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秋天】 令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 放郡的秋 扫同的歌天,为刊幺在不同人眼中不想周呢?
content 故都的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 相同的秋天,为什么在不同人眼中各不想同呢? 【诗歌中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 欣赏《故都的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欣赏《故都的秋》
←解题、作者简介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 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 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 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 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 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 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 记》等
content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眷恋 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 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 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 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 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 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 记》等。 解题、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 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 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 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 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 方面,他抑郁善感
content 写作背景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 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 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 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 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 方面,他抑郁善感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握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的基本感情 2、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景有什么特点?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content 1、把握作者在散文中体现出的基本感情。 2、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景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