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导论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海南大学
信息安全导论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海南大学
第1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习要点: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应用模式
第1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习要点: •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 计算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计算机的应用模式
1.1计算机的发展和硬件组成 1.1.1计算机的发展 1.1.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1.3存储器 1.1.4中央处理器
1.1 计算机的发展和硬件组成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1.3 存储器 1.1.4 中央处理器
1.1.1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大约从1946年到1959年) 第一代计算机的硬件主要采用电子管。这时的计算机体积 非常庞大,价格也很高,运算速度每秒仅几千次,使用机器语言 与符号语言(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尖端领域 中应用,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1.1.1 计算机的发展 • 第一代计算机 (大约从1946年到1959年) 第一代计算机的硬件主要采用电子管。这时的计算机体积 非常庞大,价格也很高,运算速度每秒仅几千次,使用机器语言 与符号语言(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尖端领域 中应用,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1.1.1计算机的发展 ·第二代计算机(大约从1959年到1965年) 第二代计算机的硬件主要采用晶体管,采用磁芯作为存储器, 外部设备采用磁盘、磁带,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晶体管的体 积较电子管的体积小,体积的缩小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计 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存储容量的增大,功耗的降低以及可靠性 的提高。在软件方面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开始使用FORTRAN、 COBOL、Lisp等高级程序语言。第二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 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1.1.1 计算机的发展 • 第二代计算机 (大约从1959年到1965年) 第二代计算机的硬件主要采用晶体管,采用磁芯作为存储器, 外部设备采用磁盘、磁带,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晶体管的体 积较电子管的体积小,体积的缩小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计 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存储容量的增大,功耗的降低以及可靠性 的提髙。在软件方面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开始使用FORTRAN、 COBOL、Lisp等髙级程序语言。第二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 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