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58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试题 2013年7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 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氏族 B.部落 C.部落联盟 D.民族 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5.现今世界上共有( )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A.10000 B.12000 C.3000 D.1000 1743
试卷代号 3 5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二学期μ开放本科"期未考试(开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 2013 年7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 1分,共 0分} 1.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 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的问题。 A. 治B. 发展 c. 矛盾 D. 族之 2. 前所 早使 一词是在 )时期。 A. 春秋 国B. c.南朝 3. 地域 体是 )。 A. 族B. c. 部落联盟 4. 族关 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 治地方 人之间B. 地方 家之 c. 族个体 5. 世界上 )多个民族,居住在 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A. 10000 C. 3000 B. 12000 D. 1000 1743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7.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A.基本出发点 B.前提 C.根本原则 D.总政策 8.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 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 9.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 10.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 A.原则性 B.灵活性 C.原则性和灵活性 D.前瞻性 得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信息综合方法 C.抽象归纳方法 D.对比分析方法 E.定量分析方法 12.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1744
B. 历史 D. 6. 地表现在少 少数 ) 的问题上。 A. 治B. 快经济文化发 C. 化教 平D. 7. 克思主义处 )。 A. 点B. C. 根本原则D. 8. 力 培 族工 贯彻党 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 经济 设B. C. 缩小 发展 D. 治久 9. 我们 文化主要 )。 A. 质文化B. C. 度文化D. 俗文化 10. 惯改 合性工 改革 途径 法要 )。 A. 性B. c.原则性和灵活性 .前瞻性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 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 0分) 1. 族理论 究方法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信息综合方法 C. 抽象 法D. E. 12. 的 民 族识 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 C. 现实 就近认 1744
13.民族同化的特点有( )。 A.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B.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C.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 D.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E.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 14.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15.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应尽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7.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8.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1745
13. )。 A. B. 为和 并存 c. 化是 经济 发展程度接 D. 先涉 的 民族特征 E. 过程 现象 14. 族关系 的 )。 A.民族团结的实现 .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民族经济的进步 族发展 促进 15. 基本 )。 A. 民 团 社会稳定B. 改革 对外开 c. 统一 发展 E.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 思 主 平等含义 要是 )。 A.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坚持各 一切 一切 c. 元条件地保 一切少 D. 在应 义务 面完 平等 E. 承认 坚持各 在形 法律 至事实上 平等 17. 发展 善少 经济 容有 )。 A. 调整 善所有制 B. 经济增长 c. 发展特色 优势经济 E. 资源 势转 济优势 18. )。 A.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 教育赖 发展 物质 件不 E. 教育 1745
19.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为( )。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0.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得分 评卷人 三、填充题(写错别字不给分。每空1分,共15分) 21.民族问题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 的最基 本的前提和条件。 2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 问题。 23.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 以及 24.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 的、 的经济增长方式。 25.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 、科学、 、哲 学、 、风俗、节日等。 26.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和 27.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 条件有密切 的联系。 28.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 问题与 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 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1746
19. 风俗 )。 A. 否有 B. 否有 C. 否有利 家统一 D. 否有利 于 社会 经济 进步 健康 20. 谓宗教 义社 适应 就是任 宗教 遵循 为 准则 A. 律尊 c.维护人民利益 E. 得分|评卷人 B. 会稳 D.维护民族团结 三、填充题{写错别字不给分。每空 1分,共 5分) 1. 研究 最基 本的前提和条件。 22. 会里 23. 平等 条件 条件 以及 24. 去那种 要靠 投入 外延式经济增长方 应采 的、的经济增长方式。 25. 要是 神 文 包括 学、、风俗、节目等。 26. 族语言文字发展 终结果是 27. 族风 然环境 件有 密 的联系。 28. 复杂 表现 两种 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1746
得分 评卷人 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 30分) 29.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 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30.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 行消失的现象。 3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32.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 企业。 3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 3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5分) 3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1747
得分|评卷人 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每题 5分,共 30 29. 认识 一方 人们 对 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30. 实现 族大 体作 行消失的现象。 1. 地方 理本 32. 族地 励 非 企业。 33. 社会 34. 宗教 就是 信教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五、论述题 35. 主要 质是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