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一节货而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实际上也有货币政策 这样性质的问题,但在决策中占不到地位。在 特定的时候,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也曾采用 纵无货币政策之名却有货币政策之实的举措, 并有力地促成了物价的回落。 2.1984年底和1985年初,由于物价新一轮上涨的 势头极为强烈,控制货币以抑制物价和掌握经 济关键环节的议论一时成为非常时尚的声音。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中圖八踩汽学赠学院 (19)6
(19)6 第十九章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 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实际上也有货币政策 这样性质的问题,但在决策中占不到地位。在 特定的时候,如在20 世纪60年代初,也曾采用 纵无货币政策之名却有货币政策之实的举措, 并有力地促成了物价的回落。 2. 1984年底和1985年初,由于物价新一轮上涨的 势头极为强烈,控制货币以抑制物价和掌握经 济关键环节的议论一时成为非常时尚的声音
第十九章第一节货而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 3.1989年下半年,为了压下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采用了强力的紧缩货币政策;1989年底和1990 年,为了阻止经济的下滑,则曾两度采用扩张 的货币政策。这可以视为最高决策层对货币政 策典型的运用。 4.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明确地确定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也明确地列入宏观 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从那以后,只要提及宏观 调控,几乎没有不提及货币政策的。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中圖八踩汽学赠学院 (19)7
(19)7 第十九章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认识的演变 3. 1989年下半年,为了压下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采用了强力的紧缩货币政策;1989年底和1990 年,为了阻止经济的下滑,则曾两度采用扩张 的货币政策。这可以视为最高决策层对货币政 策典型的运用。 4.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明确地确定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也明确地列入宏观 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从那以后,只要提及宏观 调控,几乎没有不提及货币政策的
第十九章第一节货而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 1.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国家, 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变。 2.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 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 定物价和图际收支平衡: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 标: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 后者,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 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市值。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中圖八踩汽学赠学院 (19)8
(19)8 第十九章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 1.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国家, 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变。 2. 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 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 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 目标: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 后者,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 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
第十九章第一节货而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 1.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 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 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中国货币政策应有怎样目标的讨论: (1)强调物价稳定是惟一目标。但同时有另 种单目标: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2)兼顾发 展经济和稳定物价。(3)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 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诸方面。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中圖八踩汽学赠学院 (19)9
(19)9 第十九章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 1.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 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 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 中国货币政策应有怎样目标的讨论: ⑴强调物价稳定是惟一目标。但同时有另一 种单目标: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⑵兼顾发 展经济和稳定物价。⑶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 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诸方面
第十九章第一节货而政策及其目标 对“稳定”的诠释 1.如果只把稳定币值作为绝对惟一的、排他性的目标, 逻辑判断只应是惟一的“零”通货膨胀率。但实际 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运用实证分析来确定允许的波动幅度,则必须与成 长、就业等目标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论证:通货膨胀 率不超过怎样的波动幅度是与较好的成长或就业状 态相匹配,等等。 换言之,只要给稳定确定一个回旋的空间,稳 定的目标就不可能是绝对惟一、全然排他的。 RENMIN FINANCE UNIVERSITY 中圖八踩汽学赠学院 (19)10
(19)10 第十九章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对“稳定”的诠释 1. 如果只把稳定币值作为绝对惟一的、排他性的目标, 逻辑判断只应是惟一的“零”通货膨胀率。但实际 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 运用实证分析来确定允许的波动幅度,则必须与成 长、就业等目标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论证:通货膨胀 率不超过怎样的波动幅度是与较好的成长或就业状 态相匹配,等等。 换言之,只要给稳定确定一个回旋的空间,稳 定的目标就不可能是绝对惟一、全然排他的