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传统中国的文化地位 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文化。中国人一向以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为荣。中 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近两千年间,中国文化、文明不愧为全世界最高的成就 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一般认为,在公元元年的时候,西汉 与罗马帝国不相上下。可是,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就进入长达一千多年的 黑暗时代;反观中国,自汉朝以后不断地经过好几个盛世,汉、唐、宋、元、 明以至清帝国早期1。 中国长期的文化、经济发展成就,不仅让西方非常羡慕、崇拜,而且对周遭 国家和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著名的孝德维新,全面学习 唐文化2。中国文化还影响到韩国、泰国等周遭地区国家3。 工业革命以前的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确实是最发达的文化,全世界 的人到中央帝国来朝拜4。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两个主要内 容,一是恢复古典希腊传统,重读古希腊哲学,摆脱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钳 制;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 内容,也包括学习中国文化。总之,中国文化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感到 非常骄傲。 现代化努力与中国文化三层次 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了,国力日渐式微,不复为世界中心。而且在 西方列强压迫下,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甚至有所谓亡国亡种的可能。在那种 状况下很多人开始反省,从单个人来比较,中国人不傻笨,为什么中国不如西 方?在文化的冲击当中有很多深刻的反省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中国文 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儒家文化是一个吃人的礼 教,中国要复兴,必须打倒孔家店。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从很多方面表现出 来,比如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劣根性,保守、乐天知命、圆滑、不求甚解、自私 5、特别容忍恶势力和社会不公正6、夜郎自大。中国人行为特性是中国文化的 1宋武力虽不是最强,但在国外研究中国科技、经济的学者认为宋朝比前几个朝代成就更高:元时出现世 界上最大的帝国:清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从版图来看,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成 就、文化发展的程度是当时全世界最领先的。与中国相比,当时欧洲处在黑暗世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 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发达、进步的工业经济,全面领先于西方。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 论》中,对中国整个经济、文化上的成就,是以一种非常崇敬的眼光描绘的。 2诚如1978年底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以后,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当时日本派谴唐使、谴唐生来中国学习各 方面文化。而且根据研究,长安的模样,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记载来猜测。可是有一个实物的模型,就是日 本京都。据记载,京都规模虽然比长安稍小,但整个建筑布局完全照搬长安。此外,日本人读中国四书五 经。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受到明朝王阳明理学的鼓舞 3韩国非常好地吸收了中国儒家、道家文化。泰国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很大影响,泰国大王宫庙神与中国的 庙神都是一样的 4直到19世纪中国人仍觉得外国人是蛮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世界中心。当时对英国人的称呼 “英吉利”的旁边加“犭” 5从中国俗语“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见一斑
1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传统中国的文化地位 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文化。中国人一向以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为荣。中 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近两千年间,中国文化、文明不愧为全世界最高的成就。 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一般认为,在公元元年的时候,西汉 与罗马帝国不相上下。可是,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就进入长达一千多年的 黑暗时代;反观中国,自汉朝以后不断地经过好几个盛世,汉、唐、宋、元、 明以至清帝国早期1。 中国长期的文化、经济发展成就,不仅让西方非常羡慕、崇拜,而且对周遭 国家和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著名的孝德维新,全面学习 唐文化2。中国文化还影响到韩国、泰国等周遭地区国家3。 工业革命以前的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确实是最发达的文化,全世界 的人到中央帝国来朝拜4。