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太阳光线较柔和。人们常用 骄 阳似火”形容夏季中午的太阳 图(2)太阳高度角(h。)愈小,太阳辐 射强度愈弱,单位时间、单位 面 积地表上获得太阳辐射热能 (直 接辐射)愈少;相反愈多 全球赤道地区地表获辐射热能最多,极地 最少,其它纬度介于两者之间 全年夏季太阳光最强,冬季最少
· 图(1)一天中,中午太阳光线最强,早 晚太阳光线较柔和。人们常用 “骄 阳似火”形容夏季中午的太阳。 · 图( 2)太阳高度角(h⊙)愈小,太阳辐 射强度愈弱,单位时间、单位 面 积地表上获得太阳辐射热能 (直 接辐射)愈少;相反愈多。 · 全球赤道地区地表获辐射热能最多,极地 最少,其它纬度介于两者之间。 · 全年夏季太阳光最强,冬季最少
②散射辐射(D 概念—经大气散射后从天空投射到地表 的太阳辐射。 影响散射辐射值大小、强弱的二个主要因 素仍为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p 大气透明度不好时,参与散射作用的水汽 尘埃、水汽凝结物质多,散射作用强,反之 则弱。据观测:2-3km高度,散射辐射量 仅为海平面1/5。为什么? 太阳高度角愈大,散射辐射值愈大,相反 愈小 天内,中午前后散射辐射最强;一年内 夏季最强。 实际大气一般以直接辐射为主,散射为辅 例:我国西部某些季节会出现相反现象
② 散射辐射(D) 概念—— 经大气散射后从天空投射到地表 的太阳辐射。 影响散射辐射值大小、强弱的二个主要因 素仍为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I/I0=p · 大气透明度不好时,参与散射作用的水汽、 尘埃、水汽凝结物质多,散射作用强,反之 则弱。据观测:2-3km高度,散射辐射量 仅为海平面1/5。为什么? · 太阳高度角愈大,散射辐射值愈大,相反 愈小。 · 一天内,中午前后散射辐射最强;一年内, 夏季最强。 · 实际大气一般以直接辐射为主,散射为辅。 例:我国西部某些季节会出现相反现象
③总辐射(Qo 概念——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 表达式:Qo=S+D 单位:千焦耳(KJ)/cm2a 全年冬季最小,夏季最大。 最大值在20。N-20°赤道带附近 气候上称该纬度为热赤道
③ 总辐射(Q0) 概念——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 表达式:Q0 =S+D 单 位:千焦耳(KJ)/cm2·a · 全年冬季最小,夏季最大。 · 最大值在20 ºN-20 ºS赤道带附近。 气候上称该纬度为热赤道
我国总辐射值大小,受地形、天气气候不同影 响,呈非规律分 布 西藏(藏北高原、柴达木等地)最高 669-794KJ/cm2a 海、新疆、内蒙、黄河流域(西北、华北) 次之501-669KJ/cm2a ·长江流域和大部分华南地区376 501KJ/cm2.a 四川盆地最少376KJ/cm2a 高原与平原比较 原因:高原一海拔高、纬度低;平原一大气 透明度差。 例:呼和浩特40°49′N367.3KJ/cm2a 重庆2947N645 KJ/cm2a 原因:气候条件不同
我国总辐射值大小,受地形、天气气候不同影 响,呈非规律分 布。 • 西藏(藏北高原、柴达木等地)最高 669- 794KJ/cm2·a • 青海、新疆、内蒙、黄河流域(西北、华北) 次之 501-669KJ/cm2·a • 长江流域和大部分华南地区 376- 501KJ/cm2·a • 四川盆地最少 376KJ/cm2·a 高原与平原比较—— 原因:高原—海拔高、纬度低;平原—大气 透明度差。 例:呼和浩特 40°49′N 367.3 KJ/cm2·a 重 庆 29°47′N 164.5KJ/cm2·a 原因:气候条件不同
④反射辐射(Q, 概念——表示物体反射辐射情况。一般 用反射(照)率表示。 反射辐射(Q)与总辐射(Q0)之比 称为反照(射)率(r)。单位:% 表达式:r=Q/Q0×100% ·反射率愈大,地表吸收的辐射热能愈少 地表温度愈低;反之则愈高 地表状况不同决定着反照(射)率值的 大小,它又是决定地表温度分布不均一的 重要原因之一
④ 反射辐射(Qr) 概念——表示物体反射辐射情况。一般 用反射(照)率表示。 反射辐射(Qr)与总辐射(Q0)之比 称为反照(射)率(r)。单位:% 表达式:r= Qr / Q0 ×100% • 反射率愈大,地表吸收的辐射热能愈少, 地表温度愈低;反之则愈高。 • 地表状况不同决定着反照(射)率值的 大小,它又是决定地表温度分布不均一的 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