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并非所有接触点都产生磨损,引入修正系数k(微凸体接触点 产生一个磨粒的概率,取决于摩擦状态、润滑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则: v=k 3o 因摩擦状态、润滑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难于精确确定,此 模型难于确切定量
21 实际上并非所有接触点都产生磨损,引入修正系数k(微凸体接触点 产生一个磨粒的概率,取决于摩擦状态、润滑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 则: 3 W V = k 因摩擦状态、润滑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难于精确确定,此 模型难于确切定量。 磨 损
上述模型经进一步修正可得: y= K AB V--磨损体积;K--粘着磨损系数,与材料和条件有关; W-法相载荷;L--滑动距离;Hg--软材料硬度 【规律】磨损量与载荷和距离成正比,与软材料的屈服强度(或 硬度)成反比
22 上述模型经进一步修正可得: HB WL V = K V-----磨损体积;K-----粘着磨损系数,与材料和条件有关; W----法相载荷;L-----滑动距离;HB----软材料硬度 【规律】磨损量与载荷和距离成正比,与软材料的屈服强度(或 硬度)成反比。 磨 损
压力小于HB3 软钢Hg=223 Hp=430 32 时,磨损率小; 24 H3 压力超过HB3时 K/H 16 粘着严重,磨损 急剧增大。 481204812 载荷(x100MPa) 钢制销钉在钢制圆盘上摩擦的粘着磨损
23 压力小于HB/3 时,磨损率小; 压力超过HB/3 时 粘着严重,磨损 急剧增大。 钢制销钉在钢制圆盘上摩擦的粘着磨损 磨 损
Archard模型的不足: 完全忽略了金属变形的物理特性及有关材料学的变化; 在数学表达式中使用了一些假设,过于粗糙,不尽合理; 》对不同条件下的金属磨损过程没能提供确切的说明
24 Archard 模型的不足: ➢ 完全忽略了金属变形的物理特性及有关材料学的变化; ➢ 在数学表达式中使用了一些假设,过于粗糙,不尽合理; ➢ 对不同条件下的金属磨损过程没能提供确切的说明。 磨 损
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 摩擦副材料性质 ①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抗粘着能力高(塑性材料粘着点的破 坏以塑性流动为主,发生在表层深处,磨损颗粒大。脆性材料粘 着点的破坏主要是剥落,发生在表层浅处,磨损颗粒小,呈磨屑 状,磨屑容易脱落,不堆积在表面上)。材料塑性越高,粘着磨损 越严重
25 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 摩擦副材料性质 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抗粘着能力高(塑性材料粘着点的破 坏以塑性流动为主,发生在表层深处,磨损颗粒大。脆性材料粘 着点的破坏主要是剥落,发生在表层浅处,磨损颗粒小,呈磨屑 状,磨屑容易脱落, 不堆积在表面上)。材料塑性越高,粘着磨损 越严重。 磨 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