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两个主要内 容,一是恢复古典希腊传统,重读古希腊哲学,摆脱中世纪神学对思想的钳 制;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以人为本的儒家哲学。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 内容,也包括学习中国文化。总之,中国文化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感到 非常骄傲。 现代化努力与中国文化三层次 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了,国力日渐式微,不复为世界中心。而且在 西方列强压迫下,尤其在鸦片战争之后,甚至有所谓亡国亡种的可能。在那种 状况下很多人开始反省,从单个人来比较,中国人不傻笨,为什么中国不如西 方?在文化的冲击当中有很多深刻的反省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中国文 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五四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儒家文化是一个吃人的礼 教,中国要复兴,必须打倒孔家店。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从很多方面表现出 来,比如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劣根性,保守、乐天知命、圆滑、不求甚解、自私 5、特别容忍恶势力和社会不公正6、夜郎自大。中国人行为特性是中国文化的 1 宋武力虽不是最强,但在国外研究中国科技、经济的学者认为宋朝比前几个朝代成就更高;元时出现世 界上最大的帝国;清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从版图来看,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成 就、文化发展的程度是当时全世界最领先的。与中国相比,当时欧洲处在黑暗世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 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发达、进步的工业经济,全面领先于西方。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 论》中,对中国整个经济、文化上的成就,是以一种非常崇敬的眼光描绘的。 2诚如 1978 年底中国决定改革开放以后,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当时日本派谴唐使、谴唐生来中国学习各 方面文化。而且根据研究,长安的模样,我们现在只能通过记载来猜测。可是有一个实物的模型,就是日 本京都。据记载,京都规模虽然比长安稍小,但整个建筑布局完全照搬长安。此外,日本人读中国四书五 经。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受到明朝王阳明理学的鼓舞。 3 韩国非常好地吸收了中国儒家、道家文化。泰国同样受到中国文化很大影响,泰国大王宫庙神与中国的 庙神都是一样的。 4 直到 19世纪中国人仍觉得外国人是蛮夷,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中心。当时对英国人的称呼 “英吉利”的旁边加“犭”。 5 从中国俗语“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见一斑
一部分,所以必须彻底地拿今日之我同昨日之我对抗,以今日之我来否定昨日 之我。必须打倒孔家店、改变文化才有可能使中国强起来。他们把中国所有的 落后、一切的困难都归罪于文化。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根深 蒂固。 最近的一个新思潮大力肯定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首 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全世界除了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 外,就是这些东亚经济可以称为现代化国家。日本人均收入在1988年就赶上且 超过美国,新加坡人均收入在1996年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地区的复兴,得益 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增长而且赶超发达国家。为什么这 些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当中脱颖而出,加入以西欧、北美白种人 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俱乐部?为什么他们经济有活力、发展这么快?结果发现 个共同因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他们进而分析为什么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地区经济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结果发现儒家文化事实上对经 济赶上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儒家文化强调 勤劳、节俭、刻苦、重视知识7、重视长幼次序8、重视所谓朋友有信°。这样, 他们又把成功的这一部分全都归因于儒家文化所带来的这些优点 有趣的是,这跟西方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共通之处。 Max Weber认为 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直接关联10。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儒家文化 在东亚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五四以来不仅中国知识分子 长期批评儒家文化、呼吁打倒孔家店,而且凡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同样 对儒家文化有很多抱怨11;今天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人们又全部归功于儒家文 化带来的好处。岂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儒家文化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阻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成为 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哪一个说法是对的?