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泌性中耳炎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林 学远程教育 1.感知改变 2.舒适改变 3,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①听力恢复 ②耳痛、耳鸣、耳闷、头晕症状消失. ③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知识缺乏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感知改变 2.舒适改变 ③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目标] ①听力恢复. ②耳痛、耳鸣、耳闷、头晕症状消失. 一、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措施]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一、分泌性中耳炎 1.解释 2.用药 3.教滴鼻和擤鼻 4.行鼓膜穿刺抽液, 5.行鼓膜切开或置人中耳通气管的护理 6.健康指导
2.用药 6.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1.解释 3.教滴鼻和擤鼻 4.行鼓膜穿刺抽液, 5.行鼓膜切开或置人中耳通气管的护理 一、分泌性中耳炎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林 大 学 [概念]: 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程 教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鼓室. [主要特点]:耳痛、鼓膜充血、穿孔、流脓. 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
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鼓室. [主要特点]:耳痛、鼓膜充血、穿孔、流脓. 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 [主要致病菌]: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林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感染途径: 1. 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教 (2)急性传染病: (3)不当的捏鼻鼓气或 (4)由于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 擤鼻,在污水中游泳或 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 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 议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例如, 吹张或鼻腔治疗等,细 平卧浦乳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人 菌循咽鼓管侵人中耳, 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径 3.血行感染 极少见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传染病: (3)不当的捏鼻鼓气或 擤鼻,在污水中游泳或 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 吹张或鼻腔治疗等,细 菌循咽鼓管侵人中耳. (4)由于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 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 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例如, 平卧哺乳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人 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径 3.血行感染 极少见. 感染途径:
[病理] 感染初期 林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大 学 鼓膜、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及咽鼓管咽口闭塞, 远 程 血浆、纤维蛋白、 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 教 继而 黏膜增厚, 纤毛脱落, 杯状细胞增多并聚集于鼓室 鼓室内压力随积脓增多而增加,鼓膜受压而缺血, 鼓膜局限性膨出,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致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导致流脓。 若治疗及时,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 黏膜恢复正常,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修复。 急性坏死型中耳炎可迁延为慢性
若治疗及时,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 黏膜恢复正常,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修复。 急性坏死型中耳炎可迁延为慢性。 [病理] 感染初期 鼓膜、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及咽鼓管咽口闭塞, 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 从毛细血管, 黏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并聚集于鼓室 逐渐转为脓性 鼓室内压力随积脓增多而增加,鼓膜受压而缺血, 鼓膜局限性膨出,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致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导致流脓。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