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金成本、盈利性分析,第2题、第6清偿能力分析、通货膨题、第11题胀、所得税与税后现金流课堂教第7章第1题、第七章资产更新、租2学第6题赁与改扩建方案比较第八章公共项目经济课堂教第八章第8题、2分析特点、盈利性分析学第9题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第九章不确定性与风课堂教第九章第1题、4学险、临界分析、敏感性第10题、第12题分析、决策树方法课堂教第十章价值工程2第十章第1题、学第2题、第3题最终成绩由考勤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平时成绩:25%。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参与程度和课堂讨论及提问的积极思维能力。由考勤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构成。*考核方式期中成绩:30%。考核要求学生熟悉工程经济分析基本原理,掌握工程项目(Grading)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由课程项目(案例分析报告或课程论文)、作业成绩等构成。期末考试:45%,考核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和工程经济学分析技能。(1)教材《工程经济学》(第5版),邵颖红黄渝祥邢爱芳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ISBN978-7-5608-5767-1。*教材或参考资料(2)参考书目:(Textbooks&OtherMaterials)工程经济学与案例分析,王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ISBN978-7-04-043283-1工程经济学原理,ChanS.Park,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ISBN978-7-111-48830-914
金成本、盈利性分析, 清偿能力分析、通货膨 胀、所得税与税后现金 流 学 第 2 题、第 6 题、第 11 题 第七章 资产更新、租 赁与改扩建方案比较 2 课堂教 学 第 7 章第 1 题、 第 6 题 第八章 公共项目经济 分析特点、盈利性分析 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 -效果分析 2 课堂教 学 第八章第 8 题、 第 9 题 第九章 不确定性与风 险、临界分析、敏感性 分析、决策树方法 4 课堂教 学 第九章第 1 题、 第 10 题、第 12 题 第十章 价值工程 2 课堂教 学 第十章第 1 题、 第 2 题、第 3 题 *考核方式 (Grading) 最终成绩由考勤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 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25%。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参与程度和课堂讨论及提 问的积极思维能力。由考勤与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构成。 期中成绩:30%。考核要求学生熟悉工程经济分析基本原理,掌握工程项目 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由课程项目(案例分析报告或课程论文)、作业成绩等 构成。 期末考试:45%,考核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和工程经济学分析技能。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1) 教材 《工程经济学》(第5版),邵颖红 黄渝祥 邢爱芳 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ISBN 978-7-5608-5767-1。 (2)参考书目: 工程经济学与案例分析,王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ISBN 978-7- 04-043283-1 工程经济学原理,Chan S. Park,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ISBN 978-7- 111-48830-9 14
其它(More)备注(Notes)备注说明:带*内容为必填项。1.2.课程简介字数为300-500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15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15
《工程测量》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103中文名:工程测量课程名称英文名:SurveyingEngineering课程类别修读类别必须专业基础课32学分2学时第4学期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覃辉,土未工程测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顾孝烈等,测量学(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教材及主要3.张坤宜,交通十木工程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参考书4.PaulRichardWolf,CharlesD.Ghilani,ElementarySurveying:AnIntroductiontoGeomatics(10thEdition),PrenticeHall.2001.85.课程自编教案和讲义资料。考核方式及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各环节所占(20%)+(10%)+(70%)比例课程简介《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常用的测量仪器、测量原理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新技术的介绍,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常用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建筑物或线路工程的测设方法、以及工程测量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等。通过测量学课程的学习以及参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实习,修本课程的学生应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测绘新技术,会使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具备测、算、绘的基本能力,并能将测量知识运用到专业之中。二、教学基本内容(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4学时)16
《工程测量》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CV103 中文名:工程测量 课程名称 英文名:Surveying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修读类别 必须 学分 2 学时 32 开课学期 第 4 学期 开课单位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及主要 参考书 1. 覃辉,土木工程测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 2. 顾孝烈等,测量学(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 3. 张坤宜,交通土木工程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4. Paul Richard Wolf, Charles D. Ghilani, Elementary Surveying: An Introduction to Geomatics (10th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1.8 5. 课程自编教案和讲义资料。 考核方式及 各环节所占 比例 平时成绩 + 实践成绩 + 期末考试 (20%)+(10%)+(70%) 一、 课程简介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建筑、道路、 桥梁、地下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常用的测量仪器、测量原理和基本的数据 处理和分析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新技术的介绍,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 接收机等常用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 法,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建筑物或线路工程的测设方法、以及工程测量在道 路、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等。通过测量学课程的学习以及参与 课程配套的实验实习,修本课程的学生应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 解测绘新技术,会使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具备测、算、绘的基本能力, 并能将测量知识运用到专业之中。 二、 教学基本内容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16
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测绘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和应用特点,以及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2.本章教学内容(1)测绘学简介(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4)测量工作的程序及基本内容(5)水准面的曲率对观测量的影响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三维地理坐标转换为二维+一维表达方式的原理,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的原理、现状和发展趋势。难点: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高斯投影等测绘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水准测量(2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高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的高程系统、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及其能达到的精度、掌握DS3光学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单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2.本章教学内容(1)高程系统介绍以及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2)D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3)双面尺法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4)精密水准仪、电子水准仪介绍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难点:数字水准测量原理。第三章经纬仪和角度测量(2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DJ6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并能17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测绘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 趋势,了解本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和应用特点,以及本课程的主要 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测绘学简介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4)测量工作的程序及基本内容 (5)水准面的曲率对观测量的影响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维地理坐标转换为二维+一维表达方式的原理,以地理信息系 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的原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难点: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高斯投影等测绘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 水准测量(2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高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的高程系统、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及其 能达到的精度、掌握 DS3 光学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单水 准路线的计算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 高程系统介绍以及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 DS3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3) 双面尺法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4) 精密水准仪、电子水准仪介绍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数字水准测量原理。 第三章 经纬仪和角度测量(2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 DJ6 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并能 17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2.本章教学内容(1)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2)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角度测量原理(3)测回法水平角、竖直角观测(4)经纬仪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应对方法(5)DJ2经纬仪、电子经纬仪介绍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经纬仪构造和测角原理,测回法水平角、竖直角观测。难点:经纬仪的读数原理。第四章距离测量(4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钢尺测量、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能达到的精度。2.本章教学内容(1)钅钢卷尺测量(2)视距测量(3)电磁波测距(4)全站仪测量(5)1直线定向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三种距离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其能达到的精度,全站仪设站方法,坐标方位角的概念。难点:双频电磁波测距原理。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粗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原则;掌握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以及中误差、比例误差和极限误差在测量中的应用;掌握误差传播定律,以及不等精度观测和最小二乘平差原理。2.本章教学内容18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 2. 本章教学内容 (1) 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 (2) DJ6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角度测量原理 (3) 测回法水平角、竖直角观测 (4) 经纬仪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应对方法 (5) DJ2 经纬仪、电子经纬仪介绍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纬仪构造和测角原理,测回法水平角、竖直角观测。 难点:经纬仪的读数原理。 第四章 距离测量(4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钢尺测量、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能达到的 精度。 2. 本章教学内容 (1) 钢卷尺测量 (2) 视距测量 (3) 电磁波测距 (4) 全站仪测量 (5) 直线定向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种距离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其能达到的精度,全站仪设站方法,坐 标方位角的概念。 难点:双频电磁波测距原理。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测量的误差来源以及粗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原 则;掌握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以及中误差、比例误差和极限误差在测量中的 应用;掌握误差传播定律,以及不等精度观测和最小二乘平差原理。 2. 本章教学内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