石何 149.汝心之 固. 150 . 虽.我之死 151 .穷匮.. 152.何 苦.而不平 153 . 操.蛇之神 154 . 感.其诚 155 . 负.二山 156.无陇断.. 焉 157 . 洲. 158 .寤寐.. 159 .思服.. 160 . 芼. 161 .苍苍.. 162 .伊人.. 163 . 溯. 洄 从. 之 164 . 阻. 165 .溯游.. 166 . 宛.在水中央 167 .萋萋.. 168 . 晞. 169 . 湄. 170 . 跻. 171 . 坻. 172 .采采.. 173 . 涘. 174.道阻且 右. 175 . 沚. 176 .蒹葭.. 177 .关雎.. 178.吾与 汝.毕力平险 179.不可谓 仁. 180 . 见.我于王 181 . 见.公输盘 十、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1.为: (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2)夫子何命焉为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必为有窃疾矣 2.之: ( 1)愿借子杀之 ( 2)请说之 ( 3)宋何罪之有 ( 4)荆之地方五千里 ( 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6)三里之城 ( 7)委而去之 ( 8)多助之至 ( 9)子之不知鱼之乐 (10)庄子往见之 (11)肉食者谋之 (12)公与之乘 (13)公将驰之 (14)齐国之美丽者也 (15)吾妻之美我者 (16)孰视之 (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8)虽我之死 (1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0)操蛇之神闻之 3.固: (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3)吾义固不杀人 ( 4)子固非鱼也 ( 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4.故: ( 1)既克,公问其故 ( 2)彼竭我盈,故克之 ( 3)桓侯故使人问之 ( 4)温故而知新 ( 5)并驱如故 5.方: (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2)宋之地方五百里 6.类: ( 1)不可谓知类 ( 2)为与此同类 7.然: (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2)然臣之弟子三百人 8.见: ( 1)见公输盘 ( 2)胡不见我于王 9.虽: (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 0.城: ( 1)三里之城 ( 2)城非不高也 11.是: ( 1)是亦不可以已乎 (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