两个都对吗?还是一个对 个错?还是两个都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正是 本文探讨的主题 要谈中国文化的作用,先弄清什么是文化。当然定义文化的方式非常多,不 同学者的定义方式会不一样,我个人比较接受费孝通先生的一个定义12,他认 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国家、社会用什么样 的工具、器物来生产、生活。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 抓,所用的器物不一样。这当然包括国家打仗时候用什么,用洋枪大炮、还是 大刀长矛?这是器物层次;第二是组织层次,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定义,包括这 把中国人同犹太人作对比,有很明显的不同。在二战中,中国人遭受日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近两 千万中国人在二战死伤:在欧洲,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今天,犹太人还是到世界各地,哪怕天涯海 角,想把当时的纳粹分子抓岀来、绳之以法,可以说到不惜代价、接近歇斯底里的态度:但是二战结 蒋介石竟然以德报冤,甚至把屠杀中国人的冈村宁次等请为座上客甚至坐上师,请教怎样打仗。表现出中 因人对社会不公、恶势力很容忍、没有原则 7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重视知识,看来特别合乎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8社会比较稳定、有秩序,不会乱糟糟的 °做人要讲信义,重信用与现代商业文明相当吻合。 0 Max Weber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在他著的产生广泛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一书中, Weber用新教伦理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兴起 1!比如我自己在台湾长大,70年代以前要批评中国落后,最简单的就是批评儒家文化,说它讲的是吃人 的礼教,以及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等等。 12在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对 Malinowski文化三因子论做了精彩的介绍,商务印书馆,1946
2 一部分,所以必须彻底地拿今日之我同昨日之我对抗,以今日之我来否定昨日 之我。必须打倒孔家店、改变文化才有可能使中国强起来。他们把中国所有的 落后、一切的困难都归罪于文化。时至今日,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根深 蒂固。 最近的一个新思潮大力肯定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首 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全世界除了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 外,就是这些东亚经济可以称为现代化国家。日本人均收入在 1988 年就赶上且 超过美国,新加坡人均收入在 1996 年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地区的复兴,得益 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增长而且赶超发达国家。为什么这 些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当中脱颖而出,加入以西欧、北美白种人 为主导的发达国家俱乐部?为什么他们经济有活力、发展这么快?结果发现一 个共同因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他们进而分析为什么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地区经济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结果发现儒家文化事实上对经 济赶上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儒家文化强调 勤劳、节俭、刻苦、重视知识7、重视长幼次序8、重视所谓朋友有信9。这样, 他们又把成功的这一部分全都归因于儒家文化所带来的这些优点。 有趣的是,这跟西方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共通之处。Max Weber 认为 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直接关联10。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儒家文化 在东亚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五四以来不仅中国知识分子 长期批评儒家文化、呼吁打倒孔家店,而且凡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同样 对儒家文化有很多抱怨11;今天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人们又全部归功于儒家文 化带来的好处。岂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儒家文化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阻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成为 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哪一个说法是对的?两个都对吗?还是一个对、一 个错?还是两个都错?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这正是 本文探讨的主题。 要谈中国文化的作用,先弄清什么是文化。当然定义文化的方式非常多,不 同学者的定义方式会不一样,我个人比较接受费孝通先生的一个定义12,他认 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国家、社会用什么样 的工具、器物来生产、生活。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 抓,所用的器物不一样。