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间,都达夫积极参 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 的白色恐怖,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 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赴秋、寻秋,实际也是 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再次饱尝了 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
解读题目: “故都”表明作者写作的地点,指“北 平”,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秋天,说“故 都”,是要表达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 着一种文化底蕴;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描写的核 心。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 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正音并思考: 1、“故都的秋”与“南国之秋”的主 要特点是什么? 2、请根据提示概况本文描写的故都的 秋景图。 秋院 晨景 秋槐 落蕊 秋蝉 残声 秋雨话凉,秋果美景
故都的秋的特点: 文章前两段 清、静、悲凉。 用对比映的手法 向往 写作者对北国、江 想饱尝一尝故都的“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写出了北国之秋的 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 凉”的特点,表达 慢、润、淡,多雨少 感受 了对北国之秋的向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