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题 A卷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35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讴歌(ou) 深邃(sui)油蛉(ling)确凿(zao) B.渗透(shen)攒成(cuan)脑髓(sui)陌生(mo) C.颓丧(tui)干涉(she)骚动(sao)地窖 D.恣情(zhi) 憎恶(w 半晌( shang)腻味(ni)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 大病初愈朦朦胧胧慷慨成词鞠了一躬可见一般 初露头脚蹑手蹑脚鲜为人知日益高涨消毁鸦片 错别字 改正 指出词序排列不合理的一项(2分) A.叹息、感伤、畏惧是大可不必的。 B.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践、探索、开拓、创造。 C.洪秀全、孙中山、李自成之所以名垂千古…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4.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2分) 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 不罢休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C.这几天来校参观 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经理问他几句话,他都 他父亲所教给的回答了。 ②孔子 儒家学派和鲁国有密切的关系 ③在那个地区,肝炎病毒 A.依照创建猖狂 B.按照创立猖狂 C.依照创立猖獗 D.按照创建猖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 到哪里去, B.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3万字为宜, 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7万字的
期中测试题 A 卷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知识。(35 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讴歌(ōu) 深邃(suì) 油蛉(líng) 确凿(záo) B.渗透(shèn) 攒成(cuán) 脑髓(suǐ) 陌生(mò) C.颓丧(tuí) 干涉(shè) 骚动(sāo) 地窖(jiào) D.恣情(zhì) 憎恶(wù) 半晌(shǎng) 腻味(nì)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 分) 大病初愈 朦朦胧胧 慷慨成词 鞠了一躬 可见一般 初露头脚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日益高涨 消毁鸦片 错别字 改正 3.指出词序排列不合理的一项(2 分) ( ) A.叹息、感伤、畏惧是大可不必的。 B.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践、探索、开拓、创造。 C.洪秀全、孙中山、李自成之所以名垂千古……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4.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2 分) ( )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 不罢休。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C.这几天来校参观 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①经理问他几句话,他都________他父亲所教给的回答了。 ②孔子________儒家学派和鲁国有密切的关系。 ③在那个地区,肝炎病毒________。 A.依照 创建 猖狂 B.按照 创立 猖狂 C.依照 创立 猖獗 D.按照 创建 猖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 到哪里去。 B.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 3 万字为宜, 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 7 万字的
C.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回收废水,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 用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7.根据两个表格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表格的意思,分别填在前两条横线 上,在第三条横线上用一句话归纳出一个结论。(6分) 表一:人均耕地 匚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4.20亩 1.35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目前 ,而且 ,因此 8.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能与之衔接的一项是(2分) 有人估计过,在一公顷土地里有三百公斤到三吨微生物 A.而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B.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C.而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D.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9.填空与默写。(13分,每空0.5分)(1)在这四年里, 哼都不哼一声。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也不必说,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普性深沉有岸谷, (4)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 我们可以听到贝 多芬的 ,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 5)贝多芬,德国 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九 部交响曲中以 最为著名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 。阿累写一篇回忆鲁 迅的文章 体裁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即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 语》二十篇也。 10.概括本文大意 。(2分) 1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①寡学术()②劝以读书()③每归私第() ④阖户启箧()()⑤即薨( 12.区别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不同含义。(3分) 处决: 发箧
C.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回收废水,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 用。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7.根据两个表格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表格的意思,分别填在前两条横线 上,在第三条横线上用一句话归纳出一个结论。(6 分) 表一:人均耕地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4.20 亩 1.35 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1949 年 目前 3 亩 1.35 亩 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 8.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能与之衔接的一项是(2 分) ( ) 有人估计过,在一公顷土地里有三百公斤到三吨微生物,________。 A.而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B.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C.而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D.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9.填空与默写。(13 分,每空 0.5 分)(1)在这四年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哼都不哼一声。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普性深沉有岸谷,________,________。 (4)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听到贝 多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 (5)贝多芬,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九 部交响曲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著名。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阿累写一篇回忆鲁 迅的文章________体裁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 分) (一)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即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 语》二十篇也。 10.概括本文大意:________。(2 分) 1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3 分) ①寡学术( ) ②劝以读书( ) ③每归私第( ) ④阖户启箧( )( ) ⑤即薨( ) 12.区别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不同含义。(3 分) 处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日: 13.写出文中的成语。(1分) 14.请你点评赵普其人。(2分) (二)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 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 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一可洛阳人说 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 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 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 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 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裏,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 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一一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 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 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 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 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 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一一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 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的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 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一一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 牡丹的个性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 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 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 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 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5.作者到洛阳为何没有欣赏到牡丹?(2分) 16.看牡丹为何一定要到洛阳去?(2分) 17.文中是如何解说牡丹的“个性”的而她的个性又是什么?(2分)
