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 皿残散发现处文献记载区S现存生活区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④ D.②④ 2.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 ①开垦草原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图示地区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土壤因素D.水源因素 5.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日照作用 D.冰川作用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此回 答问题. 6.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放在首位的问题是() A.加快资源开发步伐,促进经济发展 B.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C.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八章《西北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 ) ①开垦草原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图示地区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土壤因素 D.水源因素 5.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 ( ) A.风力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日照作用 D.冰川作用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据此回 答问题. 6.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放在首位的问题是( ) A.加快资源开发步伐,促进经济发展 B.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C.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力开采地下水,积极发展绿洲农业 7.“西气东输”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西气东输主要是为解决() A.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 D.沿线地区铁矿不足问题 8.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 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9.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 A.气候温凉,生长期长 B.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水热资源丰富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内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不丰富 B.主要城镇和交通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C.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候容易到达 D.盆地内水资源充足,耕地面积广阔 11.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 是()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2.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一—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B.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 C.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D.夏季—一气温高,冰雪融化 1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说明的问题主要是( A.老鼠的繁殖能力强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牛羊被人宰杀了 14.新疆地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读右图,天山以南以北的地形分别是
D.大力开采地下水,积极发展绿洲农业 7.“西气东输”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那么西气东输主要是为解决( ) A.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B.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 D.沿线地区铁矿不足问题 8.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 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9.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 ) A.气候温凉,生长期长 B.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水热资源丰富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不丰富 B.主要城镇和交通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C.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候容易到达 D.盆地内水资源充足,耕地面积广阔 11.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 是 (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2.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 B.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 C.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 13.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说明的问题主要是( ) A.老鼠的繁殖能力强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牛羊被人宰杀了 14.新疆地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读右图,天山以南以北的地形分别是
新逼否尔自治区 一H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z s② 15.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甜菜②一甘蔗③一花生④一油菜B.①一甜菜②一花生③一油菜④一甘蔗 C.①一花生②一甜菜③一甘蔗④一油菜D.①一花生②一油菜③一甜菜④一甘蔗 16.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C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17.新疆的地形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其中位于两盆地之间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脉 B.天山山脉 C.昆仑 D.喜马拉雅山脉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A.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甜菜②一甘蔗③一花生④一油菜 B.①一甜菜②一花生③一油菜④一甘蔗 C.①一花生②一甜菜③一甘蔗④一油菜 D.①一花生②一油菜③一甜菜④一甘蔗 16.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A 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 B 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 C 的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牧区 D 的优良畜种是牦牛 D.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农耕区畜牧业 17.新疆的地形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其中位于两盆地之间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脉 B.天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A.南宁 B.呼和浩特 C.拉萨 D.乌鲁木齐 19.图中自东向西方向,主要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 A.草原→森林→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草原→荒漠 D.森林→荒漠→草原 20.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出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 A.由西向东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各地降水均匀 D.由南向北递减 21.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 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西 北地区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但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下列词语描述西北 地区自然环境最准确的是( A.暖湿B.高寒C.干旱D.酷寒 读我国某地区建筑物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录就 22.该地建筑物为平顶,造就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大 B.气温高 日照强 D.降水少 23.此类传统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18.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A.南宁 B.呼和浩特 C.拉萨 D.乌鲁木齐 19.图中自东向西方向,主要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 A.草原→森林→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草原→荒漠 D.森林→荒漠→草原 20.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出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 A.由西向东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各地降水均匀 D.由南向北递减 21.行政区划上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和内蒙古最西部, 自然区划上的西北地区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西 北地区荒漠广布,人口密度小,但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下列词语描述西北 地区自然环境最准确的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酷寒 读我国某地区建筑物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22.该地建筑物为平顶,造就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大 B.气温高 C.日照强 D.降水少 23.此类传统民居多出现在我国的(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西南地 D.西北地区 24.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条件B.水源条件C.土壤条件D.光照条件 25.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B.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C.天气干早,河流断流,吸引人们观光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二、解答题 读新疆地区的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无冰雪融化 层含水层不透 灌溉区 二 坎儿井示意图 (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相间分布 (2)新疆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 人们在绿洲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修建 的著名引水工程是_,它灌溉所用的水源主要来自 之所以地下取水是因为 (3)新疆南部的盆地在大规模开发资源,并通过工程输送到东部地区。 (4)新疆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试举出一种措施 2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 (1)图中盆地②是,该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 储量大,此资源输出的一线工程的终点是 (2)宁夏平原④、河套平原③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灌溉农业区,其水源是 水
C.西南地 D.西北地区 24.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条件 B.水源条件 C.土壤条件 D.光照条件 25.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B.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C.天气干早,河流断流,吸引人们观光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二、解答题 26.读新疆地区的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______和______相间分布。 (2)新疆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________;人们在绿洲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修建 的著名引水工程是______,它灌溉所用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之所以地下取水是因为 ____________。 (3)新疆南部的盆地在大规模开发______资源,并通过______工程输送到东部地区。 (4)新疆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试举出一种措施。 2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盆地②是__________,该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尤其是______ 储量大,此资源输出的一线工程的终点是__________。 (2)宁夏平原④、河套平原③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灌溉农业区,其水源是__________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