这当然包括国家打仗时候用什么,用洋枪大炮、还是 大刀长矛?这是器物层次;第二是组织层次,按照费孝通先生的定义,包括这 6把中国人同犹太人作对比,有很明显的不同。在二战中,中国人遭受日本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近两 千万中国人在二战死伤;在欧洲,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今天,犹太人还是到世界各地,哪怕天涯海 角,想把当时的纳粹分子抓出来、绳之以法,可以说到不惜代价、接近歇斯底里的态度;但是二战结束, 蒋介石竟然以德报冤,甚至把屠杀中国人的冈村宁次等请为座上客甚至坐上师,请教怎样打仗。表现出中 国人对社会不公、恶势力很容忍、没有原则。 7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重视知识,看来特别合乎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8 社会比较稳定、有秩序,不会乱糟糟的。 9做人要讲信义,重信用与现代商业文明相当吻合。 10 Max Weber 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在他著的产生广泛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一书中,Weber 用新教伦理解释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兴起。 11比如我自己在台湾长大, 70 年代以前要批评中国落后,最简单的就是批评儒家文化,说它讲的是吃人 的礼教,以及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等等。 12在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对 Malinowski文化三因子论做了精彩的介绍,商务印书馆,1946
个社会里面怎样把个人组织起来,让单独的个人能够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 里面共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怎样互动。它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政治组织、宗教 组织、生产组织、国家机器等等;此外还包含一个价值观念的层次,人怎么 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什么好?什么不好?好坏之间,各个社 会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标准不一样13。三个层次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 体 有例为证,在原始公社,从生产、生活工具来看,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般用长矛、箭,矛尖和箭头是石头打造的,是生产工具;从社会组织来看, 原始公社社会组织比较平等,可能有一个领袖,但其他基本上很公平,也有 些分工,比较进化一点的分成武士、猎人等,组织方式与现代很不同:从价值 观念来看,很多东西不分你我14,而现代社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15。人类文化学者考察原始社会,主要记录用什么工具生产、组织方式是怎么 样的、价值观念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社会、不同地方或历史的不同阶段,三者 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都可能不同。不妨举一个关于市场的例子,原始社会人们 打猎以后,自己吃穿以外还有剩余,就要进行交换,把物品放在路边,路过的 人看到就知道这个物品可以交换,可以拿走。放物品的人会躲在树后看有没有 人来拿走,拿时有没有留下物品来交换,这是一种组织方式:今天如果你在街 边看到别人的物品,绝对不能拿走,否则别人一定把你送到警察局告你偷窃。 原始社会放在路边的物品可以拿,当然也有一些价值标准,拿时必须留下一点 交换的物品。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标准,如果拿了物品没有留下交换的物品,原 始社会的人会千里追杀,不管多远都会抓回来报仇,这都是价值观念。现代人 看到我拿走物品可以送我到警察局,看不到不会千里追杀,或派个人来暗杀 我,否则我反过来送他到警察局。所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 不同,包括器物不同、组织方式不同、行为规范不同。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形 下,任何一个文化存在,都是一个自洽的整体,其生产工具、社会组织方式以 及价值观念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使用这个定义来观察中国近代一些历史演变,很多社会政治运动特别容易理 解,而且可以进行分段。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文化全面领先于西方,不仅中 国人这么认为,亚当·斯密也接受。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 文化,且在接二连三战败后进行反省,到底中国怎么了?为什么从一个一两千 年来基本上是独霸一方、万方来朝的国家,突然间屡战屡败?引发很多社会思 考。尤其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 中国有所谓亡国亡种之危险,在这种状况下,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就要思考。 当时最早的思考认为中国的这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的儒家文化 是好的,中国被西方打败,首先观察到中国枪、炮不如西方,没有铁甲船,当 时这种文化上的反省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 的指导下,进行了30年的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所谓洋务运 动,购买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直到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甲午海战 之前,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应该打赢。因为当时北洋舰队按照吨 13比如宋江偷偷把犯人放出去是好,他变成梁山水泊里的大哥:但如果你是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话,偷偷把 个犯人放走,你可能就是一个坏人 14比如说我是一个猎人,那我今天出去打猎,打到了以后,那我东西带回来,整个公社里面的人,都可以 来分享,都可以来吃这些东西。当然如果说我没有打到猎,别人打猎回来了我也一样可以分享 15要是没有得到你的同意,我到你家去吃,你要把我送到警察局,说我偷你的东西,与原始社会很不同
