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诺兰模型 1初始阶段 引入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建设不讲究经济效 益,用户对系统敬而远之。 2传播阶段 信息技术开始扩散,系统专家开始宣传自动化的 作用,管理者开始注意系统投资的经济效益。 3控制阶段 开始控制系统投资的费用,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正 式的部门,规划和控制内部信息系统的活动。 4集成阶段 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转向信息资源管理,努力整 合内部的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 5数据管理阶段改从单项应用发展到在逻辑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 6成熟阶段 上中层管理者认识到系统的重要,正式的信息资 源管理计划开始实施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R.L.Nolan)在总结200多个公 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 诺兰认为,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 必须依次经历这六个阶段。 1.初始阶段 2.传播阶段 3.控制阶段 4.集成阶段 5.数据管理阶段 6.成熟阶段 引入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建设不讲究经济效 益,用户对系统敬而远之。 信息技术开始扩散,系统专家开始宣传自动化的 作用,管理者开始注意系统投资的经济效益。 开始控制系统投资的费用,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正 式的部门,规划和控制内部信息系统的活动。 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转向信息资源管理,努力整 合内部的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 从单项应用发展到在逻辑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 用,开始注意评估系统的成本和效益。 上中层管理者认识到系统的重要,正式的信息资 源管理计划开始实施。 企业信息化的诺兰模型
企业信息化的糸统进化模型 英国管理学家C埃德沃斯提出 效率 有效性 业务综合 面1内部效率阶段2内部有效性阶段3内部综合阶段 向以改善内部效率为核心操作系统MIS实现内部信息共享 内目的的传统数据处要求能够修改系统内部局域网形成 部|理系统,如:秘书各部门都力求发展 系统、会计系统但尚未能实现共享 向/4外部效率阶段5外部有效性阶段6外部综合阶段 面 外/伦业间实现电子数交易过程合理化优化供应链 部|据交换不必重复企业间数据共享 如:存货量、价 如:订单、发票等格文件
企业信息化的系统进化模型 1.内部效率阶段 2.内部有效性阶段 3.内部综合阶段 4.外部效率阶段 5.外部有效性阶段 6.外部综合阶段 效率 有效性 业务综合 面 向 内 部 面 向 外 部 英国管理学家C.埃德沃斯提出 以改善内部效率为 目的的传统数据处 理系统,如:秘书 系统、会计系统 核心操作系统MIS 要求能够修改系统 各部门都力求发展 但尚未能实现共享 实现内部信息共享 内部局域网形成 企业间实现电子数 据交换,不必重复 相同的操作 如:订单、发票等 交易过程合理化 企业间数据共享 如:存货量、价 格文件 优化供应链
企业信息化的渐进式模型 L数字化生存阶段企业购买了第一台计算机,企业信息第一次有了数 字化的存在形式 2单点数字化阶段|某些部门开始使用软件,如:财务软件办公软件 3单点自动化阶段/但只限于编辑、查询、存储、输出。 企业信息化发畏阶段的研究中 4.联合自动化阶段 存在的问题 玛过程的划分以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标准 5决策支持自动化直不能体现管理信息化和人员信息化的程度 阶段 6.敏捷的虚拟的企以计算 业阶段 源、快重庆市制造业处于第5阶段的:39%
企业信息化的渐进式模型 1. 数字化生存阶段 2. 单点数字化阶段 3. 单点自动化阶段 4. 联合自动化阶段 5. 决策支持自动化 阶段 6. 敏捷的虚拟的企 业阶段 企业购买了第一台计算机,企业信息第一次有了数 字化的存在形式。 某些部门开始使用软件,如:财务软件、办公软件 拨号上网等,但只限于编辑、查询、存储、输出。 企业内某些部门的业务流程开始自动化,使用数据 库,但都是单点各自发展的。 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企业内外之间的实现联网,实 现数据共享,开始尝试全新的管理方式。 企业决策信息和数据进入自组织状态,使用计算机 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能力得到加强。 以计算机系统实现快速反应市场、快速整合社会资 源、快速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重庆市制造业处于第2 阶段的:55.3% 重庆市制造业处于第5 阶段的:3.9% 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研究中 存在的问题 过程的划分以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标准 不能体现管理信息化和人员信息化的程度
第4章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41企业信息化的方式与要求 41.1企业信息化概述 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据20的继缭圈信惠硬输款报邀有我迹业 信崽邐成绩旦窭表蚬在馍虑化中国I总投 人的20.9%,比上一年增长26.1%。企业在软件和服务上 的投入占企业信息化总投入的比率上升到392%
第 4 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4.1 企业信息化的方式与要求 4.1.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据2004和 2005年 《中国信息年鉴》报道,我国企业 信息化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投入继续升温,重硬轻软现象有所改进 在被调查的3000家企业中,信息化投入占中国IT总投 入的20.9%,比上一年增长26.1%。企业在软件和服务上 的投入占企业信息化总投入的比率上升到39.2%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已建的系统%企业已建的系统 企业内部网 925%客户服务中心 28.8% 财务管理软件763%制造管理系统200% 企业外部网站73.8%供应量管理系统1.3% A企业资源计划系统365% (1)信息化投入继续升温,重硬轻软现象有所改进 (2)计算机系统得到广泛采用 3)企业网站建设热情高涨,在线数据库总量激增 到2004年底,全国网站6689万,企业网站占71% 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为306万个,比上年增长801% 其中企业网站拥有在线数据库数量最多,占509%
第 4 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4.1 企业信息化的方式与要求 4.1.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投入继续升温,重硬轻软现象有所改进 (2)计算机系统得到广泛采用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已建的系统 % 企业已建的系统 % 企业内部网 92.5% 客户服务中心 28.8% 财务管理软件 76.3% 制造管理系统 20.0% 企业外部网站 73.8% 供应量管理系统 11.3%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36.5% (3)企业网站建设热情高涨,在线数据库总量激增 到2004年底,全国网站66.89万,企业网站占71% 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为30.6万个,比上年增长80.1% 其中企业网站拥有在线数据库数量最多,占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