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总周数:28总学分:39.5大纲执笔人:王成义大纲审定人:兰鹏一、前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指示,和山东农业大学《关于制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意见》的精神,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并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按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依次提高,特制定本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对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作为独立教学内容对待,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基础实践部分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体育俱乐部训练课,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劳动等内容。专业实践部分包括电子技术综合实习,EDA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等。综合实践部分包括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整体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先基础实践,再专业实践,后综合实践的顺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全学程28周,共35.5学分。二、实践教学大纲(一)军事理论及训练课大纲(略)(二)体育俱乐部训练课大纲(略)(三)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大纲(略)(四)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大纲(略)(五)劳动大纲1、目的要求开设劳动课和考查学生劳动观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途径。劳动课的实施和劳动观念的考查,目的是更好地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觉悟,增强劳动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劳动内容(1)参与院系建设的基础劳动和公益劳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总 周 数: 28 总 学 分: 39.5 大纲执笔人: 王成义 大纲审定人: 兰鹏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的指示,和山东农业大学《关于制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意见》的精神, 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并具有创 新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按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依 次提高,特制定本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对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 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作为独立教学内容对待,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电子信息科学 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 基础实践部分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体育俱乐部训练课,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 践与调查报告,劳动等内容。 专业实践部分包括电子技术综合实习,EDA 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第二课堂 与创新活动等。 综合实践部分包括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 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能力培养 的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整体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先基 础实践,再专业实践,后综合实践的顺序。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全学程 28 周,共 35.5 学分。 二、实践教学大纲 (一)军事理论及训练课大纲(略) (二)体育俱乐部训练课大纲(略) (三)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大纲(略) (四)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大纲(略) (五)劳动大纲 1、目的要求 开设劳动课和考查学生劳动观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道德、知识、能 力”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途径。劳动课的实施和劳动观念的考查,目的是更 好地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 思想觉悟,增强劳动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劳动内容 (1)参与院系建设的基础劳动和公益劳动;
(2)参与专业实验室基础建设: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该环节安排在第一学期的第10周完成,在校内不停课进行。(六)电子技术综合实习大纲1、目的、任务本项实践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通过本项实践,学生将掌握电子设计的一般规律,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2、主要内容第5学期的两周是专业基础实践,共2学分。学生要认知基本电子元件,学会焊接技术,制作完成一件电子设备,如收音机等:学生要对学过的EDA工具进行专项训练,要熟练掌握。第6学期的两周是专业综合设计实践环节,共2学分。学生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一件简单的但功能完整的电子产品,要利用EDA工具,画出原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仿真,仿真通过后,即可生成印制板图:最后要得到元件的清单,指导教师根据此清单,统一购买元器件。(这两周的设计任务可在第5学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成后布置给学生,在一学期的时间内构思自已所设计的电子产品)。考核合格可获得2学分。第7学期的两周是专业制作调试实践环节,共2学分。使用印制板生产设备,制作出自已设计的印制板,将元器件安装、焊接到印制板上,然后经过反复调试,完成各项设定功能。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5学期的两周安排在18、19周,是专业基础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实物(焊接的电子设备)。第6学期的两周安排在18、19周,是专业综合设计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图纸及仿真结果。第7学期的两周安排在1、2周,是专业制作调试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设计产品的实物及使用说明书。4、教学改革增加了动手制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七)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大纲1、目的、任务本项实践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结束后,对EDA技术的综合实践。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EDA技术进行初步工程实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主要内容
(2)参与专业实验室基础建设;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该环节安排在第一学期的第 10 周完成,在校内不停课进行。 (六)电子技术综合实习大纲 1、目的、任务 本项实践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通过本项实践,学生将掌握电子设计的一般规律,为将来 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主要内容 第 5 学期的两周是专业基础实践,共 2 学分。学生要认知基本电子元件,学会焊接技术, 制作完成一件电子设备,如收音机等;学生要对学过的 EDA 工具进行专项训练,要熟练掌 握。 第 6 学期的两周是专业综合设计实践环节,共 2 学分。学生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设 计一件简单的但功能完整的电子产品,要利用 EDA 工具,画出原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功 能仿真,仿真通过后,即可生成印制板图;最后要得到元件的清单,指导教师根据此清单, 统一购买元器件。(这两周的设计任务可在第 5 学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成后布置给学生,在 一学期的时间内构思自己所设计的电子产品)。考核合格可获得 2 学分。 第 7 学期的两周是专业制作调试实践环节,共 2 学分。使用印制板生产设备,制作出自 己设计的印制板,将元器件安装、焊接到印制板上,然后经过反复调试,完成各项设定功能。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5 学期的两周安排在 18、19 周,是专业基础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实 物(焊接的电子设备)。 第 6 学期的两周安排在 18、19 周,是专业综合设计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 交图纸及仿真结果。 第 7 学期的两周安排在 1、2 周,是专业制作调试实践,实践结束后,每个学生要提交 设计产品的实物及使用说明书。 4、教学改革 增加了动手制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大纲 1、目的、任务 本项实践是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课程结束后,对 EDA 技术的综合实践。本课程的目的是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 EDA 技术进 行初步工程实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主要内容