3 个社会里面怎样把个人组织起来,让单独的个人能够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 里面共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怎样互动。它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政治组织、宗教 组织、生产组织、国家机器等等;此外还包含一个价值观念的层次,人怎么 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什么好?什么不好?好坏之间,各个社 会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标准不一样13。三个层次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整 体。 有例为证,在原始公社,从生产、生活工具来看,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一般用长矛、箭,矛尖和箭头是石头打造的,是生产工具;从社会组织来看, 原始公社社会组织比较平等,可能有一个领袖,但其他基本上很公平,也有一 些分工,比较进化一点的分成武士、猎人等,组织方式与现代很不同;从价值 观念来看,很多东西不分你我14,而现代社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15。人类文化学者考察原始社会,主要记录用什么工具生产、组织方式是怎么 样的、价值观念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社会、不同地方或历史的不同阶段,三者 是一个有机整体,且都可能不同。不妨举一个关于市场的例子,原始社会人们 打猎以后,自己吃穿以外还有剩余,就要进行交换,把物品放在路边,路过的 人看到就知道这个物品可以交换,可以拿走。放物品的人会躲在树后看有没有 人来拿走,拿时有没有留下物品来交换,这是一种组织方式;今天如果你在街 边看到别人的物品,绝对不能拿走,否则别人一定把你送到警察局告你偷窃。 原始社会放在路边的物品可以拿,当然也有一些价值标准,拿时必须留下一点 交换的物品。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标准,如果拿了物品没有留下交换的物品,原 始社会的人会千里追杀,不管多远都会抓回来报仇,这都是价值观念。现代人 看到我拿走物品可以送我到警察局,看不到不会千里追杀,或派个人来暗杀 我,否则我反过来送他到警察局。所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 不同,包括器物不同、组织方式不同、行为规范不同。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形 下,任何一个文化存在,都是一个自洽的整体,其生产工具、社会组织方式以 及价值观念是一个自洽的整体。 使用这个定义来观察中国近代一些历史演变,很多社会政治运动特别容易理 解,而且可以进行分段。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文化全面领先于西方,不仅中 国人这么认为,亚当·斯密也接受。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 文化,且在接二连三战败后进行反省,到底中国怎么了?为什么从一个一两千 年来基本上是独霸一方、万方来朝的国家,突然间屡战屡败?引发很多社会思 考。尤其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 中国有所谓亡国亡种之危险,在这种状况下,要使中国强盛起来,就要思考。 当时最早的思考认为中国的这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的儒家文化 是好的,中国被西方打败,首先观察到中国枪、炮不如西方,没有铁甲船,当 时这种文化上的反省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 的指导下,进行了 30 年的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所谓洋务运 动,购买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直到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甲午海战 之前,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都觉得中国人应该打赢。因为当时北洋舰队按照吨 13比如宋江偷偷把犯人放出去是好,他变成梁山水泊里的大哥;但如果你是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话,偷偷把 一个犯人放走,你可能就是一个坏人。 14比如说我是一个猎人,那我今天出去打猎,打到了以后,那我东西带回来,整个公社里面的人,都可以 来分享,都可以来吃这些东西。当然如果说我没有打到猎,别人打猎回来了我也一样可以分享。 15要是没有得到你的同意,我到你家去吃,你要把我送到警察局,说我偷你的东西,与原始社会很不同
位计算是全世界第五位,按照武器先进性,中国是世界当时最新的大船、最新 的武器装备。同时期日本,在美国海军上将沛利率领的舰队逼使日本放弃闭关 锁国的政策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海战之前,日本的船比中国小,而且很多 是日本自己造的、也不先进,而中国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所以很多中国人和 外国评论员认为中国肯定会打赢。16结果中国却败于日本。 甲午海战是一个更大的冲击。日本一两千年来基本上是中国的小徒弟,文化 基本上都从中国进口,长期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取经,把中国最好的东西、经史 拿回去研读一番。为什么却能够打败中国呢?当时的反省认为一个国家要强起 来,除了要有这些先进的武器、生产工具之外,还需要其他东西。观察日本在 明治维新以后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变强,原因就在于改革比较彻底、反省 比较彻底,他们除了学习西方的洋枪大炮之外,还学习了西方的制度。