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中学王健毕文学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 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査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3)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活动 组别 活动内容 评价 孔、孟小|(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档案甲组(2)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孔、孟小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及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档案乙组(2)孔庙、孔府、孔林简介(含图片展) 不朽的孔、(1)孔子的主要思想 孟甲组 (2)孟子的主要思想 不朽的孔、()《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孟乙组 2)《论语》、《孟子》中的格言警句 2、时间安排:15天。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 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査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 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 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中学 王 健 毕文学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 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3)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编 号 组 别 活 动 内 容 活动 评价 1 孔、孟小 档案甲组 ⑴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⑵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2 孔、孟小 档案乙组 ⑴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及其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⑵孔庙、孔府、孔林简介(含图片展) 3 不朽的孔、 孟甲组 ⑴孔子的主要思想 ⑵孟子的主要思想 4 不朽的孔、 孟乙组 ⑴《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⑵《论语》、《孟子》中的格言警句 2、时间安排:15 天。其中收集资料 10 天,整理资料 3 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 1 天,成果展示 1 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 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 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
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 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査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 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 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连、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 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 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 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 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 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 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 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专家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 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 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 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 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 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 我们展示 (专家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 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
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 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 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 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 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 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 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 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 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 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 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专家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 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 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 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 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 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 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 我们展示。 (专家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 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 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
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生1:(持孔子画像上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 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 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 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生2:(持孟子画像上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 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生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 zhang)氏一生克 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 “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生4: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 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 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 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主持人1:材料充分,生动有趣,可见第一组同学作过不少努力。请第二组展示 (专家点评:第一组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本组搜集整合的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以 及孔子弟子和门人的资料。材料充实,思路清晰,特别是持孔孟画像上台讲述和孟母教子 故事的讲述的做法形象而有创意。) 4、第二组展示: 主持人3:我们为大家介绍《论语》、《孟子》,以及这些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并请大家欣赏有关“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资料。 生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 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 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 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 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生2:《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 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 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
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生 1:(持孔子画像上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 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 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 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生 2:(持孟子画像上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 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生 3: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 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 “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生 4: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 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 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 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 主持人 1:材料充分,生动有趣,可见第一组同学作过不少努力。请第二组展示。 (专家点评:第一组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本组搜集整合的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以 及孔子弟子和门人的资料。材料充实,思路清晰,特别是持孔孟画像上台讲述和孟母教子 故事的讲述的做法形象而有创意。) 4、第二组展示: 主持人 3:我们为大家介绍《论语》、《孟子》,以及这些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 并请大家欣赏有关“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资料。 生 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 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 400 年左右)。东汉时,《论语》 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 《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 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生 2:《论语》对日本、朝鲜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据统计,日本现 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创业者”的涩泽 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 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法国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有被马克思称“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魁奈等欧洲著名人物,对
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 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 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生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 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 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 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4: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 筑群,欢迎大家到学校橱窗内去欣赏我们搜集到的部分“孔庙、孔府、孔林”图片。(见 附录)。 主持人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组同学展示的内容丰富、精彩。请第三组展示 (专家点评:本组所搜集的资料时空跨度大、头绪多,又散见于各处,做起来有难度。 但群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组同学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第三组展示: 主持人4: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 生1.孔子的思想: (1)孔子的伦理思想一一“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 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2)孔子的政治理论一一“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 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 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 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3)孔子的天命观一一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是 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 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4)孔子的教育观一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 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 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 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 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生 3:《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 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 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 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 4: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 筑群,欢迎大家到学校橱窗内去欣赏我们搜集到的部分“孔庙、孔府、孔林”图片。(见 附录)。 主持人 1: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组同学展示的内容丰富、精彩。请第三组展示。 (专家点评:本组所搜集的资料时空跨度大、头绪多,又散见于各处,做起来有难度。 但群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组同学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第三组展示: 主持人 4: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 生 1.孔子的思想: (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 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 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 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 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3)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 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 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4)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 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 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 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生2: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一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 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 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 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 提高。 (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 名言 (专家点评:本组同学要把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加以阐释,筛 选整合资料的难度很大。但他们迎难而上,把《论语》、《孟子》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作 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汇报,难能可贵。) 主持人1:了不起的孔子!了不起孟子!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壁报和画 展。欢迎同学们去欣赏 6、第四组展示 主持人5:请大家欣赏我们组搜集的《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及孔、孟 有关的图片。(资料附后) (专家点评:本组同学搜集筛选整理《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和与孔、 孟有关的图片,整理筛选打印,办壁报,工作量也不小。但从附录来看,其成果质量是很 高的,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开阔视野方面,功不可没。) 7、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孔子、孟子不会后继无人了!愿大家 多多努力,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成就更大的业绩!这次展示活动令人欣 慰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专家点评:教师总结收获,鼓励上进,布置写作任务,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开展本次活动,我们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必须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次活动有其特殊性:主题内容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在课内接触孔、孟的知 识极少(七至九年级总共只有三篇选自《论语》和《孟子》的课文)。学生搜集资料的渠
生 2: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 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 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 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 提高。 (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 名言。 (专家点评:本组同学要把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加以阐释,筛 选整合资料的难度很大。但他们迎难而上,把《论语》、《孟子》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作 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汇报,难能可贵。) 主持人 1:了不起的孔子!了不起孟子!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壁报和画 展。欢迎同学们去欣赏。 6、第四组展示: 主持人 5:请大家欣赏我们组搜集的《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及孔、孟 有关的图片。(资料附后) (专家点评:本组同学搜集筛选整理《论语》《孟子》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和与孔、 孟有关的图片,整理筛选打印,办壁报,工作量也不小。但从附录来看,其成果质量是很 高的,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开阔视野方面,功不可没。) 7、老师总结: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孔子、孟子不会后继无人了!愿大家 多多努力,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成就更大的业绩!这次展示活动令人欣 慰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 字左右。 (专家点评:教师总结收获,鼓励上进,布置写作任务,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开展本次活动,我们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一、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必须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次活动有其特殊性:主题内容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在课内接触孔、孟的知 识极少(七至九年级总共只有三篇选自《论语》和《孟子》的课文)。学生搜集资料的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