安排在第5学期完成,共1个学分。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EDA知识,用VHDL语言编程,采用ALTERA提供的开发工具QUARTUSI完成一项课程设计,如电子钟、数字频率计等,能完成其基本功能,并下载到仿真试验箱,调试通过。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5学期的17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程序及调试步骤。(八)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大纲1、目的、任务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工程意识的形成。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动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2、主要内容安排在第6学期完成,共1个学分。由于本课程特点是内容多、实用性强,因此其教学内容涉及到MCS-51汇编语言,KEILC语言,前向通道、后向通道及接口技术:数据采集与简单控制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代码转换程序、软件抗干扰等实用程序设计。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用MCS-51汇编语言及KEILC语言等编程语言,采用VWforWindows或KEILuVision4等开发工具完成一项课程设计,如电子万年历、简易数字电压表、点阵LED电子显示屏等,能完成其基本功能,并下载到仿真试验箱,调试通过。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6学期的17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程序及调试步骤。(九)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1、目的、任务本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之后又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综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4)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2、主要内容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共1个学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仿真、安装与调试方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
安排在第 5 学期完成,共 1 个学分。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 EDA 知识,用 VHDL 语言 编程,采用 ALTERA 提供的开发工具 QUARTUS II 完成一项课程设计,如电子钟、数字频 率计等,能完成其基本功能,并下载到仿真试验箱,调试通过。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5 学期的 17 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程序及调试步骤。 (八)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1、目的、任务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工程意识的形成。本课程 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动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2、主要内容 安排在第 6 学期完成,共 1 个学分。由于本课程特点是内容多、实用性强,因此其教学 内容涉及到 MCS-51 汇编语言,KEIL C 语言,前向通道、后向通道及接口技术;数据采集与 简单控制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代码转换程序、软件抗干扰等实用程序设计。学生要综合运 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用MCS-51汇编语言及KEIL C语言等编程语言,采用VW for Windows 或 KEIL uVision4 等开发工具完成一项课程设计,如电子万年历、简易数字电压表、点阵 LED 电子显示屏等,能完成其基本功能,并下载到仿真试验箱,调试通过。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6 学期的 17 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程序及调试步骤。 (九)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 1、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之后又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 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之后,综合所学知识进 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 础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 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 2、主要内容 安排在第 3 学期完成,共 1 个学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设计、 仿真、安装与调试方法及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等。其中理论设计又包括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 元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步骤,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安装与调试是把理论
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例如设计完成多用信号发生器、声控闪光器、扩音器等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报告,把理论设计的内容、仿真、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3学期的15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组装与调试、设计报告。(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目的、任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针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使用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译码器、振荡及整形电路等,正确地设计出电子电路,以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字电子电路设计能力、应用数字电路元器件及集成芯片的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调测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应用能力。2、主要内容安排在第2学期完成,共1个学分。课程的基本要求:(1)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2)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拟定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对它们进行设计。进行元器件的选择,特定功能单元选择相应的集成电路。(3)每一个单元电路都须经过调整,有条件情况下可应用逻辑分析仪进行测试,确保单元正确。各单元之间的匹配连接是设计的最后步骤。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2学期的17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调试步骤。(十一)创业实践大纲1、目的、任务开展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并促进学生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意义的科研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树立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开放实验室和实行学分制的要求。2、主要内容安排在第8学期完成。经考核合格可获得3个学分。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