明治维 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方面开始实行君主立宪,然后内阁制,由在国会里面获得多 数的政党组成内阁:军事方面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改革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属 于各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日本推行西方的义务教育:经济方面日本 建立西方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企业制度。所以当时中国认识到除了学习西 方这些器物层次的所谓洋枪大炮之外,还必须改革组织层次。有两派不同的想 法并存:一派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君主立宪派,主张在清廷基础框架之 下进行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的改革,推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制度;另 派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认为在清朝异族统治之下,即使进行社会 组织层次的改革还不行,必须推翻满清,然后学习同美国一样的、以总统为国 家元首的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包括其他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17结果孙中山领 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一般人的想法颇似 现在苏联、东欧的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的想法B8。虽然这个认识比洋务运动 时的认识深了一层,除买枪、炮外还有社会组织改革,但是并没有让中国马上 强起来19。 第三层思考就是后来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认识到中国 要强起来,不光在政治方面有宪法、总统、议会,或建立像北京大学这样的所 谓新学,也不光建立一个所谓新军,现代化的军队,还要一些文化方面更深 层的东西。当时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这是属于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是非标准观念的。按照这个观念,要有民主、科学,中国才能够强 起来 的6有一个也许是稗官野史的记载。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所以甲午海战之前,为了让 日本人知难而退,就在上海黄浦江举办了一个阅军大典。请各国驻华武官来参观中国最先进的海军,目的 主要想对日本人说甭打了,中国武器这么先进。日本当然很谨慎,派一个当时海军驻华武官来参加阅兵 但是阅兵结束,日本海军武官报告给他们的首相说日本从武器来讲不如中国,但是他认为日本能够打败中 国,应该跟中国开战。他参观海军阅兵的时候,军舰上确实武器很先进,那些士兵也雄赳赳、气昂昂。但 是就在黄浦江边还有几条没参加阅军大典的中国海军舰艇,舰上的中国水兵玩乐之外,还在烟囱旁边晒内 衣内裤。这样一个没有秩序、现代精神的军队必败无疑 1戊戌变法很快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戊戌变法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成果是建立北京大学。但是慈 禧太后到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她也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所以慈禧太后晚年也是改革派,改六部尚书为现在内 阁制、成立议会,然后教育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也在推行。不过为时已晚。 1现在在苏联东欧,许多人认为一切罪恶根源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把共产党推翻,把社会主 义制度取消,马上可以过和西欧、美国一样的生活:当时中国人也有类似的感觉,认为一切罪恶都是因为 异族统治,只要把满清推翻了以后,中国就应该强起来了 1即使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站在战胜国这一方,可是战胜以后,被割让的租界青岛其实是从一个列强转 移到另外一个列强,从德国转移到日本
4 位计算是全世界第五位,按照武器先进性,中国是世界当时最新的大船、最新 的武器装备。同时期日本,在美国海军上将沛利率领的舰队逼使日本放弃闭关 锁国的政策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海战之前,日本的船比中国小,而且很多 是日本自己造的、也不先进,而中国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所以很多中国人和 外国评论员认为中国肯定会打赢。16结果中国却败于日本。 甲午海战是一个更大的冲击。日本一两千年来基本上是中国的小徒弟,文化 基本上都从中国进口,长期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取经,把中国最好的东西、经史 拿回去研读一番。为什么却能够打败中国呢?当时的反省认为一个国家要强起 来,除了要有这些先进的武器、生产工具之外,还需要其他东西。观察日本在 明治维新以后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变强,原因就在于改革比较彻底、反省 比较彻底,他们除了学习西方的洋枪大炮之外,还学习了西方的制度。明治维 新以后日本在政治方面开始实行君主立宪,然后内阁制,由在国会里面获得多 数的政党组成内阁;军事方面请德国陆军教官来改革日本军队,军队从原来属 于各地贵族变成属于国家;教育方面日本推行西方的义务教育;经济方面日本 建立西方的银行制度,引进西方的企业制度。所以当时中国认识到除了学习西 方这些器物层次的所谓洋枪大炮之外,还必须改革组织层次。有两派不同的想 法并存:一派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君主立宪派,主张在清廷基础框架之 下进行与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的改革,推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制度;另 一派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认为在清朝异族统治之下,即使进行社会 组织层次的改革还不行,必须推翻满清,然后学习同美国一样的、以总统为国 家元首的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包括其他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17结果孙中山领 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一般人的想法颇似 现在苏联、东欧的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的想法18。