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文中的成语。(1 分) 14.请你点评赵普其人。(2 分) (二)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 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 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 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 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 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 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 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 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 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 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 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 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 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 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的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 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 牡丹的个性。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 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 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 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 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5.作者到洛阳为何没有欣赏到牡丹?(2 分) 16.看牡丹为何一定要到洛阳去?(2 分) 17.文中是如何解说牡丹的“个性”的而她的个性又是什么?(2 分)
18.文章写当年“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的传 说,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9.写出赞美牡丹的古诗句两句。(2分) 20.写出含有“花”字的古诗句四句。(4分) 三、作文。(40分) 21.那一天,我好 (快乐、烦恼、难过、失望、沮丧……)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先从括号中选一个词语(也可另想一个词)填在题目横线上再作文。 B卷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28分)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选出来。(4分) ①A.逞能( cheng)B.镏金(li)C.簿火(gou)D.五卅(sha) ②A.参错(c∈n)B.淳朴(chun)C.挑衅(xing)D.竣工(jn) ③A.磅礴(b6)B.静谧(bi)C.深邃(sui)D.断垣(yuan) ④A.灵柩(ji)B.上溯(sa)C.砌墙(qi)D.蝉蜕(tui)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 美观朴素辛亥革命熔于一炉金璧辉煌婷婷玉立 心犷神怡接踵磨肩许许如生极目远眺 国泰民安 3.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A.教室门外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B.我看他笑了。 C.我们要学习文件 D.明天下雨,我也下乡。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B.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的鞋子 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了 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 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2分)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2分) A.①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有害。 ②无原则的团结无不对革命有害 B.①教师的高明在于能使学生超过自己。 ②教师的高明难道不在使学生超过自己吗? C.①这种健身器并非物美价廉。 ②这种健身器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18.文章写当年“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的传 说,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19.写出赞美牡丹的古诗句两句。(2 分) 20.写出含有“花”字的古诗句四句。(4 分) 三、作文。(40 分) 21.那一天,我好________(快乐、烦恼、难过、失望、沮丧……) 要求:①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先从括号中选一个词语(也可另想一个词)填在题目横线上再作文。 B 卷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知识。(28 分)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选出来。(4 分) ①A.逞能(chěng) B.镏金(liú) C.篝火(gōu) D.五卅(shà) ②A.参错(cēn) B.淳朴(chún) C.挑衅(xìng) D.竣工(jùn) ③A.磅礴(bó) B.静谧(bì) C.深邃(suì) D.断垣(yuán) ④A.灵柩(jiū) B.上溯(sù) C.砌墙(qì) D.蝉蜕(tuì)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 分) 美观朴素 辛亥革命 熔于一炉 金璧辉煌 婷婷玉立 心犷神怡 接踵磨肩 许许如生 极目远眺 国泰民安 3.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 分) ( ) A.教室门外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B.我看他笑了。 C.我们要学习文件。 D.明天下雨,我也下乡。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 ) A.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B.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的鞋子。 C.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了。 D.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 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2 分) (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2 分) ( ) A.①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有害。 ②无原则的团结无不对革命有害。 B.①教师的高明在于能使学生超过自己。 ②教师的高明难道不在使学生超过自己吗? C.①这种健身器并非物美价廉。 ②这种健身器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D.①再淘气,看我揍你 ②再淘气,看我不揍你。 7.对下面各句所用修辞手法鉴别正确的一项(2分) ①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②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 子”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④哀思,深深哀思,充满的心⑤身无彩 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A.拟人比喻拟人反复对偶 B.比喻比喻拟人反复对偶 C.拟人夸张拟人反复夸张 D.比喻夸张比喻借代夸张 8.默写与填空。(10分) (1)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4)胎于台 至 于园可无憾矣 (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6)《一面》一文的作者是 ,这篇文章是为了 而写, 作者写时的身份是 ,这是一篇 (文体)。文章着重表现了鲁迅先 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文中涉及 的《毁灭》、《铁流》的作者分别是 译者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 ,遂以 名楼。”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炊,上倚河 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9.填写文中空缺处的文字。(2分) 10.写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关的古诗句各一句。(3分)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1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3分) ①西南隅 ②遂以名楼() ③观其耸构( ④重檐翼馆() ⑤坐窥井邑() ⑥乃可赏观时物()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观其耸构巍峨!高标茏苁。 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13.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写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分)
D.①再淘气,看我揍你。 ②再淘气,看我不揍你。 7.对下面各句所用修辞手法鉴别正确的一项(2 分) ( ) ①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②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 子” 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④哀思,深深哀思,充满的心 ⑤身无彩 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A.拟人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比喻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C.拟人 夸张 拟人 反复 夸张 D.比喻 夸张 比喻 借代 夸张 8.默写与填空。(10 分) (1)三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胎于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 于园可无憾矣 (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一面》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写, 作者写时的身份是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文体)。文章着重表现了鲁迅先 生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中涉及 的《毁灭》、《铁流》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译者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 分) (一)黄鹤楼 州 城 西 南 隅 , 有 黄 鹤 楼 者 。《 图 经 》 云 “ ________ , ________ ,遂以 上倚河 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9.填写文中空缺处的文字。(2 分) 10.写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关的古诗句各一句。(3 分) 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3 分) ①西南隅( ) ②遂以名楼( ) ③观其耸构( ) ④重檐翼馆( ) ⑤坐窥井邑( ) ⑥乃可赏观时物( ) 12.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13.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写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