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完善电路,使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使 理论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例如设计完成多用信号发生器、声控闪光器、扩音器等等。课程 设计的最后要求写出设计报告,把理论设计的内容、仿真、组装调试的过程及性能指标的测 试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3 学期的 15 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组装与调试、设计报告。 (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目的、任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应 用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能够针对需要解 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地使用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 译码器、振荡及整形电路等,正确地设计出电子电路,以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课程设 计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训练 学生的数字电子电路设计能力、应用数字电路元器件及集成芯片的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调测能 力,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应用能力。 2、主要内容 安排在第 2 学期完成,共 1 个学分。课程的基本要求: (1)根据提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组成一个 整体,来实现设计任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 (2)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拟 定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对它们进行设计。进行元器件的选择,特定功能单元选择相应的 集成电路。 (3)每一个单元电路都须经过调整,有条件情况下可应用逻辑分析仪进行测试,确保 单元正确。各单元之间的匹配连接是设计的最后步骤。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2 学期的 17 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附调试步骤。 (十一)创业实践大纲 1、目的、任务 开展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并促进学生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意义的 科研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树立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 开放实验室和实行学分制的要求。 2、主要内容 安排在第 8 学期完成。经考核合格可获得 3 个学分。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 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所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
活动;参加全国、省级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者,根据获奖等级获得创新学分;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取得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成果;参加SRT及其它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科研成果。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安排在第8学期完成。每个学生提交其获得的学分的证明,或提交论文,由老师审阅后获得学分。(十二)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大纲1、目的、任务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认识实际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真实、具体、全面的做法:使学生在业务上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锻炼,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巩固和升华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综合技能: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要求,注重收集资料,为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积累素材。2、主要内容①电子产品开发本内容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非公有单位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调试、维护以及在科研单位或电子公司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各类电子产品模块的开发。通过实习,学生能从实践中学习应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可编程逻辑芯片、图像处理、C语言等知识来进行电子产品的开发(包括改进、升级等)。根据实际单位的特点以及实际单位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学生能运用电子的知识来熟悉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流程,软硬件技术的应用,最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和维护。②经营、技术咨询、维修与维护本内容主要在各类企业营销单位部门所进行的毕业实习。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及其相关设备的经营、技术咨询、维修与维护。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能从实践中学习电子产品营销(包括电子商务)的理念、方式,相关技术资料制作与咨询以及电子产品维修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根据实际单位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单位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学生能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熟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了解市场需求来辅助营销单位进行营销,电子产品的安装以及电子产品的维护维修。③其他对于本专业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可深入进行研究,对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有可能的条件下均可进行毕业实习,比如,在其它部门(例如实验室)从事电子仪器操作与维护:在教育机构或者企业培训机构从事电子技术培训等工作。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第8学期的1-10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毕业实习报告
活动;参加全国、省级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者,根据获奖等级获得创新学分;正式发表学术 论文;取得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成果;参加 SRT 及其它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科研成果。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安排在第 8 学期完成。每个学生提交其获得的学分的证明,或提交论文,由老师审阅后 获得学分。 (十二)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大纲 1、目的、任务 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认识实际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真实、具体、全面的做 法;使学生在业务上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锻炼,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毕业生尽快适 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巩固和升华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综合 技能;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结合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要求,注重收集 资料,为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积累素材。 2、主要内容 ①电子产品开发 本内容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非公有单位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调试、维护以及 在科研单位或电子公司高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各类电子产品模块的开发。通过实习,学生 能从实践中学习应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可编程逻辑芯片、图像处理、C 语言等 知识来进行电子产品的开发(包括改进、升级等)。根据实际单位的特点以及实际单位分配 给学生的任务,学生能运用电子的知识来熟悉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流程,软硬件技术的应用, 最后进行必要的调试和维护。 ②经营、技术咨询、维修与维护 本内容主要在各类企业营销单位部门所进行的毕业实习。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及其相关设 备的经营、技术咨询、维修与维护。通过毕业实习,学生能从实践中学习电子产品营销(包 括电子商务)的理念、方式,相关技术资料制作与咨询以及电子产品维修与维护等方面的知 识。根据实际单位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单位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学生能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熟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了解市场需求来辅助营销单位进行营销,电子产 品的安装以及电子产品的维护维修。 ③其他 对于本专业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可深入进行研究,对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有可 能的条件下均可进行毕业实习,比如,在其它部门(例如实验室)从事电子仪器操作与维护; 在教育机构或者企业培训机构从事电子技术培训等工作。 3、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第 8 学期的 1-10 周完成,每个学生要提交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