虽然这个认识比洋务运动 时的认识深了一层,除买枪、炮外还有社会组织改革,但是并没有让中国马上 强起来19。 第三层思考就是后来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认识到中国 要强起来,不光在政治方面有宪法、总统、议会,或建立像北京大学这样的所 谓新学,也不光建立一个所谓新军,现代化的军队,还要一些文化方面更深一 层的东西。当时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这是属于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是非标准观念的。按照这个观念,要有民主、科学,中国才能够强 起来。 16有一个也许是稗官野史的记载。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所以甲午海战之前,为了让 日本人知难而退,就在上海黄浦江举办了一个阅军大典。请各国驻华武官来参观中国最先进的海军,目的 主要想对日本人说甭打了,中国武器这么先进。日本当然很谨慎,派一个当时海军驻华武官来参加阅兵。 但是阅兵结束,日本海军武官报告给他们的首相说日本从武器来讲不如中国,但是他认为日本能够打败中 国,应该跟中国开战。他参观海军阅兵的时候,军舰上确实武器很先进,那些士兵也雄赳赳、气昂昂。但 是就在黄浦江边还有几条没参加阅军大典的中国海军舰艇,舰上的中国水兵玩乐之外,还在烟囱旁边晒内 衣内裤。这样一个没有秩序、现代精神的军队必败无疑。 17 戊戌变法很快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戊戌变法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成果是建立北京大学。但是慈 禧太后到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她也认识到不改革不行,所以慈禧太后晚年也是改革派,改六部尚书为现在内 阁制、成立议会,然后教育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也在推行。不过为时已晚。 18现在在苏联东欧,许多人认为一切罪恶根源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把共产党推翻,把社会主 义制度取消,马上可以过和西欧、美国一样的生活;当时中国人也有类似的感觉,认为一切罪恶都是因为 异族统治,只要把满清推翻了以后,中国就应该强起来了。 19即使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站在战胜国这一方,可是战胜以后,被割让的租界青岛其实是从一个列强转 移到另外一个列强,从德国转移到日本
综上所述,在艰难的现代化努力当中,对为什么中国从天朝大国、全球最强 沦落到在国际上排名落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经过了 三个层次的认识深化。 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我们认识到在工具层次上不如西方;在组织上面,也有不少落后的地方;在 精神、价值层次上面,也和西方有许多不同。怎么样让落后的中国重新崛起? 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作参考。第一种理论以 Max Weber为代表,在西方有很大 的影响,在中国他影响到五四以后两、三代人。为什么全世界在1930年代以前 的发达国家,当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西欧、北美?为什么这 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强大呢?当时看来资本主义跟一国的强盛有一定 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 Max Weber认为,强调储蓄、又从事生产、扩 大再生产是卡文教派先提出的一个观念,而且变成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 准则逐渐被新教徒普遍接受,他们重视现代生活,重视现世,而不见得完全是 来世。因为新教在伦理、价值观上改变,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和后来的工业革 命。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过去的伦理道德确实有不少跟现代精神不符合的地 方,像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刻反省时所提出的那些。中国应该如五四 时期提出的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换言之即“全盘西化”。这个观点对中 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到现在还相当大20。 这种观点理论上也许自恰,但实践上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在于每个人的价 值观念是怎么来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并非作为基因与生俱来,其实是年纪比 较小的时候学来的21。从这种角度出发,即使我们接受 Max Weber的观点,认 为必须在价值文化上先改变,或是像《河殇》作者这样的学者接受全盘西化, 在价值、伦理上全部接受西方。理论上也许可以做得到,但在现实上很难做 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有办法在价值、观念上面完全接受西方的东 西。可是,只要让中国人在中国社会里长大,长大以后还是中国人,就不能在 伦理、价值这个层次上完全摆脱中国、接受西方的东西。按照这个说法中国基 本上就没什么强盛的希望 另一种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理论,认为文化包含几个不同的层次,有器物 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但在三层次当中,器物即生产工具是基础,生产 工具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 跟着变。根据 Max Weber的看法,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但是按照马克思主 最明 就是1980年代末,有一个电视系列片叫做《河殇》,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探讨中国为 什么古代强盛,到现在那么衰落。当时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提出所谓黄色文明、蓝色文明,认为中国是 个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出来的黄色文明,是一个保守、落后、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西方是一个海洋文明, 蓝色是对外的,是征服自然的。《河殇》这种看法,事实上继承了五四以后当时所谓打倒孔家店、全盘西 化这一套想法,认为中国要强起来,整体的文化必须改变。不止是说我们必须有卫星上天、必须有原子 弹,我们必须有现代的组织,而且必须有现代的、跟西方一样的精神。 2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在心理学研究上面倒是有相当严格的实证上面的证明, 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大概在七岁以前就定型了。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跟周遭父母兄弟朋友邻里 在互动,然后从这些互动当中去学习对、错,对会受到奖励,不对就受到惩罚,就这么学了。每个人的观 念是从小学来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也是这样的。比如观察杨振宁、李政道的讲话、行为、关心 的事情,确实符合标准中国人
5 综上所述,在艰难的现代化努力当中,对为什么中国从天朝大国、全球最强 沦落到在国际上排名落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经过了 三个层次的认识深化。 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 我们认识到在工具层次上不如西方;在组织上面,也有不少落后的地方;在 精神、价值层次上面,也和西方有许多不同。怎么样让落后的中国重新崛起? 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可作参考。第一种理论以 Max Weber 为代表,在西方有很大 的影响,在中国他影响到五四以后两、三代人。为什么全世界在 1930 年代以前 的发达国家,当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西欧、北美?为什么这 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强大呢?当时看来资本主义跟一国的强盛有一定 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 Max Weber 认为,强调储蓄、又从事生产、扩 大再生产是卡文教派先提出的一个观念,而且变成他们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 准则逐渐被新教徒普遍接受,他们重视现代生活,重视现世,而不见得完全是 来世。因为新教在伦理、价值观上改变,所以出现了资本主义和后来的工业革 命。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过去的伦理道德确实有不少跟现代精神不符合的地 方,像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刻反省时所提出的那些。中国应该如五四 时期提出的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换言之即“全盘西化”。这个观点对中 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到现在还相当大20。 这种观点理论上也许自恰,但实践上有相当大的困难。主要在于每个人的价 值观念是怎么来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并非作为基因与生俱来,其实是年纪比 较小的时候学来的21。从这种角度出发,即使我们接受 Max Weber 的观点,认 为必须在价值文化上先改变,或是像《河殇》作者这样的学者接受全盘西化, 在价值、伦理上全部接受西方。理论上也许可以做得到,但在现实上很难做 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有办法在价值、观念上面完全接受西方的东 西。可是,只要让中国人在中国社会里长大,长大以后还是中国人,就不能在 伦理、价值这个层次上完全摆脱中国、接受西方的东西。按照这个说法中国基 本上就没什么强盛的希望。 另一种理论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理论,认为文化包含几个不同的层次,有器物 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但在三层次当中,器物即生产工具是基础,生产 工具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会 跟着变。根据 Max Weber 的看法,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但是按照马克思主 20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1980 年代末,有一个电视系列片叫做《河殇》,探讨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探讨中国为 什么古代强盛,到现在那么衰落。当时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提出所谓黄色文明、蓝色文明,认为中国是一 个在黄土高原上发展出来的黄色文明,是一个保守、落后、农业经济为主的文明。西方是一个海洋文明, 蓝色是对外的,是征服自然的。《河殇》这种看法,事实上继承了五四以后当时所谓打倒孔家店、全盘西 化这一套想法,认为中国要强起来,整体的文化必须改变。不止是说我们必须有卫星上天、必须有原子 弹,我们必须有现代的组织,而且必须有现代的、跟西方一样的精神。 21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在心理学研究上面倒是有相当严格的实证上面的证明,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大概在七岁以前就定型了。因为人一生下来,就跟周遭父母兄弟朋友邻里 在互动,然后从这些互动当中去学习对、错,对会受到奖励,不对就受到惩罚,就这么学了。每个人的观 念是从小学来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也是这样的。比如观察杨振宁、李政道的讲话、行为、关心 的事情,确实符合标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